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贡面:想念一碗面,记挂一座城

时间:2018-11-28 15:56:21 来源:浙里衢州作者:常山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常山什面会醉人

一直腹诽,一直耿耿于怀——常山这个传统美食,居然被堂而皇之冠以“索面”或“贡面”,还煞有介事地引经据典、振振有词,说因为此面形如索丝故而俗称“索面”,又因曾经朝贡之品,所以又名贡面。这一看就是生拉硬扯,很不靠谱。“索”无论常山方言,还是汉语里,均是指绳索,这与此面的“形”相去十万八千里了,何来形似“索丝”?此面最具特色之一的便是形的细致,倘若果真取形似而名,那么“线”“丝”更逼真,怎么都靠不上“索”。再说“贡面”,这显然源自于常山百姓人家的伙食,也就是食品。因为面食既非常山主食,也非常山特产,在那样一个信息与流通极为闭塞时代,即便这个根面,美得欲醉欲仙,差不多也就常山人自己偷着乐罢了,“养在深山人未识“,成为贡品肯定出于偶然的“一朝选在君王側”。且历朝历代宫廷膳食之面,多了去了,“贡面”只能是统称。将统称作特产的指称,确实有违常识

| 图片由章建平拍摄

当然,这本是食品,就如同乡间野小子,不管如何聪明伶俐,免不了儿的叫,毕竟都是本地人享用着,谁还在乎谁还正儿八经取个大名呢?这么土名奶名的叫着,反倒顺口还亲切。只是改革开放后,这无名小辈,突然间一夜走红,大受域外八方来客的格外青睐,常常有慕名(名气之名,而非名字之名)而来的货,比划着探问。不得不正规名号标识。记得起初是取过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的,叫“常山龙须面”。或许过于高大上,外地食客到了常山大小店就询问“常山龙须面”,店家不是不知所云,便是确实拿不出,因为其时这面仍然只是家用的私房货,尚未全面登堂。就因为“常山龙须面”之名还未接地气,所以无奈之下顺着老百姓的口语大致“音译”,便有了“索面”之称。原本音译就音译,却非得装成意译。这让我辈甚难过意。依愚之见,此面无论音译意译,都应该是“什面”。一则“什”与方言音更准确;二则“什”在方言和古汉语中均有“细小”之意。三则什面是一束一束的面,而“什”就有聚意;或许还含有“什袭珍藏”的意愿吧。倘若就神似,取“福面”也挺贴切。

若说一个名称,自然有着约定俗成,至于这么较真得大动肝火么?当然,绝对必须!因为,对于外地食客而言,赞不绝口,牵挂不已,可谓“想念一碗面,记挂一座城”,那个味常常久久萦绕于怀。而对于常山人来说,这碗面岂止是美味,望一眼,满口生香,尝一口,灵魂沉醉,千万绪理还乱,怎一个乡愁了得,那简直就是圣神得无以复加。

| 图片由章建平拍摄

千百年来,常山什面,曾经并非随便食用之物。只限于三个重要时辰。一是大年正月初一初二初三的早餐,及正月十五之前走亲拜年的点心;二是喜得贵子贵女(一般胎),及其满月周岁;三是逢十生日,尤其大寿喜庆。什面是具有特定含义的,细细长长的什面,寓意便是绵绵长长,千丝万缕。外婆的味道,丈母娘的用心。寻常百姓,一碗什面待客,已是足实地礼遇。除此即使再富裕人家,再馋病发作,平常日子也轻易不烧什面。何况从前制作什面,并非常年,只有过冬之后才开工。因此逢着入冬雨雪多的年份,各家只能匀着备点过年用用。甚至断货。有人家估算着来年家中有大寿、生子之类的喜庆,那是需要早早预备,精心储藏着的。

什面,常山人的心目中绝非仅仅一碗面,几近奉若神明。

记得小时候家里烧什面,无论家人自己,还是待客,母亲在烧什面时,感觉似乎颇为庄严的。母亲都要念叨一下,这锅里的什面,熟没熟要凭眼力,不可捞几条沾碗里看的,那样会伤了面神。这什面一碗一碗烧,本身也很具仪式感。农村人日常,有时就端个碗,凑到屋檐去,东家西家聚一起,一边聊一边。唯独什面,无不端桌上,认认真

十几年前,老家属于山里面,本地没有加工什面作坊,而山外特产什面地方有个亲戚,故有段时间亲戚委托父母帮其代销。那时什面已经想就烧了,所以很畅销。有一天亲戚火急火燎赶到山里跟父母说,不久前送过去的什面,可能加工时帮工不知情混进一些坏了的面粉。而父母已经卖出去部分了。亲戚与父母商议,决定无论如何全部收回来。连夜一家家收回,有的人家说买去了,似乎没有什么两样,但还是收回。对此亲戚与父母像犯了弥天大罪。父母当即清仓不再代销。此后还多次内疚自责说,这不仅仅只是声誉的事,而是什面用于喜事的,绵绵长长,不能有丝毫参假或不敬。顶三尺有神明啊。

| 图片由章建平拍摄

常山并非生产小麦之地,而这一碗面却硬是绵绵不绝,生生不息,滋味横生。 一道传统美食,一道乡愁,更是一份美好的祝福,不仅舌尖更在心灵,其早已福之象征,容不得任何的亵渎。因此,不久前有人在网上说常山什面里发现明胶。这一下子触发了全县父老乡亲的怒火,纷纷强烈要求政府查出是哪家作坊加工的。经过公安侦察,纯属那两人无端造谣,当即予以拘留。真相,却仍然没有平息老百姓的心之恨。我非常理解,因为什面是常山人的神圣之物啊,谁会胡来呢?如此轻巧的生非,无疑戳了常山人的心,真火大了。

常山什面的加工纯传统工艺。民谚说世间有三苦,“打船、磨豆腐“,其实单就体力活来说做什面绝不比磨豆腐轻松,诸多工序繁杂劳力,还要天公作美,也仅仅微利而已。只不过做什面,内里多了一分给人添喜于己积德的精神红利,所以千百年过来,做什面的依然还是那么一些代代相传的人家,偌大的县域里,也就屈指可数的几个村庄有人家会加工,可见其良心活。百年老店,千年传承,世代主顾。如今不用贡献,仍存供奉虔诚,如同其亘古不变的每一支都用红条扎着。这份坚持与守护应该就基于那个神圣的支。以至于不在乎名称上的营销了。

什面本非寻常物,愿君常去细心尝。饱享口福的同时,一定收获满满的祝福。因为什面,常山人不是因其美味,原本是源于祈福祝福精神舌尖,是直接从精神舌尖生长起来的美食

编辑:小G

主编:于山

11月30日中午11:00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