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北京,有哪些特色美食及小吃呢?

时间:2018-07-19 23:30:43 来源:沫沫美食控作者:北京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正值毕业旅行之际,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小伙伴们,有没有计划去一趟北京,去看看北京天安门,去看看故宫,去游览一番八达岭长城,去逛逛北京的鸟巢......耍之余,当然也不能忘了北京的各色美食和小啦!

北京作为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居内地之首,各色风味小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各位货们怎能错过?老北京十三绝1、驴打滚又称豆面糕

驴打滚又称豆面糕,是北京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它的原料是用米面加蒸熟,和面时稍多加和软些。另将豆炒熟后,轧成粉面。制作时将蒸熟发米面外面沾上豆粉面擀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馅(也可用红)卷起来,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块,撒上就成了。

2、艾窝窝

艾窝窝,北京传统风味小。是用糯米洗净浸泡,尔后入笼屉蒸熟,晾凉后揉匀,揪成小剂,摁成圆皮,上桃仁、芝麻仁、瓜子仁、青梅、金糕、,拌和成馅,就成了明万历年间称之为窝窝的食品

3、卷果

卷果是北京风味小中的名品,深受中外食者青睐,尤得食客的喜卷果主料用山和大枣,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辅料。

4、姜丝排叉

姜丝排叉,从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鲜姜,因而食用时有明显的鲜姜味而得名。

5、耳朵

又称蜜麻,蜜麻北京中常见名品,又称耳朵,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得名。其原料为砂面粉及小等。

6、火烧

火烧是北京人常的早点小之一,已有300多年历史,以大顺斋的火烧最出名。火烧香甜味厚,绵软不粘,适合老年人食用

7、面

北京中,一般在下午售卖。有说:“午初醒,干姜麻酱总须加”。 喝面讲究法,时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端碗沿着碗边转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无此法的。与品尝面的风味有关。

8、焦圈

北京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酥脆香的味儿,真叫人不够。北京,常夹焦圈,喝豆汁也必焦圈。

9、馓子麻

馓子麻北京清真小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欢迎,它的制作比较麻烦。其颜色,质地酥脆,香甜可口。

10、蛤蟆吐蜜

蛤蟆吐蜜又称豆馅烧,是北京中的常见品种,因其以豆沙为馅而得名,在烤制过程中,因烧边上有自然开口,吐出豆馅,挂着烧边上,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烧为蛤蟆吐蜜。

11、豌豆

豌豆,用上等豌豆为原料,做出成品色泽浅、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凉爽口。

12、炒肝

炒肝是由开业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的"会仙居"发明的,是在原来售卖的"杂碎"基础上,去掉心和并且勾了芡,从而形成流传至今的炒肝。

13、奶炸糕

北京中奶炸糕是富有营养的小品种。呈圆形,外焦里嫩,香味浓郁,富有营养,易于消化

北京十大传统小1、燕京豆汁

豆汁是北京的特殊风味小,本身有股子酸溜溜的味儿,对它,就如同长沙火宫殿的炸豆腐,一般外地人轻易不敢沾口,可老北京人却都喜欢喝它,特别是寒冷的冬天里,配上碟儿细咸丝儿或八宝酱,两碗下肚儿,汗淋漓,既治感冒开胃,别有风味。

2、土造灌肠

北京的小中,灌肠要算得上是物美价廉,绝对的大众化。这种纯北京式的真正土产多少年来在集市、庙会上随处可见,尤其是北京的夜市上,都少不了由它来唱主调。

北京的传统风味小中,要讲风味,这外焦里嫩的灌肠味道最奇特;要讲传统,它更是千古不变,无论是谁,依旧将煎好的灌肠蘸上蒜汁;依旧是用小竹签一片片扎着,如果哪位用筷子那就没有一点情趣了。

3、风味奶酪

在清人《都门杂咏》中有一首竹板词,绘声绘色地这样描述道:“闲向街啖一瓯,琼浆满饮润枯喉。觉来下咽如滑脂,寒沁心脾爽似。”这段小将那凝霜冻玉般的奶酪,恰到好处地介绍了出来。作为北京风味小的奶酪,在历史上,原本属于蒙族的食品,即使后来奶酪进了北京,也只是仅限于元、明、清三朝的宫廷小,直到后来才流传到民间。

4、炒疙瘩

炒疙瘩在京城中也算得上是一道名

5、火烧

北京人都知道通州有三宝:大顺斋的火烧、小楼的烧鲇、万通的酱豆腐。烧鲇现已不多见,万通的酱豆腐也早已销声匿迹,惟独大顺斋的火烧虽历经战乱,但依然是原料原味,在嘴里酥绵松软,香甜可口,不粘不腻。

6、京门爆肚

天一入北京人就自然想起了涮羊,更有那雅致的、点着名要去爆肚儿。说爆肚儿,那最后还得落实到爆肚儿上,而如何那也是比较讲究的,不光是在精选主料上,而是在刀口儿和火候上也都需要一定的艺。

7、风味炒肝

说到这炒肝儿,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小呢?早年间,曾有人这样描述它:“稠浓汁里煮肥肠,一声过市炒肝香”。原来,这炒肝儿并不炒,只不过是烩肥肠,以淀粉勾芡,里边配上一点下,最后撒上一些砸好的蒜泥,这道小就做成了。

8、传统烧麦

其实,烧麦是以面做皮,以为馅儿,顶上捏出十八个褶,就像朵麦梢上绽开的,所以称为烧麦。在制作上,它用小笼蒸熟,造型很美,有如朵朵莲起来皮薄馅儿大,味道鲜美,香而不腻。过去,每当高蟹肥的季节,这里还出售蟹馅儿烧麦,味道鲜美。

9、南北烤

北京城内,素有“南宛北季”之说,指的是历史上在南城宣内大街的“烤宛”和后海的“烤季”。这两家馆子主要经营烧烤不同的是,南宛烤牛,而北季烤的是羊

10、铜嘴大

看过电视剧《铜嘴大壶》的人大概都会记得,人艺老演员牛星丽在剧中扮演的主角,就是持大壶卖的。

“八宝”的主要原料是糜子面,佐以核桃仁、生仁、芝麻等果料,因果料有八种之多,故也称“八宝”。旧北京时,也有小贩走街串巷边吆喝边卖的。一副担子,一是放原料和瓷碗的柜子,另一是在一个小火炉上放把铜高嘴儿壶,壶高足有三尺,擦得金光闪闪,清洁美观。小贩如此,店家也同样是用这样的铜壶,架在店门口,远远地就能看得见那儿立着个庞然大物。

北京名店的特色小1、爆肚冯的爆肚

2、小肠陈的卤煮火烧

3、天兴居的炒肝

4、锦馨的豆汁/焦圈

5、魁老号的

6、不老泉的冰葫芦/蒸饺

7、都一处的烧卖

8、全聚德的烤鸭

9、东来顺的涮羊

10、天福号的酱

11、炸酱面

12、隆福寺的灌肠

去哪里正宗的北京呢?东华门夜市

酸的甜的苦的的咸的,要什么就有什么!凉粉、扒糕、莲子、酸梅、红果酪、杏仁豆腐、烤串、烤龙、烤鱿、炸蚂蚱、炸蝎子、炸蚕蛹,又多又全又卫生。从新东安市场到东华门大街灯火通明、非凡。

护国寺小

从庙会中的“碰食”传下来的北京,经过改良得精细起来,没了过去的“个儿大、经、一个就饱”的粗糙;墩儿饽饽、枣卷果都小巧可;姜汁排叉、耳朵可谓是百般玲珑。

锦芳小

从民国创始至今的小店,有麻团、杏仁、艾窝窝、奶炸糕、炒疙瘩等等,以元宵最为有名,有山楂、青梅、桂、豆沙、什锦、奶、椰蓉等十几种陷儿。

九门小

九门是在过去前门门框胡同的几家著名老字号的倡议下,由北京协会出面组织的。里面的老字号有很多,比如年糕杨,奶酪魏,小肠陈,爆肚冯,瑞宾楼褡裢火烧,李记,月盛斋……

著名的小一条街还有:

王府井小街、什刹海小一条街(原前门小迁来);

南来顺的北京,尤其是面,很正点;

北海里的仿膳,都是正宗的北京宫廷小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