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子不是万能“神药”,请重新认识枸杞!

时间:2018-08-20 19:41:35 来源:中药与健康作者:枸杞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本纲目》枸杞子

「释名」枸枸棘、苦杞、甜、天精、地骨、地节、地仙、却老、羊乳、仙人杖、西王母杖

「气味」苦、寒、无毒。

枸杞

「主治」

1、肾经虚损,眼目昏,或云翳遮睛。和枸杞子一,好酒润透。分作四份:一份用蜀椒一两炒,一份用小茴香一两炒,一份用芝麻一两炒,一份用川楝一两炒。炒后拣出枸杞,加熟地术、茯苓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每天服适量。此方名“四神丸”。

2、壮筋骨,补精髓。用枸杞根、生地、甘菊各一,捣碎,加一石,煮取汁五斗,以汁炊糯米五斗,拌入细曲,照常法酿酒,待熟澄清,每日饮三碗。此方名“地骨酒”。

3、骨蒸烦熟(括一切虚劳烦及大病后烦)。用地骨皮二两、防风一两,甘(炙)半两,和匀后。每取五,加生姜五片,煎服。此方名“地仙散”。

枸杞子

4、肾虚。和枸杞根、杜仲、萆和一,好酒三斗浸泡,蜜封土罐中再放锅内煮一天,常取饮服。

5、赤眼肿。用地骨皮三,加三斗,煮成三升,去渣,放进一两,再煮成二程式,频用洗眼和点眼。

6、小便出。用新地骨皮洗净,捣取自然汁。无汁则加煎汁。每服一碗,加一点酒,前温服。

7、风虫。用枸杞根皮,煎含漱。

8、口舌糜烂(膀胱移于小肠,口舌生疮,心胃谷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煎服。此方名“地骨皮”。

枸杞子

9、男子下疳。先以浆洗过。再搽地骨皮末,即可生肌止

10、妇女阴肿或生疮。用枸杞根煎多洗。

11、痈疽恶疮,脓不止。有地骨皮不拘多少,洗净,刮去粗皮,取出细穰。以地骨皮煎洗,令脓尽,以穰敷贴患处,很见效。

12、足趾鸡眼,作作疮。用地骨皮同红研细敷涂。

13、目涩有翳。用枸杞叶、前叶各二两,捣出汁,以桑叶裹悬阴地一夜。取汁点眼,不过三、五次,即见效。

14、五劳七伤,房事衰弱。用枸杞叶半,切细,加粳米二合,豉汁适量,一起煮成。每日食用,有效。

枸杞《中国典》:枸杞子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膝酸,眩晕耳鸣,内消渴,虚萎,目昏不明。《大辞典》:枸杞子

【功能主治】滋肾,润,补肝,明目。治肝肾阴亏,膝酸软,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①陶弘景:"补益精气,强盛阴道。"

②《论》:"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明目,安神。"

③《食疗》:"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

④王好古:"主心病嗌干,心,渴而引饮,肾病消中。"

⑤《纲目》:"滋肾,润明目。"

⑥《本述》:"疗肝风虚,眼赤昏翳。""治中风眩晕,虚劳,诸见证,咳嗽,痿、厥、挛,消瘅,伤,遗精,赤浊,气,鹤膝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2~4;熬膏、浸酒或入丸、散。

注意】外邪实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

枸杞《本经疏》:

"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而专于补肾、润、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补益之要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为益精明日之上品。昔人多谓其能生精益气,除阴虚内明目者。盖退则阴生,阴生则精自长,肝开窍于目,神光属肾,二之阴气增益,则目自明矣。""枸杞虽为益阴除之上,若病脾胃薄弱,时时泄泻者勿入,须先治其脾胃,俟泄泻已止,乃可用之。即用,尚须同山、莲前、茯苓相兼,则无润肠之患矣。"《本汇言》:

"俗云枸杞善能治目,非治目也,能壮精益神,神满精足,故治目有效。又言治风,非治风也,能补生营,足风灭,故治风有验也,世俗但知补气必用参、芪,补必用归、地,补阳必用桂、附,补阴必用知、柏,降火必用芩、连,散湿必用苍、朴,祛风必用羌、独、防风,殊不知枸杞能使气可充,可补,阳可生,阴可长,火可降,风湿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

枸杞《本通玄》:

"枸杞子,补肾益精,旺则骨强,而消渴,目昏、无不愈矣。""按枸杞平而不,有制火之能,与地同功。"《本正》:

"枸杞,味重而纯,故能补阴,阴中有阳,故能补气。所以滋阴而不致阴衰,助阳而能使阳旺。虽谚云离家千里,勿食枸杞,不过谓其助阳耳,似亦未必然也,此物微助阳而无动,故用之以助熟地最妙。其功则明耳目,添精固髓,健骨强筋,善补劳伤,尤止消渴,真阴虚而脐腹不止者,多用神效。"《本求真》:

"枸杞,甘寒润。据皆载祛风明目,强筋健骨,补精壮阳,然究因于肾亏损,服此甘润,阴从阳长,至风息,故能明目强筋,是明指为滋之味,故又载能治消渴。今人因见色赤,妄谓枸杞能补阳,其失远矣。岂有甘润气寒之品,而尚可言补阳耶?若以色赤为补阳,……试以虚寒服此,不惟阳不能补,且更有滑脱泄泻之弊矣,可不慎欤。"《要分剂》:

"枸杞子,按《本经》《别录》并未分别子、皮、苗、叶,甄权、《大明》以后遂分之。但《本经》《别录》虽总言枸杞之用,而就其所言细体会之,如《本经》言主五内邪气,中消渴,周痹风湿;《别录》言下胁气、客;应指皮与苗叶言之,所谓寒能除者是也。《本经》言久服坚筋骨,耐寒暑;《别录》言补内伤大劳嘘吸,强阴,利大小肠,应指子言之,所谓甘平能补者是也。《大明》等条分缕析,只是发挥以尽其用耳。"《重庆堂随笔》:

"枸杞子,《圣济》以一味治短气,余谓其专补心,非他所能及也。与元参、甘同用名坎离丹,可以交通心肾。"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