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味道下,《野生厨房》努力还原的是自然的馈赠

时间:2018-11-03 22:22:40 来源:广电时评作者:节目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围绕“一日三餐”,近来以美食为线索的节目迭出,《野生厨房》则放眼“野外探寻”,用一种“粗糙”的方式,细腻地讨论人、食物自然关系

“民以食为天”,以美食为关键词的综艺节目似乎从未在大众视野中消失过。不管是早期《天天饮食》《厨房争霸》,还是后面的《十二道锋味》《熟悉的味道》,甚至括《向往的生活》《中餐厅》等节目,这些节目不停在“美食+”上做文章,其节目样态也逐渐丰富。

美食节目还能有什么切入点?

10月27日于芒果TV首播的《野生厨房》在空间上走出了室外,把以往厅堂之上的佳肴搬到山川河流旁,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美食节目的维度。

《野生厨房》是芒果TV、原子娱乐联合出品并制作的一档美食探寻节目节目首期,由汪涵、李诞、林彦俊组成“野生兄弟团”自驾前往重庆武隆,经历了曲曲折折的山路,终于到达河岸,扎营生火……

看远方的新视角

从一个“野”字出发,这档节目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粗粝。没有燃气,没有灶台,也没有现成的食材嘉宾们只能“起家”。正因如此,《野生厨房》也间接地逼迫嘉宾和观众都不会将视角局限于美食,而是着眼在美食的探寻上。

既要寻当地最合时宜的食材,也要寻当地人钟此类美食原因。在美食节目的基础上,《野生厨房》提供了一个看远方的新视角。

什么穿青又穿什么穿的瓦灰色……”第二期节目中,土家族劳作者的声响起,嘉宾们在割稻、摔稻的间歇也跟着唱起来了。“山里的这些农民,他们身上所流露出来的这种自豪,迎来丰收的那种骄傲和喜悦,我觉得比层层梯田在阳光下闪现出来的那种光还要美。”汪涵说。

在这样的一幅图景中,透过《野生厨房》也不仅看到了远方的金梯田,还看到了劳动者最鲜活的身影。

“重庆人火锅,码文化。以前都是猪下杂、等,在船上或者河滩上面驾着锅。”嘉宾汪涵一边往锅里倒着牛、翻炒着豆瓣酱,一边“科普”着重庆火锅的历史起源。他们生火火锅的地方,也刚好选择了河边,尽管潮湿不易点燃柴火,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试图去贴合当年码纤夫们的真实生活

零距离的体验,令观众对美食诞生之外的故事也感同身受。

拍摄地的选择也是根据食材的时令,赶在它最美好、最丰盛、最具展现能力季节。比如节目中提到的大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只生长在海拔八百米左右的马尾松树林中,生长期只有二到三天,每年只生长一次。虽然节目嘉宾最终并未找到“大菌”,但在嘉宾的探寻过程中,武隆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情况已跃然于荧屏之上。

有文章评论道:“指引《野生厨房》行进方向的是时间。若是丰美的月份,便穿梭在带雨林里,采摘新鲜的果子;若是到了大马哈洄游、产卵的季节,便在9月底,把开去东北。”

《野生厨房节目的总制片人俞杭英有着丰富的户外节目制作经验,也擅长通过节目中的各种元素展现“远方”,而《野生厨房》的独特则在于,它利用食物本身的这个“小宇宙”,把当地的自然风景、气候环境以及人文风俗等一并融合起来。

打造“粗糙”也需细致功夫

做野食的第一步大家也遇到了难题。

身处河岸,潮湿环境下连最简单的柴火都没办法点燃。“现在最难的就是生火。”汪涵一边掰碎的树皮,屏幕左下角也出现了一个小贴士,“选用树皮干、等易燃物作为引柴。用干柴垫底,留适当空间。”

野食、野营、野趣……虽然这档以“野”为题的节目把所有人都带到了一个粗糙的环境中,但从节目制作的角度来看,它却又是经过细致打磨的。

“野外生活,要提高防范火宅意识。”每隔两分钟就有一个“贴心小贴士”的出现,比如在嘉宾们终于“艰难”的把火点燃后,也在反思露营地的选择是否有问题,“露营地应该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平地,保持和良好通风”。

能够看到,《野生厨房》不仅是一份“野食地图”,还能当作一份野炊“生存指南”。

据总导演磊介绍,为了保证节目的拍摄呈现,节目组专门找了一支电影级的拍摄美食的团队来放大美食的镜。能直观看到,在食物的呈现上,采用了微距、升格、延时等拍摄法,一顿简陋的“野生火锅”,也能看到一块牛在锅中转融化的过程。虽然过程粗粝,但经过这般细致处理简单食材也变得卖相十足。

除了固定嘉宾设置,节目还配备了一名原住民担当“野生向导”,职责就是提供食材信息、提供援助等。比如武隆的何群会带着嘉宾们采蘑菇和夜晚捕嘉宾在参加节目时,不仅需要会,还要学会野外生存的各种技能

正是通过与未知野外更加直接的碰撞,随机大大增强,不太需要人为的设定任务,不仅能完成相当完整的叙事,还能更进一步加深人们对食物本身的尊重。

“这种不确定、这种忐忑、这种紧张。然后去捕,你不知道有多少条,你的这个心随着渔网的撒出,希望就出去。然后渔网收出来,有可能是失望,也有可能是更大的喜悦。都是我们在都市里不会遇到的。”汪涵说。

走出都市后,“粗糙”的野生环境反而会更加激荡起人们对生活敏感。譬如嘉宾李诞说:“这世界,我不懂的事太多了”,汪涵回答道:“生活不就是这样吗”。

自然打交道

你有多久,没有听过虫鸣鸟叫的声音了?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一集开篇的解说词中这样写道:“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为的是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穿越四季,我们即将看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故事。”

在《野生厨房》中,创作者对食物理解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它更多地是记录一种与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不仅需要嘉宾通过已有的食材制作美食,更需要亲自捕、采蘑菇等更为原始的段。

“我们小时候,随时随地空都能在这个河沟里捞到。”夜幕降临,的灶火还未熄灭,原住民何群和嘉宾们也一起畅谈往事和对分享自然、生命的理解。在敞亮的星空中,字幕浮现——“小时候,你看得清河里的。现在,不能让孩子只看河里的泥”。

“你会理解,盛宴到底什么,不见得是到五星级大酒店,或者很贵的地方点很贵的。”也正是从砌灶生火,到捕采菇,《野生厨房》呈现地其实是我们再次审视人与周遭环境关系。因为在锅碗瓢盆、餐桌礼仪等“台面”上的光鲜外,食物也有其“粗糙”的一面。

第二期节目中,做“孔”的地方也直接搬到了田间地原因在于,收时节,为节省时间大多数劳作者只能选择在此。所以节目组复刻的不仅是当地的某一类食物,更是当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人们在城市中生活,经常点外卖感受不到食物的真味,买也都是买的商场里已经装好的,感受不到粮食含的农民们的汗心意。这恰如《野生厨房》的一句标签,“从明天起关心土地、粮食,做一个幸福的人。”

而这种“粗糙”所代表的乡野,如今也有了与都市对话的可能。

当然,《野生厨房》与纯粹的野外生存节目还是有一些区别,在野外生存和保证美食元素呈现之间有所平衡,虽不生猛,但“粗糙”得刚好。在展现食物有多美好的同时,节目也回答了食物从哪来这一问题。此种模式下,人、食物自然也建立起一种更为直观清晰的关系

正如汪涵所说,“因为在野外,不见得每件事都做得那么妥帖,即使没有做好我也觉得很乐、这就是生活。”

作者:常松

编辑:李颀 侯雯慧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