网红们戒糖、戒碳水 你也想试试,但真的科学吗?

时间:2018-11-09 08:20:51 来源:新华网作者:碳水化合物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廖木兴/图

许多人觉得甜食缓解开朗心情,嗜甜欲罢不能。但类对健康并不友好,因此诸多超重者尝试戒减重保健康。近日有位国外博主Arielle分享其戒30天的过程,引起网友跟风。她称,戒初期感到不开心、憎恨一切,最终戒成功,不仅体重减轻、皮肤更加细腻光泽,精神状态也得以改善。国内亦有许多网红博主推崇“戒碳减肥法”,拒绝食用谷物主食、土豆、红薯等块茎类食物,不少网友纷纷留言有效,吸引了很多美人士加入,戒碳打卡群、使用戒碳app应运而生。

不过,类、碳化合物真的是肥、亚健康的祸源吗?新报记者邀请专家,帮助读者更科学认识类、碳化合物与健康减重。

■新报记者 陈思陶

不要混淆“”和“碳化合物”

甜食导致几乎成为共识,因此许多美人士严格控制甜味食品摄入,由于此类食品成分中的类多为蔗葡萄,而葡萄、蔗等“”都是碳化合物,因此戒碳谷物主食也被提上日程。

事实上,经过代谢转化能成为脂肪,过程葡萄→丙酮酸→乙酰辅酶A→脂肪酸→脂肪,这样看来,戒减少分的摄入是从源上减少了能量过剩、脂肪增多的可能,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控制体重效果

但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柳春红教授提醒减重者,切莫混淆“”和“碳化合物”这两个概念。

化合物的概念绝非仅仅是淀粉,葡萄等不能再分解的单,蔗等由两个单构成的双,3~9个单构成的寡,10个及以上单构成的多,如淀粉、纤维素等。因此,戒不等于戒碳,而盲目、笼统地戒碳并不可取。

”和“碳化合物”都非常重要

博主Arielle在30天戒行动中的第2天已经感到身体不适——不开心、暴躁、疲惫、憎恨一切。这并非博主意志不坚,而是因为碳化合物对身体非常重要。

柳春红教授指出,葡萄在体内释放能量较,是神经系统和心肌的主要能源,也是肌活动时的主要“燃料”。碳化合物作为人类最经济、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约50%以上膳食能量由碳化合物提供;碳化合物也构成组织结构和生理活物质;同时肩负节约质的作用,当膳食中碳化合物供应不足时,身体会动用体内质来产生葡萄,因此充足的碳化合物供给会减少质的消耗;此外,碳化合物中的膳食纤维具有促进肠道健康作用、足量的碳化合物产生抗生酮作用、参与肝解毒等。

大脑对于依赖渴望也有因可循,甜味确实能让人感到乐。研究表明,接触甜味食品大脑会释放让人感到幸福的多巴胺;食用甜味食品后,分的分解使升高,大脑则释放内啡肽等让人容易感到开心的物质。但随着下降消失,这样过山般的乐波动会促使“享乐”的大脑发出多甜味食物的讯号。

柳春红教授强调,人的大脑几乎完全依赖葡萄和氧,也可以利用少量的酮体,假如供应中断3~4分钟都会导致大脑不可逆的损伤。因此,美国医学研究建议每天摄入130克,即520千卡的碳化合物是大脑平均最小的葡萄用量

TIPS

健康减重:高低碳合理搭配

尽管盲目戒或戒碳健康无益,而且实施起来较为困难,不少网友也因此出现脱发月经不调、便秘情绪低落等问题体重反弹也更猛烈。如果不戒、不戒碳,又想要健康减重,饮食上还有更捷、舒适健康的操作方式吗?

柳春红教授表示,饮食上完全戒、戒碳不可取,而要健康地摄入碳。为满足脑部及葡萄依赖组织的需要量,中国营养学会确定,我国成人的平均需要量是120克/天,可接受范围为碳化合物供能占总能量的50%-65%;摄入膳食纤维20g~30g/天;每日限制添加,最好限制在25g以内;同时,碳化合物来源应含有不同种类谷物,特别是全谷物

控制总能量的前提下,目前公认的减肥膳食是高,即供能比占20%-25%;低脂肪,即供能比占20%-30%;低碳化合物,即供能比占45%-50%。健康人群摄入质的建议占比则是10%-15%,脂肪建议占比是20%-30%、碳化合物的建议占比是50%-65%。

可见,戒并非戒碳,每日摄入必要的碳化合物,戒除摄入多余的精制、游离,才有利于健康减重。

甜食可以, 游离却难以躲避

博主Arielle本以为戒只要甜味食物和淀粉即可,但她在准备沙拉的过程发现所有沙拉酱都含有,而“多面”的身份让她难以确定食品是否添加,只好食用柠檬汁拌沙拉。Arielle在戒方面的谨慎是正确的,因为很多看似不含食物其实隐藏着甜蜜的陷阱。

制造食品中各种添加即游离、红、冰、果蜂蜜果汁分等。世卫组织建议,每日游离摄入量要控制在摄入总量的10%以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同样建议添加每日摄入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不要超过50g。

往往一听可乐、一奶已经占用完每日摄入游离名额,但让戒者防不胜防的是游离与淀粉、饮料等明确的含食品不同,即便甜食、不喝饮料的人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入坑”,比如猪脯、葡萄干、沙拉酱、美乃滋、酸奶、纯果汁、乳酸菌饮料、调制麦片、火肠、面粗粮干等,查看配料成分表,都能找到游离的身影。这也是一些戒减重的患者整日“清淡饮食”“戒口自律”但仍减重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