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天翻地覆变化: 成功复制一个中国, 西方开始另眼相看

时间:2018-04-30 02:23:40 来源:新防务观察作者:中国点击:

导读:埃塞俄比亚天翻地覆变化: 成功复制一个中国, 西方开始另眼相看2018-04-30 02:06 来源:新防务观察一说到非洲大陆,我们常常会联
扫描关注公众号

一说到非洲大陆,我们常常会联想到,辽阔的原,广袤无垠的撒哈拉大沙漠,色人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南非总统曼德拉,高耸的乞力马扎罗山,等等。非洲大陆多姿多彩,民族风情滚烫,这是一块美丽富饶,但又贫穷落后的大陆。

在非洲有一个东非国家,一直以来和中国保持着亲密友好关系,在上世纪非洲第三世界的朋友更是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东非的这个国家,从独立前,到独立后再到经济发展,一直效仿这中国曾经走过的特色发展道路,并且现在他在中国帮助下走的越来越好,是东非高原上一朵璀璨的明珠。它就是埃塞俄比亚。

非洲大陆长期遭受西方的殖民主义,向往独立的埃塞尔比亚人民,一直在努力争取民族独立,在这个过程中,它在效仿中国的土地革命,游击战争,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埃塞俄比亚地处高原,山多,地势崎岖。有利于开展游击战,他们汲取了毛泽东主席的战争路线和革命路线,在敌后开展革命根据地,获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漫长的游击战争中,它一步步地走向独立,走向共和。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埃两国开始结缘到1991年5 月,中国特色的实践在埃塞尔比亚的取得了成功。东非高原出现了中国的特殊共产党——埃革阵。

在进入21 世纪后,中国开始大量支援埃塞俄比亚基础设施。帮助埃塞尔比亚修建路,公路,修建工业园区,修建基础的电信通讯设施。直接或者间接投资40亿美元,推动埃塞尔比亚经济发展,并为其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提高了该国家的人民幸福感和生活平。

中国人经常说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地处非洲高原,没有海岸线的内陆国家,只有解决了交通问题,才有发展的路径,才有幸福的可能。为此中国为埃塞尔比亚修建了一条751.7公里的电气化路—亚吉路,解决了埃塞尔比亚的运输问题解决了它一定的发展瓶颈,让埃塞尔比亚的内陆海运直接联系起来,交通网也得以连接通透。

中国企业也走出国门,来到埃塞尔比亚投资,建厂,中国人来到埃塞尔比亚生活工作定居。如今生活在埃塞尔比亚的中国大约有6到20万,中国人已经是该国的第一大外国人群体。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生活观念,带来了投资,和非洲人民共同致富,幸福生活如一家人般。今天在埃塞尔比亚看到这些标志和公司,中国、中兴通讯、中国路桥、华为、中国通信服务等,人们都习以为常。

中国的基建能力,在最近十年,越来越强大,中国,速度越来。非洲人民已经感受到了,或者说已经造福了他们,就连平时嫉妒中国基建的西方投资公司,也搭乘着中国的便,走进了非洲的大门,在非洲进行大量的投资。

至于如何发展经济,埃塞尔比亚也借鉴了中国发展经济的制度,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家在基础设施,国家重点经济部门占主导作用,并制定五年计划,着发展国民经济,走稳点的经济发展计划

至于军事装备,埃塞俄比亚大量购进了中国的武器。相比西方倒卖军火的投资者,军火商,非洲朋友更愿意和中国合作,购买中国价格低廉,价比高的武器。比如AR2远程火箭炮,射程高达130公里。

按照西方媒体报道的说法,在非洲大部分国家的武器装备可以说三分之二都是中国红,他们的军事器材大都来自于中国。在各国的阅兵仪式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武器的身影。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