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火锅,舌尖上的美味

时间:2018-09-04 16:26:33 来源:重庆铨鑫餐饮作者:火锅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雪天跟火锅最配了。

不拒荤腥,不嫌寒素,用料不分南北,调料不拒东西,共食又绝不带任何强制,还有充满人情味的“不够优雅”的满嘴过瘾,是中国喜欢火锅原因

“把牛片、丸、香菇、方便面放进去,涮出的东西很就一个味儿了,满嘴都是‘不够优雅’的咸味……我最后嚼了点碎豆腐,剩下的一些尝起来就像皮。”

英国食评家杰伊·雷纳在伦敦一家自助火锅店试之后如此抱怨道。而在抱怨味道之前,面对桌上的一堆餐具,雷纳早就看傻了眼。“这顿晚餐就像一场考试单上有一页厨具说明,括七种东西:温控器、取生食的夹子、捞熟食的东西……光看这些就吓到我了。”

从器具、食材到烹调,火锅里的门道可不少。这是大龙燚的“奔驰锅”。图/阿灿/新周刊

然而,让西方食评家沮丧不解的火锅,恰恰是中国人的最。印度有咖喱火锅,韩国有年糕火锅,欧洲人弄出了奶酪火锅巧克力火锅。但它们对于当地人的地位和意义,远不及中国火锅。在学者易中天眼中,“火锅简直浑身上下都是中国文化”。

每一顿火锅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开过程和结尾。用什么样的锅子、哪种燃料,以及食材调料,都有讲究。细品其自古以来的演变,可谓食趣盎然。

1941年,《生活》杂志记者拍到的火锅的重庆人。

火锅让人类站在一个特殊的位置

一边是大自然,一边是文明社会。

围炉而,才是火锅的精髓,几个小时的时间,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居易笔下亲朋好友围着火炉喝酒的场景,一直延续到宋代,成为时人的生活日常。在当年的河流域一带,每到农历十月初一,家家都举办“暖炉会”,围着火炉喝酒以庆祝入冬。此即宋代孟元老《东京华录》中所谓“十月朔,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至今,部分地区仍保留“暖锅”的叫法。

在北宋,火锅被称作“骨董羹”,得名于食物被投入锅中发出的“咕咚”声。“货”苏轼在《仇池笔记》里录下了此说法:“罗浮颖老取凡饮食杂烹之,名‘骨董羹’。”

“咕咚咕咚”滚烫的火锅

火锅古代文人圈中一直有着现代人难以想象的高度,甚至可与文房四宝、琴棋画及酒媲美。沈括在《溪笔谈》中记录的文士游山的“游山具”,就括了以上装备。经过宋、明、清几个朝代的不断改良,这套行在清朝一个叫江增的文士中形成了最强3.0版本:扁担前装着具酒器、笔墨砚、面盆巾,后装着餐具、火种、铜锅,扁担上还能挂蒲团垫——随时随地都能铜锅涮走起!

一直朝着平民化发展火锅,在南宋泉州人林洪的《山家清供》一中有了最为阳春雪的传说。林洪写道,某日,他去武夷山九曲溪拜访隐士止师,途中遇大雪,猎到一只兔子却不知如何烹之。止师就传授他一个法:把兔子片得薄薄的,用酒、酱和椒料做好调味汁,燃着风炉放在桌上,用小锅装一半,等开后,把片放入反复涮动,熟了即可,蘸汁也是极好的。林洪照此法后,顿觉惊为天人,写下句:“浪涌晴江雪,风翻照晚霞。”这道涮兔,也因此有了一个食景双关的名字——“拨霞供”。

火锅也不只是乐趣。清朝的顾禄在《清嘉录》中写道,当时江南地区的地主人家经常火锅品都涮在锅里,让仆人们很难偷嘴。于是火锅被称为“仆僧”。这大概是属于清朝中产阶级的“我火锅,你火锅底料”。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