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最正宗的元宵美食:福州,这才是传统“元宵节”该有的样子

时间:2018-03-02 15:45:48 来源:传家茗作作者:福州点击:

导读:考古发现证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有7000年的水稻种植历史,稻米不仅是日常主食,也可以酿酒或制成糕点,成为人神共享的食物。元宵节,福州人要制作一
扫描关注公众号

清晨,机械的共鸣与炮竹的喜庆,一起迎接着这个不凡的日子!元 宵 节

农历正月十五(3月2号),也就是今天,食从来都是佳节的重戏,还深含诙谐的幽默感。

考古发现证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有7000年的稻种植历史,稻米不仅是日常主食,也可以酿酒或制成糕点,成为人神共享的食物

元宵节,福州人要制作一种米制品,粿,来寄托最真切的愿望。在元宵之夜,老福州人并元宵。主要“三粿”,也就是粿、芋粿(木金丸)和粿。元宵,则是改革开放后外地人带进来并逐渐被福州人所认可的一种食物

糯米、粳米以4:1的比例混合,糯米中支淀粉含量高,强,粿,控制糯米比例可以塑造柔韧适中的质感。

要获得柔软嫩滑的米粉,不能心急,经过一天的筛滤控米粉变得细密紧致,再进一步用重石压滤、风干,洁细腻的米粉是粿的底色,动物不可替代的植物脂香,它与一起,造就粿香甜的口感。

江南的冬天室温不足以激发酵母菌的活动,在传统竹屉上铺置粿叶,独特的叶香气,一小把柴火,煨上一夜,粿的做成预示着来年的好运。

春节期间的美味,外形上几乎都要显示出对更大、更高、更饱满的追求,这种追求无一不寄托着人们吉祥、美好、富足的愿景。

稻米已化为无形,发酵形成的孔隙,造就了松软的质地,弥漫着红、芋肥膘、紫香气的“三粿”曾经是敬奉祖先的供品,如今神圣的食物融入万户千家,成为春节餐桌上世俗而温暖的美食

红酒,从正月初二到元宵节,老福州家在请客的时候都会“饮春酒”,喝的就是青红酒

选最好的糯米洗净,放进木桶蒸熟,晾凉后装入洗净的酒缸,加红粬和适量的冷,经过一段时间发酵,青红酒就酿好了。

酒,色呈琥珀,口感柔顺绵长,入口极软,易咽爽口酒精度大概13%左右。它泥封静置数年,不破而有酒香溢出,破泥而观,酒香扑鼻而来。它后劲十足,陈年饮之,三五碗后,易大醉。

在公元前202年,建冶城,无诸在于山加封闽越王,封王当日,一美貌女子献自酿美酒,色泽青红,无诸饮后大悦,遂在于山之巅大宴九日九夜。自此,青红酒开始从民间走入朝堂,闽越王宫祭祀婚嫁,必饮此酒。

时代的碰撞纵然带来了新中式的美食体验,但传统的“年味”愈发被炙这片土地人们挖掘,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元宵夜晚,福州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着百变米粿、举起一杯青红酒,以示庆贺。

文章:蔡一一

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为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