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嗑的每一颗瓜子,都是祖先替我们做出的选择

时间:2018-09-12 00:26:21 来源:HIPARTY作者:葵花籽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一说起瓜子,脑海中立马浮现一颗颗尖尖巧巧的葵,又香又脆,富含脂肪,一嗑就停不下来。逢年过节,麻将馆,,没事来一,每年中国人嗑出的瓜子皮连起来恐怕绕地球几圈也不止了吧。

但说起来也奇怪,中国明明不是向日葵种植大国,为什么偏偏葵成了国民小?来,葵,说出你背后的故事

的逆袭

人类江湖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瓜子江湖本来也有西瓜子、南瓜子、葵三足鼎立。最初是西瓜子独占鳌

西瓜一听就知道是从西域传来的瓜,南瓜和向日葵则在16世纪从美洲传来。都是外来人口,西瓜仗着自己来得早,品种又多,早早统一了市场。据元代的各地方记载,当时西瓜品种竟然已高达50多种。

元代人每次切瓜就像薛定谔的,谁也不知道这次能什么样的瓜。有时候一打开,瓜瓤又红又甜,这就是我们现在喜欢食用西瓜,开心得像个200的骑马汉子。有时候打开一看,我X,种子这么多,个瓜吐得累个半死,瓜瓤还不甜,干脆培育成瓜子西瓜,专门把种子炒着算了。

(专门用于获取西瓜瓜)

西瓜子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成为了一种零食。到了明代,连宫廷都开始食用西瓜子,明神宗“好用鲜西瓜种微加焙用之”,后宫的妃子贵人也喜欢边嗑西瓜子边宫心计。民间就更不用说,据晚清的文献统计,“计沪城内外楼酒市妓馆烟灯,日消西瓜子约在三十石内”,当时一石约等于60公,也就是说这个城市内外一天消费西瓜子1800公

南瓜进入中国后不服气了,多的不仅有西瓜,还有我们南瓜啊。南瓜子皮薄,剥起来不费劲,炒起来尤其香美,在晚清开始流行起来。

在社会流行得最晚,大概从民国开始。清朝时期,最初向日葵只是作为一种观赏植物被种植。有人问了,观赏植物什么,能吗?果然在世界著名的货民族——中国人眼里,无论什么物种都是食物

向日葵也多,为什么不试试把种子炒着呢?实验结果马上出来了,晚清有记载:“其子可炒食,微香,多食晕”。

晕也挡不住中国人的精神。经过精心调配,加以恰当比例,配合葵内脂肪带来的满足感,同时葵经过炒香之后,加产生的不饱和醛类和吡嗪类化合物添了一份浓郁的焦香,从此瓜子也不晕了,也不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们上课无聊了。

于是后起之秀葵横扫大江南北,与西瓜子、南瓜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主宰了中国人的休闲时间

武林2.0时代的《葵宝典》

江湖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几十年。莫说几十年,如果不勤加修炼,紧跟时代潮流,三五年就会被淘汰。

更何况这几年江湖风起云涌,又有一批西域高进入中原,像身材高大的碧根果,营养丰富的夏威夷果,比体格娇小的瓜子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这些对比当年的西瓜子更来势汹汹,叫嚣着要为中国的年轻一代提供新的零食品种。又有名叫马云的谋略家搞出了电子商务,武林从此进入2.0时代,竞争转移到没有硝烟的互联网上。

主打葵的传统企业,比如洽洽、真心、徽记伺机发展新的休闲小种类。徽记立足巴蜀,用宜宾南溪的豆腐开发出一套川派武功,取名为“好巴食”。这套武功的特点是后劲足,刚开始对根本察觉不到杀伤力,直呼“好巴适”,等到反应过来已经口干舌,舌发麻,无力还击了。

新门派也利用时机发展壮大,企图在这一年春节的华山论剑上一战成名。

传统瓜子派点名徽记出战, 颗粒饱满的瓜子祭出蜜汁山核桃味和味两个独门秘诀应战,泼的豆干则身披红袍,香、、Q、弹四门兵器样样得心应

新门派三只松鼠凭借互联网营销收获了众多徒子徒孙,武力值max,麾下既有碧根果、夏威夷果、巴旦木等异域高人,又有果、榛子、松仁等本土大家,他们摆出年货大礼的阵型,守势严密。

一向以武功研发能力著称的良品铺子展示了今年的研发成果——小年糕、魔芋爽、等,他们紧跟潮流,况且在各地开的分舵最多,吸引了不少高,不可小觑。

还有百味、津铺子等俱来参战,一番刀光剑影,传统派力不敌众,败下阵来。

此时久经考验的葵化身为了《葵宝典》,力图助传统派一臂之力。人人都知“欲练此功,必先自宫”,但大难临,谁还管得了这么多。一时间各个门派为争抢宝典打得不可开交,有人得后还来不及领悟就引刀自宫,最后武功没练成,流而亡。

现在成都市金牛区政府与创业马联合推出系列了“马连营”系列课程,开展中国首个精准帮扶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行动,就是为转型无方的传统企业提供了一本《葵宝典》,有业界导师教你精准修炼——切除原来的思维方式,在新零售的格局下学会互联网思维,将线上和线下的营销结合起来。3月17号开课的营销升级课程,请来了神州优集团首席营销官杨飞,艾佳生活CEO潘定国,“中国定位培训第一人”于雷,系统讲解营销创新方法论、定位与品类、新零售,并拆解优秀营销案例。现在这份宝典就摆在你面前,你敢来吗?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