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贪吃“美味”,一家5人中毒1人死亡!很多广东人都爱

时间:2018-10-10 06:35:58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作者:蟾蜍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乳香、美极、酥炸、椒火锅……

蟾蜍因味道鲜美、质有嚼劲,

曾广受老广欢迎。

然而近日,

广东一家人却因为一顿蟾蜍美味

从此生死两隔……

综合自羊城晚报、信息时报及网络

8日,广东省食品品监督管理局称,近日,省内发生1起因个人捕捉并食用蟾蜍而造成家庭聚餐5人食物中毒事故。不幸的是,其中一人抢救无效死亡。

蠄蚷是蟾蜍的粤语读法,不少老广把它用作食材材,认为其清解毒,美容养颜。然而,留意一下新闻就能发现,类似自行抓捕蟾蜍食用致死的事故其实并不少见。

蟾蜍为何如此好却又如此致命?

作为桌上肴,蟾蜍是让人既又怕,贪恋它的鲜美,却又无法为它的样子而钟情。然而,蟾蜍若烹饪方法不得当,食用便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据专家介绍,蟾蜍的背部及四肢都有突起的绿豆大小的颗粒装块,这是田鸡外表没有的,蟾蜍体内多数毒汁也存于此。

剖杀蟾蜍时,必须用专业刀法去掉蟾蜍毒腺,一旦不慎割破毒腺就会造成中毒,对人体心消化道及中枢神经产生严重损害。一旦中毒便会晕、恶心、呕吐、腹腹泻中毒严重、未经治疗治疗较晚者,于2~24小时内,会因呼吸或循环衰竭死亡。

大部分蟾蜍式烹饪制作,只是去除了蟾蜍耳下腺、皮肤腺等部位的剧毒,而其毒物质还存在于肌、肝卵巢,这些部位尤其是肌中的毒物质则无法去除

蟾蜍的毒液可提炼为“蟾酥”,虽然有清解毒功效,但不可随意服用

注意:蟾酥还是一种神经毒物质,不能通过浸泡后滤出,别妄想用一般高温消除

除有毒外,其体内有多种寄生虫

为此,省食监局就有关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广大群众要从正规渠道购买食材

购买、不自行捕捞和食用河豚、蟾蜍、织纹螺、野生蘑菇等法律明令禁止食用的有毒动植物

同时,也不要贪图新奇去尝试未曾见过或不常食用过的“野味”或不明食品

另外,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河豚、蟾蜍、织纹螺、野生有毒蘑菇等有毒动植物。消费者若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有采购、加工和销售上述有毒动植物的,请及时向12331或110投诉举报。如果因误食有毒动植物而发生疑似食物中毒后,应立刻到医疗机构就诊,以免耽误治疗有效时机。

此外,据北京青年报,癞蛤蟆虽然没有被列入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但进入了“三有动物”名录,同样受法律保护。所谓“三有动物”,是指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对于“三有动物”,我国刑法及相关法律规定,未经批准捕捉1只(条)就违法,捕捉20只(条)以上就构成犯罪,捕捉50只(条)以上就属于重大刑事案件。

注意,这些“食物”也有毒!

1、河豚

河豚,因其含有河豚毒素,食用后易因中毒导致神经麻痹,进而发生晕、呕吐、口唇及指麻木、全身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因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河豚毒素潜伏期一般为0.5~3小时,目前尚无特效的解毒治疗方法

建议严格禁止任何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餐饮服务单位经营未经国家审批的企业加工的河豚整禁止任何食品经营单位加工经营所有品种的野生河豚

2、织纹螺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螺等。织纹螺含有河豚毒素,每年春夏季更大,食用后可产生晕、呕吐、口唇及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

建议: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物。

3、蟾蜍

蟾蜍俗称癞蛤蟆,身体表面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其分泌出来的液含有剧毒,对人体心消化道及中枢神经产生严重损害。症状主要表现晕、恶心、呕吐、腹腹泻严重的会出现昏迷,甚至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建议:为防止中毒,切勿随意食用蟾蜍,购买食用蛙类时要辨清青蛙与蟾蜍;餐饮单位禁止加工制作蟾蜍。一旦发生误食蟾蜍中毒,应立即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皮肤染毒也要迅速用温冲洗,并尽医院就诊。

野味虽美味

但如果处理不当,

真的能让人把一条命搭进去!

所以,小编劝大家还是不要以身试险,

毕竟,

很多美食比蟾蜍安全美味

重点是,还比它好看~

编辑:朱晓华 责编:陈广泰

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的货,

就转发出去提醒他们吧!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