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过节常做的一种传统美食

时间:2018-10-09 11:46:07 来源:农村小事作者:吃了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在大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地方的习俗都不相同,口味也不相同,但是你要问一个人说什么东西最好,一定是家乡的东西最好,有亲人的情节在,有妈妈的味道。小编有一次偶然去到广东韶关的一个小县城,了一种传统的小,这是客家人过节基本上都要做的一种小,让小编过了几年都还印象深刻,难以忘记 ,一想起来就

这种小罩糍,也叫勺子糍,以前在小县城随处可见,价格也不贵,一般是一块二个。它是一种用米浆经过煎炸成金色,起来外脆内嫩,闻起来香味扑鼻,起来唇齿留香,如果加点葱,或者再放点小,味道更是一绝,让人了停不下口,了一个又一个。

要说罩糍名字来历,这就与它煎炸的工具有点关系了。罩这个工具比较特别,下面看起来个像小碗的,带着一根长长的柄,柄上有个弯,方便提取。一般是等烧开之后,用罩盛满米浆后放到锅里煎炸,米浆一般放下去不用多久它就会浮上面,它的形状就跟飞碟类似,再稍微煎炸一两分钟就熟了,就可以捞起来了。

罩糍虽然成本不高,但是它加工过程还是比较复杂,也比较艺,一般人能的好还是比较难的。首先是要将大米浸泡几个小时,然后再把它磨成米浆。接下来这个步骤比较见真功夫了,要把三分之一米浆放锅里熬熟成团,但又不能太粘,再把生的米浆和熟的米浆混合在一起,混合的米浆要充分搅拌并辗磨,不能有成团的米浆,再加入葱适量就可以备用了。

不过这才是准备好米浆而已,还有些人也喜欢加一次萝卜丝和芋丝进去。然后就可以起锅煎炸了,把适量的米浆放到罩上,再放进锅里一煎,糍就会自动脱落。也可以在煎炸之前放小或者块到盛好米浆的罩上,这样放到锅里一煎,和糍就成为一个整体,而且香味中透着葱香,香,让你闻了直流,恨不得马上几块大饱口福。

不过炸的食物比较腻也上火,特别是比较容易上火体质。不过当地人还是很有经验,比如用泡一下再啊,或者是找一种叫雷公根或者一点红的凉完后就喝凉,就没那么上火了。不过再好的东西,罩糍上火肯定必然的,可必要贪多哦。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