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若有失觉察,失落形衰只发昏

时间:2018-09-12 00:30:51 来源:道缘作者:树根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心即是即心,此物变化认不真。有心腔内去寻找,埋藏孔窍远又深。若有一些失觉察,暗里出来就害人。别的东西都不盗,专一好盗精气神。此三是人润身宝,失落形衰只发昏。

心即是即心(资料图)

这段文字的开一句就是整个这段文字的经眼,心即是即是心,无论它怎么变化不离这个宗旨。当你的驰骋的时候,你的心就守不住了,那就要耗散自己的三宝,三宝又是润身的一个东西,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大树的树根。在我们的人身当中精气神就是树根,这个树根坏掉了,那个树就要枯萎,最后就要死掉。如果树根强壮,就算伐木工人把它砍了,它还会发新枝,它是活着的。一个树的一个根本就是在这个土壤下面。我们看到的外面的树冠、树干那恰恰就像人体的骨骼毛发,是外在的东西。它的真正的这个本是在这个土里面埋着的这个根。人体我们也是一样,我们能看得到的西方医学能解剖能观察到的恰恰是它的末尾,真正的这个东西是精气神,无形的。元精、元炁、元神,都是无形的。

这三宝取决于你的心,心驰骋被外物牵引,三宝就守不住就要耗散。最后就要流失掉,流失掉之后,这个营养就不充足了,自身就要在宇宙中退化、衰亡。如果养得住的话,你就能有口气跟天地争,跟阎王争,最后就能在自己的灯里面添。所以养是人身的第一件大事,也是一个根本大事。也是只有智慧者才能看得到的一个夺命的一个技术。

美味多不幸,贪图口腹常害病。谁拿主意美味,恶鬼当道纵欲。惜身减食多住世,清心寡欲才存。此言休当平常看,会调饮食小接命。

清心寡欲才存(资料图)

这段文字口欲太多就要多病,不仅仅是多病,你的欲望会多,你的三宝就耗散,最后损失掉的是命。会饮食的人在这一方面清心寡欲才存,日常是减损欲望,不贪图一时的口腹之欲,如果懂得接命法的话,我们知道道教有服食的法门,服食可以帮助修道。道教过去有外丹,将很多天地宇宙的精华汇集,服食、,以此来修行。我们现在正好相反了,这个都是为了一种欲望,看似是在滋养,其实都是在损害,将这个身体的器械,将这个先天的本元不断的损害,损伤了自己,最后是丧失了命。

很多的疾病其实都是从口而入,出来的,得不得当,得不知时节,得不知量,不知忌口,不知什么什么不可,只是不断的依从欲望。这是我们现在的一个通病。可以看看有多少的疾病,有多少现在存在的问题都是从嘴而来。还有多少的灾祸,是从口而出。所以忌口是修行的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最难的一个事情,因为人本来就是往下沉的,所以建议大家在最后的嘴上多管一管,我也在写一个文章叫《斋口》,也是因为发觉这一点很难很难,难的原因就在于它太细微了,别的一些业,我们身业:杀生、偷盗、邪淫什么的,这个比较明显,明显就容易防范,我们就能采取措施。往往是这个嘴,不经意一开一合,要么就是说错话,要么就是贪图一时的口欲,不忌口。它最难防范,但是又最细微,离我们每一天又最紧密。所以我就专门写一篇文章,把嘴的这一块写细致一点,让大众更好的去防范,把口忌住了,能够去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什么可说什么不可说,什么什么不可。有一个节度,那这个道业,很多的一些磨难就减少了,很多的一些灾殃也就远离了。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