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8-17 02:35:32 来源:美食圈作者:黄瓜点击:
作者:宋光辉 来源:美食博山
上正文之前先讲个关于博山美食的小笑话:博山人说话每句话结尾总带一个语气助词:“换”(有的说怀),比如“吃了么换”,是博山早上满大街此起彼伏的问候声。话说这日博山人去外地吃饭,点菜的时候说“上个黄瓜炒肉啊坏”,结果把饭店老板和厨师愁的,这黄瓜才炒肉坏是啥东西,最后逼得没办法,厨师想出来个办法,给这博山人上了道菜:黄瓜炒猪大肠(猪大肠切成了肉环)。笑话讲完了,上人家宋光辉的正文:
列支敦士登是个很有趣的国家,国土面积相当于博山区四分之一,人口不及一个镇。君主与臣民整天碰头磕眼的,都是熟人。骑个电动车巡视全国都不带二次充电的,国内几条路,路上几棵树,路边几间房,房上几条梁,门儿清。跟大清帝国无论如何是没法比的,乾隆帝这巡那巡的,到没到过博山,着实难下定论,西冶街又称闹龙街,这十足的传说,累坏了几代文人,寻章摘句史海钩沉。乾隆来没来委实不重要,比乾隆爷大得多的官巡幸邻近的张店,还吃了黄瓜炒肉,却是马虎不得。尽管至今没见过官方文书,坊间却传得有鼻子有眼。
朋友邀我吃饭,说是去尝尝黄瓜炒肉,大官吃过的黄瓜炒肉。没有大官作噱头,还真懒得去,就是个黄瓜炒肉,至于舟车劳顿嘛。伺候大官的肯定是大厨,厨师界也是等级分明的,规模较大管理正规的酒店,去到后厨红案白案厨师一大片,单从帽子上就能分出级别,别以为戴高帽子的是大官,恰恰相反,那个戴了护士帽一般大小的才是总厨或叫厨艺总监,称呼有多种,不一而足。这很像博山的锣鼓队伍,站在架子上威风凛凛的鼓手看似是队伍的核心,其实不然,躲在一边手执一面巴掌大旋锣的,往往是锣鼓队的灵魂人物,他管着定调和节奏。伺候比皇帝还要大的官的厨师该戴啥样的帽子,本身就带着神秘色彩,不妨看看这档妈妈菜,大厨会有什么新花样。
黄瓜炒肉说到底是道家常菜,也就是妈妈菜。原料易得,烹制简单,但凡能进厨房颠勺的都会做。炒,从烹调技法来说也是既简单又易学。只是这味道,就很难说了。
入座闲谈等候,朋友见多识广,大谈大官巡幸轶事。轶事者,闻所未闻不可思议之事也。且不论事之有无,不毁人不谤人无公害,添油加醋过过嘴瘾也就无需较真。从朋友口里知道,大官很平易近人,既不挑食也无盛大场面。由此断之,菜品定然不会是满汉全席,有个博山“四四席”的格局也就差不多了。如此这般,黄瓜炒肉上席也算道大菜了,不由得浮想联翩,突觉饥肠辘辘急切难耐了。
孩子小的时候经常说“奶奶做的菜天下无二”,这既是感恩也是评判,尽管见闻少阅历浅。母亲有几道菜确实做得不一般,其中就有这黄瓜炒肉。然而我第一次有深刻记忆的吃到味道绝佳的黄瓜炒肉却是姥娘做的。
大概八九岁的样子,母亲带我去姥娘家,正是午饭的点。姥爷坐在交叉上,面前是个方凳,上面蹲着他那口神秘的小鱼锅。姥爷嗜酒不醉酒,每天都要喝几口的。自从家里的铺子公私合营后,原本不爱说话的他话更少了。他有十个子女,甥孙辈几十个人,我没见过他能叫上谁的名字,见了甥孙辈的,最多一句话“这小孩挺好”。他那口小鱼锅里永远都有一个鱼头,汤汤水水的不见底,我垂涎已久。我很尊拘,因为母亲给我的教育就是不能讨人嫌,尽管在姥娘姥爷面前。我终于还是对姥娘婉转表达了想尝姥爷小鱼锅的愿望。姥娘说没啥吃头,我给你做菜。姥娘踮着缠足的小脚,不一会从厨房端来一大盘黄瓜炒肉。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尽管我才七八岁,也如刘姥姥说的“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不一会下去大半盘,全没顾姥娘和母亲还空着肚子。太好吃了,从未有过的饮食体验,油潞潞,脆生生,香喷喷,咸滋滋。后来才注意母亲做出来的是一样的色泽一样的味道。
大官吃过的黄瓜炒肉端上来了,我以对食物惯常的挑剔的眼光一打量,便大体能揣测出菜品的质量。黄瓜是用的水果黄瓜,带皮顶刀切做一元硬币模样,用盐渍上一段时间,攥出汁汤后稍加晾晒。半肥半瘦的猪肉出锅后跟香烟过滤嘴大小,较为干索。明油盖住了盘底多多少少渗出些黄瓜的绿色。黄瓜入口不脆,有些嚼劲,跟蕨菜口感一般。
大失所望,原因有三。一是黄瓜吃的就是脆,用盐渍的目的是杀出些水分,以免炒制时菜里杀出过多水分。腌渍时间不宜太长,并且入锅时要用清水淘洗还原它的清脆,否则口感如木渣。如果追求那种晾晒后的嚼劲,干脆用蕨菜之类替代即可,何必大费周折。曾有朋友推荐一道特色菜,用鸡蛋替代了豆腐的“锅塌豆腐”,打眼一看就是锅塌豆腐,筷子挑开,整个是蛋清蛋黄混色的蒸老蛋模样的鸡蛋制品。真是匪夷所思,倘若用豆腐做出鸡蛋的效果,还能满足慎食鸡蛋者,这反其道而行意义何在?况且两种食材价格几乎没有什么悬殊,费那劲干嘛?二是黄瓜未掏去瓤,也会影响脆劲,尽管水果黄瓜的瓤较细腻,但比较无籽部分还是显多了些,哪怕用异型刀掏去中心如铅笔粗细的瓤,爽口效果会更好。再者肉的刀口小,半肥半瘦的肉煸炒易碎,与黄瓜片形制太不一致,掎菜时肉菜不匀。若肉、菜大小匀称,掎一筷子肉菜都有,既满足口福,也顾全礼节。中国人还未养成分餐的习惯,一个盘里使筷子,是忌讳频繁夹掎的。三是没有用甜面酱,这也不算问题,因为菜名不是黄瓜酱炒肉。这事发生在张店,无可厚非,很多地方是不喜用甜面酱的,比如沂源就鲜有食酱的。而在博山,酱炒菜是博山菜系一大特色,饭店菜谱上“黄瓜炒肉”是不必加“酱”字的,端出来必然是用了酱。过去婚丧嫁娶的宴席,最后有一汤一炒两道饭菜,汤是烩菜,菜必然是芹菜酱炒肉,这是看厨师水平的一道菜。
失望归失望,也长了见识。各取所需,不必强人所难。跟母亲学会的黄瓜炒肉,不敢独享,说出来既是感念,也飨读者诸君。
量视所需,配比自酌。新鲜黄瓜洗净不打皮,去蒂部和顶花处,一刀劈作两个半圆柱,用刀剔除瓤中心部分,瓤要适当保留。码齐斜刀切作半分厚片,盐渍、抓攥几次,稍倾,净水涤洗,沥干涤水,盛麻斗备用。半肥半瘦的猪肉切作大半分厚,比黄瓜片略大,见火收身。油热欲见青烟时煸肉,撒入葱姜末,肉退去血色泛白时,淋甜面酱适量,锅离火头,迅速煸炒,待酱化开,锅稍见火,淋入明油(最好是适量香油),迅速煸炒随即倒入黄瓜片,加适量盐、微量白糖,大火翻炒、颠勺三五次,出锅盛盘。期间不加酱油,尤其不能加水。家用火头易掌握,饭店的大灶头应掌握好锅离火、见火的时间和时机。第二次淋油是使酱分离成雨打沙坑的效果,均匀分布在肉片和黄瓜片上,盛盘后,盘底有油,几无酱。过去的甜面酱稠,买来后还需加少量料酒、水、冰糖二次炒至较稀备用,现在有专门的烤鸭酱,可直接用。这样炒出来的黄瓜炒肉,色泽鲜亮,油而不腻,黄瓜脆香,肉质鲜嫩。
如此美味堵住了嘴,我始终还是惦记着姥爷的小鱼锅。不久后的一天,趁姥娘煨热了小鱼锅,姥爷还未进屋时,姥娘给我舀了一小勺,除了有点醋味,没盐淡水的。看看锅里的鱼头,白惨惨就剩鱼头骨架子。姥爷喜欢独自吃饭,每天众人吃剩的点滴菜、汤均收入锅中,不加油不加盐,单加点水炖开了,周而复始,无论中午晚上喝上几口烧酒,躺在床上看他的康熙字典去了。姥爷中年时即写得一手好字,我曾留有红纸对联和诗词片纸,惜今不知去向矣。晚年不见他动笔,郁郁寡欢,其心境我不得而知。然而他几无浪费的饮食习惯,让我隐隐感觉除了那个年代贫困因素之外,或许更多的是对食物的敬畏。
三伏天吃什么汤解暑 解暑佳酿养生汤推荐三伏天吃什么汤解暑 解暑佳酿养生汤推荐
月子经典小米粥怎么做 产后恢复小米粥菜谱宝宝辅食自制冰棒 水果酸奶冰快手美味早餐 总有一款是宝宝最爱蒜蓉烤茄子怎么做 在家制作宝宝大人都能吃网友跟帖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