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补肾中药(二):黄芪、山药

时间:2018-11-05 23:31:04 来源:光明网作者:本品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常用补肾

中医学将具有补益身体作用物称为补益,俗称补。它是以补虚扶弱,补益人体气阴阳虚弱的病理偏向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虚证的物,所以也俗称补虚

按照中医的理论,人体虚证有腑、阴阳、气不同,所以有补心、补肝、补、补脾、补肾区别,其中又各自有阴阳气之分,自然补益也就可分为补气、补、补阴、补阳几个大的类别。以下再加之五不同,这样补益也就越分越细了。

但是,由于中医学把人体看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所以人体的虚证多表现为整个人体的症状,加之"肾为人体生命之本",所以,肾虚证就成为各种虚证的共有表现,补肾物也就成为整个补益的基本用了。其中补气、补阳、补主要适用于虚寒证,偏温;补阴主要适用于虚证,其偏凉。从五味来讲,"补多甘",故多为甘味。需要指出的是,补虚不等同于人们常说的营养品、强壮,它也是根据人体阴阳虚弱的不同,补损益盛,调整阴阳,所以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使用。以下仅介绍一些临常用的补肾

本期为大家介绍常用补肾芪与山

为豆科植物蒙古芪或膜荚芪的根。主产于内蒙古、山西、龙江等地。

味归经】

甘,微温。归脾、、肾经。

功效

补脾之气,升阳举陷,益卫固表,补养元气、肾气,利尿消肿,托毒生肌,补,活

【主治】

(1)脾气虚证。本品有良好的补脾益气之功。因其兼能升阳举陷,故历代将其作为培中升阳举陷之要,尤长治脾虚中气下陷者,如症见长期短气不舒,久泄脱肛,内下垂者,常与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品配伍,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著名的补中益气,以其与人参、升麻、柴胡等品同用,健脾补气、升提中气,功效卓显。至今又常用于各种下垂,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又因能利尿消肿,故亦为气虚肿之要,治脾虚湿失运之浮肿尿少者,本品既能补脾益气以治本,又能利尿消肿以治标,常与健脾、利消肿之品配伍。本品还可补气以摄,治脾虚不能统之失证,常与补气摄之品配伍,如《济生方》归脾

(2)气虚证。本品又能补益气,对于咳喘日久,气虚弱,气短神疲者,因其只能补益气以治本,故常需配伍紫菀、款冬、贝母、杏仁等祛痰止咳平喘之品以标本兼顾;若属肾两虚者,还需与人参、蛤蚧等品同用,共奏补益肾、止咳定喘之效。

(3)气虚自汗证。本品既能补脾之气,又能益卫固表以止汗,治脾气虚所致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者,常与收敛止汗之品配伍,如《丹溪心法》玉屏风散,其与术、防风同用。

(4)虚证,气两虚证,气亏虚之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本品既能补气以生,又有一定的补之功,其与当归同用,如当归补;本品还补益气,扶助正气,以收托毒外出,生肌敛疮之效。

(5)痹证,中风半身不遂,痹等。本品既能补气以行,又有一定的活之功,故临上多用于脉瘀滞诸证。治风寒湿痹之脉痹阻者,本品常与祛风湿、活配伍,如《百一选方》蠲痹,其与羌活、当归、姜同用。治痹证或中风后遗症气虚滞、肌肤筋脉失养,症见肌肤麻木或半身不遂者,本品常与活通络之品配伍,如著名的《医林改错》补阳还五,补气以活,重用芪以补气,并与当归、川芎、地龙等品同用。近年来,临上将本品及本品的不同制剂广泛用于冠心病、动脉栓、栓塞、脑栓、脑死等多种脉瘀滞者,疗效显著,为中西医界所公认。

这里要特别指出,在传统的中医典籍中,芪多列为补脾气之品,而忽视了其"补肾气"的作用,近些年的临实践和基础实践证实,芪对"人体生命之本肾"的补益作用是很大的,临上用注射液治肾虚阳痿不举,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肾炎,肾盂肾炎、肾功能衰竭等肾系疾病,疗效甚佳,所以我们亦将其列入补肾物中。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之30~60g。蜜炙可增强其补益作用

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根茎。主产于西南,湖南、江西等地。

味归经】

甘,平。归脾、、肾经。

功效

补气益阴。

【主治】

(1)脾虚证。本品亦食亦,既可食用,又可用;既能补脾气又能养脾阴,且易于消化,为营养调补之佳品,可用作食品长期服用,尤宜用于脾之气阴两虚伴见营养不良诸症,以及久病或病后,虚弱羸,需营养调补而脾运不健者。常作为人参党参、太子参、术等补气健脾之品的辅助

(2)虚证。本品既能补气、养阴,又能补土以生金,还能补肾气滋肾阴以纳气,故治咳喘,不论虚所致,还是脾两虚、肾两虚所伤均可使用。然其补力较缓,临亦多以复方。临上治肾气阴两虚之喘咳,常与补肾、止咳、纳气定喘之品配伍,如《张氏医通》七味都气丸,其与山茱萸、五味子等同用。

(3)肾虚证。本品还能补肾气、养肾阴,其补肾之力虽平和,但对肾脾俱虚者,可补后天以助养先天,故有人称其为"先天后天、阳气阴液并补之品"肾气虚之夜尿频多,遗尿,滑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可用;肾阴虚之形体消盗汗亦可用。故补肾阴的名方六味地丸以及补肾阳的名方金匮肾气丸中均有本品。

(4)消渴气阴虚证。消渴病,与脾肾三密切,且多为气阴两虚之证。本品既补脾、、肾三之气,又补脾、、肾三之阴,能照顾多个腑的病理改变。而消渴之证多以阴虚为本,为标,故使用时常与补气养阴、清生津之品配伍,如《医学衷中参西录》玉液,与芪、天粉、知母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10~30g;大剂量60~120g。麸炒可增强补脾止泄作用

文章来源:《张大宁谈肾病与肾保健

编辑 | 王梓 校对 | 常泰然

责编 | 陆静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