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火锅PK四川火锅,哪一个是你的最爱?

时间:2018-11-07 15:21:59 来源:成都美食作者:火锅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近期有调查显示,每个川渝人,平均每周会2-3次火锅。但火锅早已不再是川渝人特有的饮食习惯,它已经普及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然而随着火锅的普及,出现了各种“入乡随俗”的本地化演进,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有关火锅发源地是重庆还是四川、谁更正宗、谁更受欢迎等争议。近日在今日条上掀起了又一波话题为#重庆火锅PK四川火锅#的讨论。重庆火锅协会会长何永智带拉起了这轮战。

然而,四川人可能并不在意“火锅发源地是哪里”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火锅,好足矣!

但非要辨明火锅的起源,如果在奇葩说搞一期辩题,估计马东也会大,甚至辩个三天三夜也未必会有结果。然而何永智却在她条号发视频公开diss四川火锅:“火锅起源于重庆的码文化”、“重庆一定是火锅的发源地”、“四川只能举旗”。在我看来,谁是发源地并不重要,两地火锅的差异才是值得关注和讨论的。重庆火锅和四川火锅不同,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差异,也源于气候,就像重庆八月滚烫的太阳和四川街绵绵的细雨之别。

妈妈是重庆人,她原本是火格,只是在与爸爸相遇之后才变得温柔起来的。但因为从小生活在成都,我对重庆的印象更多地停留在“两路口”、“小天”、“长江索道”和地道的“火锅儿”吆喝声中。如果说重庆火锅是存在于我记忆中的满巷子香味,那么四川火锅于我而言,则更像是平凡生活中的一种相聚开怀。

关于火锅的印象

四川火锅注重鲜,样多,味道香,而重庆火锅则侧重麻,路子野、匪气重,就像两地人的格差异一样,四川人柔情温和,重庆人直率火爆。四川人完一顿,老板通常会说:“走哈,下盘再来哈!”而重庆人完了,结账的时候仿佛一个武林大会,有时甚至会因抢着付而厮打起来。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川渝两地火锅间一个很有意思区别就是店名!重庆火锅店的名字大多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有时甚至会直得令人捧腹大,比如“洞子火锅”、“四妹火锅”、“朱氏子老火锅”,还有干脆把地名搬来的“两路口火锅”。而成都火锅通常有一个相对文雅的名字,比如超级“火”的“大龙燚”、大师风范的“蜀大侠”和氛围典雅的“川西坝子”等。

成都火锅,颜值也决定了她受欢迎的程度,比如越来越多“妖艳”的摆盘……

关于火锅的锅底

一次和朋友相约去重庆“镇三关”,锅底刚一端上来,牛散发的浓郁香气便扑鼻而来,然而着,两根筷子竟然逐渐变成了两条“火肠”,牛固执地攀附在细长的筷子上,红灿灿的,这是因为纯牛在冬天遇冷空气会速冷却。因此,重庆火锅店的老板们为食客准备筷子都要稍微长一些。

重庆火锅与四川火锅最大的区别,无疑是锅底。重庆火锅的锅底多采用牛,并且坚持不添加其他任何,七分牛三分,只放姜、蒜和椒,不加多余香料,锅底的搭配使得重庆火锅味道香醇且浓厚,口感也较重,这种特有的“火”与“粗犷”就像重庆人豪爽的格一样。相比之下,四川火锅则多了几分温柔与细腻,锅底采用等清,辅以大量的香料炒制,注重“麻、、鲜、香”,味道细腻且层次感强。因为原因,四川火锅的香味全部依靠香料散发,多煮几次味道就淡了,因此四川火锅一般使用一次锅底,而重庆火锅一般都使用“老”,锅底多次重复利用。

关于火锅

相传,重庆火锅起源于嘉陵江沿岸的码一带。那时,小贩买来毛肚,洗净后切成小块,挑着担子,担置一炉具,炉上架起分格盆,盆内翻滚着一种麻咸香且醇厚浓郁的卤汁。在桥河边卖苦力的工人们挑着担子围过来享受,各人认定一格即烫即多少块,算多少,既经济美味,这也是现在的重庆街有大量“老码火锅”的原因

重庆人崇尚自然,对于品的加工较少且粗放,品类也相对单一。直到现在,仍有部分传统的重庆火锅不提供胶质状的食材,以免影响锅底的二次使用。四川火锅品的选择上则更加细腻,种类多样且融入较多川味,在摆盘上也是精致美观,融入了成都人深入骨髓的好。不过,重庆人和四川人在火锅品的选择上也具有不谋而合之处,例如毛肚、喉、鸭肠及各种类就是两地人民的必点

纵观重庆火锅和四川火锅,你会发现重庆火锅更像是豪门,就像武林门牌中的少林,捍卫着 " 火锅武林" 的传统绝学 ,招式深厚,乃毋庸置疑的名门正派;而四川火锅则更像是一个江湖,罗万象,汇集了百家百店,各家招式兼容并,取长补短,没有固定的招式,却常常出其不意,惊喜连连。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