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湿”的季节,别身陷这3个祛湿排毒误区尚不知!

时间:2018-09-01 12:56:07 来源:君待为红颜作者:湿气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有句古话是,“千寒易去,一湿难除”,现代人饮食不节,夏季贪凉各种冷饮,冬季又摄入各种腻重口食物,同时冬有暖气,夏有空调,这样的饮食结构和生活环境导致现代人十人中九人都有或重或轻的湿气

湿气对人体的伤害很隐秘,但是引起的后果却很严重。现代医学认为,湿气会引发和恶化多种疾病。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长斑长痘体虚气、肿虚睡眠质量下降气虚乏力晕等,都与湿气息息相关。同时风湿、脂肪肝、哮喘、高压、心脑疾病,甚至括恶肿瘤,也都离不开湿气作祟。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了湿气危害祛湿成为了一项全民活动。最近,红豆薏仁粉祛湿可谓是风靡全网络淘宝品牌红豆薏仁粉飞速销,然而,我们真的了解祛湿吗?今天小编就要带大家远离祛湿误区,真正把湿气阻挡在外!

关于除湿,你做错了3件事

处暑刚到,暑未散、加上时有雨,湿并行,正是该除湿的季节

但如果不分青红皂盲目祛湿,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以下3种说法,就是中医门诊中最常见的祛湿误区

误区一:喝薏仁红豆最有效

有些容易上火体质,如果也坚持喝薏仁红豆,不仅起不到祛湿作用,反而会损伤阳气,抵抗湿气能力越来越弱,还会招来口舌溃疡。

帝内经》记载“寒者之”,寒疾病要用温的方治疗。湿邪分湿和寒湿,薏米祛湿虽好,但有一定寒红豆平,整个方子偏寒。

误区二:发汗可祛湿

很多人认为,像四川、湖南、重庆等地气候潮湿,食物可以发汗祛湿,但中医认为湿气大多与脾的运化有关,和出汗关系不大,所以健脾利湿更为重要。

日常可以食用茯苓、陈皮、红枣等温补食材;平时多汗、反复感冒气虚患者,可和大枣。

误区三:便便容易“粘”就是湿气

大便不成形、稠只是体内有湿气的外在表现之一。脾喜恶湿,如果体内湿气太重,脾就会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湿气重的人日常应多运动,越不运动,体内积聚的湿气越多,时间长了会导致六腑受到湿气侵袭,引发一系列疾病

坚持运动可有效加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湿气排出,跑步、骑自行游泳、打太极拳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

不要长时间待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多出门晒晒太阳,否则外界的湿气容易入侵、“驻扎”在体内。

自制祛湿良方——赤小豆薏米芡实粉

材料:赤小豆200g,薏米200g,芡实100g。

做法

赤小豆、薏米、芡实洗净后分别上锅炒熟;将炒好的赤小豆、薏米、芡实打成粉状即可盛出

既可以单独煮着,也可与或其它五谷粉可同食。对上班族和工作忙碌的人来说,这个赤小豆薏米芡实粉也可用滚冲食。在两餐间或加班时冲一杯,不仅能有效祛湿,还可以缓解饿提高精神和力气,保护肠胃壁,促进代谢。

小提示:

1.赤小豆、薏米、芡实一定要先炒熟后再研磨,不要生着打磨。不炒的话不会出香味,而且对于上班族来说,没法冲食。

2.研磨时,可暂停查看磨的状态,不要太粗。尽量要细一些。

3.冲食时,一定要滚冲,要充分搅拌开。但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煮一下更好。

4.这里没有加,加不利于存放,所以食用时可更加。也可加红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