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 | 四年后,《舌尖》导演又带来了一部馋哭所有人的“神作”

时间:2018-11-22 19:36:11 来源:社会科学报作者:火腿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六年前,一部《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大江南北,让无数中国人隔着屏幕都想品尝到各地的美食,也让大家知道了导演陈晓卿——一个听着就很好名字

自《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之后,美食成为门IP,无数的美食纪录片蜂拥而来,却多多少少有《舌尖》的影子,质量也参差不齐。就连在另一位导演执导下的同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也因不严谨、无立意让期待了很久的观众大失所望,在豆瓣仅获惨淡的3.7分。

落叶飘零,寒冬将至,导演陈晓卿携新作《风味人间》,悄然而来,延续一贯的匠心,以全新的风格和拍摄法,强势回归。播出4集,评分高达9.3。

搜索“风味人间”,感受一下这些面对美食无法招架的网友们——

如此多的好评,那么,被网友称为“神仙纪录片”的《风味人间》,究竟“神”在哪里呢?

视野

摄制组以“追溯食物的本源”为主题,团队走遍六大洲括西班、冰岛、埃塞俄比亚在内的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全球视野重新认识和审视中国人的食物

仅仅是第一集,讲述了8种食物,共25道肴。

新疆库尔特,美味的阿勒泰大尾羊羊让牧民在寒冷的季节补充大大的能量以抵御严寒。

中国牧区最东端,呼伦贝尔,人们用一种复杂的方式,烹饪多年生羯羊,卵石内部炙烤,奶桶密闭增压,内外同时加。带皮焖烤的羊丰盈,并带有独特的炙烤香。

奶桶

徽州的农家火与西班现代火,从制作流程到品尝方式,透露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皖南,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悬挂着猪后,与古香古色的徽式建筑相得益彰,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中国肴中,火是一道秘密武器,在各种羹淡里都能锦上添。如淮阳名大煮干丝,里面就缺少不了火这道风味,辅以熬制的鸡,咸淡相宜,韧有余,令人不禁食指大动。

与中式农家火不同,西班的风干、窖藏都在室内。西班哈武戈小镇每年出产数万条伊比利亚火。批量化生产的火定期涂调整悬挂位置,甚至规定面的朝向,窗户开合的尺度。

现切现,直接送入食客口中,是西班食用模式,已经演化为当地的一种仪式。

画面

节目一如既往用了远景+特写的拍摄方式——对于山川湖海等地理景色,镜极尽宏大与壮阔。4K高清拍摄,电影般的画质和构图,随任意截屏都是屏保级效果

但遇到美食,就基本上都是特写镜

法国的瀑布土豆泥

恰到好处的超近景清晰地呈现各色美食的诞生。

摄制组首次试用超微观摄影、显微拍摄、动画再现、交互式摄影控制系统等全新的影像语言,多角度、多感官的展现每一道食物最好的瞬间,给予观众全方位的感官体验。

冻结形成的冰

新的拍摄方式将视角缩小到“分子级”,得以窥见食物细微的纹理和变化。在这里,粒渗入质都清晰可见。

粒渗入火内部

人间

《风味人间》的动人之处在于,记录南北东西风味,呈现一个香喷喷有烟火气的人间。

第一集《山海之间》中,有一对让人惊艳的台湾“镖旗”父子。儿子作为镖,必须拿着20多公的三叉镖竿,站上镖船前端的镖台,只用两掌勾住两条环状布块固定支

掌舵的是父亲,一面配合儿子的节奏开着船追寻旗,一面屏息凝神地看着儿子

在六七级的大风天搏命出海,只为完成一场“叉表演”。选择这种捕方式,是因为“镖旗”是对海洋破坏最小的捕方式

第二集《落地生根》中,已经退休的土生葡人安娜,曾经举家搬到国外,却因为国外买不到做 Tacho(大杂煮) 的食材而回到澳门。

澳门本土食材加上葡式调味,像极了这座城市几个世纪以来的杂糅交合,中西的差别,在几代土生葡人的厨房里早已模糊了边界。

食物反映一个家族的迁徙、新旧传统的交融,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华侨在每年新年时,照旧祈福祭,海南鸡粒是仪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圆润的团延续了海南旧时祭祖的习惯,传统制作的肥美细嫩的鸡,既是马来西亚华人的对先辈的纪念,也演变成马来当地人的心好食。

五月下旬,临近芒种,这时的小麦,灌浆饱满,尚未熟,而它们却可以转化为一种难得的美食,碾转。

过去,碾转是粮食缺乏、青不接时农民的应急口粮。

现在,碾作为一种尝鲜品,可爆炒可凉拌,承载对过去的记忆

导演陈晓卿说过:“其实很多食物制作本身没有什么秘密,选材、加工、烹饪都谈不上复杂,但就是只有在当地才好。”

人情冷暖,旧时记忆,都收藏在舌尖,任飘荡五湖四海,家乡风味温暖你的身心。

文章资料来源于腾讯纪录片、豆瓣网、新浪微博等,原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不用于商业用途,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官网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