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个食节】小雪丨涮羊肉 冬天里的一把火

时间:2018-11-23 11:16:33 来源:长城网衡水频道作者:羊肉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雨虹不见。

【第二候 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

【第三候 闭塞而成冬】

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没有什么事是一顿涮羊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来两顿。

也有雅号——“拨霞供”

北京有句俗话,叫“风起,涮羊”。过了立冬,就是24节气里的“小雪”“大雪"、两个节气相连,共有三十天,进入到一年中夜最长的一段日子。节气不仅是岁华的变化,还蕴藏着天地间的阴阳更替。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小雪”寒未深,到“大雪”则阴与寒俱盛,也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没有暖气的日子,家家户户生火向暖。西北风骤起,昏时刻,裏紧棉祆,读到“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句,最先按耐不住的念,就是找个馆子涮羊喝之间、消寒曖冬,不亦活。

如今火锅店如遍地春笋,法各异。但在北京人眼中,最难以割舍的,仍然是羊

法古已有之,所用火锅,有的资料说起源于东汉,也有的说起源于南北朝。至少在唐代,已经出现了陶瓷锅子,将食物投入其中汆熟,又称暖锅。不过在我看来,这恐怕更类似炖

有个流传很广的说法,说马可・波罗在元大都皇宫中过蒙古火锅,同名游记对此有过记载,但我却从不曾在上找到过这段文字。又有一说,涮是忽必烈时所创,说他行军途中人困马乏,部下宰羊烧火,不想却突遇敌情,伙夫忙乱中没办法,只得将羊在滚里汆一下,进奉给忽必烈,由此开始了涮的历史。

然而,元仁宗时期的御膳太医忽思慧,写有三卷本的《饮膳正要》,当时距忽必烈的时代并不远。可在中,羊做法除了炙羊心、炙羊、攒羊、熬羊子外,就是羊肚、羊脍,并没有类似涮羊的记载。如果当时贵族中真的流行,负责调理宫廷饮食的忽思慧不可能不记录。事实上,将片薄食用是一种文雅的法,游牧民族处理类的法大多粗犷,不会这样细致。

剥离开这些纷纷扰扰的坊间传言,真正的起点,应该更早。

南宋林洪写有《山家清供》一,是关于涮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林洪是福建泉州人,绍兴年间(1131—1162年)进士,善画,对园林、饮食也颇有研究,著有《山家清供》二卷和《山家清事》一卷。《清供》是一部专门记录清雅饮食的笔记,里面有一则,说林洪冬日到武夷山拜师,在雪天得到一只兔子老师告诉他,山里条件简陋,只能将兔用刀片薄,用酒、酱、椒腌过后,以风炉、待沸,“令自夹入、摆熟,啖之,乃随宜各以汁供”,夹,烫熟后,依各自好,蘸不同的汁。林洪说,这种法不仅简便,而且“有团圆之乐”。

这虽是山间偶然的法,但过了五六年,林洪在临安杨泳斋家里,也见到了涮。杨泳斋是个人,还作了首:“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浪与江雪在锅里,晚霞则是片。林洪给这种法起了个极有意的名字——“拨霞供”,并且说,除了兔,猪、羊都可以这么

在这段文字里,有两个关键点最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一是冬日大雪,银装素裏,飞飘舞,炭炉火红;二是片成薄片的,投入锅中,在火相交中“涤”,一烫就熟。绿,风、雪、浪、霞,皆成意。

分解图

选羊与切羊的绝招

的出现可谓历史久远,但它的兴盛与推广,则在清代。查阅清官御膳档案发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和六十年(1795年),举行了两场千叟宴,皇帝令每桌必备“野意火锅”两个,涮羊、猪与鹿,只是蘸料简单,不过、酱豆腐蒜和一点点韭末而已。

京城第一家涮店,是咸丰四年(1854年)在前门外市开业的正阳楼庄。这家主营涮鸡、鸭、、猪、羊片等美味的汉民馆子,生意火爆,一时间轰动全城。到了光绪年间,观徐珂编的笔记集《清稗类钞》,所谓的“生火锅”,已不再是正阳楼的“专利”:“京师冬日,酒家沽饮,案辄有一小釜,沃其中,炽火于下,置鸡羊之片,俾客自投之,俟熟而食”。

按照传统,满人火锅、酸火锅。《奉天通志》里说火锅“以锡为之,分上下层,高不及尺,中以红铜为火筒著炭,沸时,煮一切脯,鸡、,其味无不鲜美。冬令居家宴客常餐,多喜用之。”——锅里的食材很杂。“野意火锅罗了各色野味,“生火锅”也是集鸡羊猪为一盘。然而正宗的老北京涮羊则必须是铜锅炭火,清为底,羊为主,为辅,看起来不像是满族人入关带来的食俗。

国宝级烹饪大师艾广富先生曾经说过,老北京涮羊,是北京清真庄独具特色的炮、烤、涮、烧、扒“五大”佳肴之一。在京城,有50年以上历史的汉民馆子里,原来都没有涮羊,要涮羊,必须上回民馆子,除了前门市的正阳楼,清一色全是清真馆。

当年的正阳楼虽地处陋巷,却有个别处没有的绝招——切,用一块布在羊上,切,一要切成七八十片,可谓“薄如、匀如晶、齐如线、美如"。1912年,落于北京东安市场内的清真馆子“东来顺”羊馆,看好涮市场,不惜重金从正阳楼庄聘来切师傅,并按照伊斯兰教的习俗进行改进,大胆地引进了“涮羊”。

从这一点来推测,如今的老北京大概是这么来的:“野意火锅”自宫廷流传至市,演变为“生火锅”,清真馆又继承了“生火锅”的食法,以单一羊为主,辅以芝麻豆腐、韭调味,逐渐形成特色。

东来顺专一做涮羊,所用羊全部来自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是阉割后的公羊。据当年的少掌柜丁永祥说:母羊多少都有些膻味,所以不能用。羊是从内蒙赶到北京来的,一路上喝玉泉山支流的泉。到北京先得“栈”几天,也就是圈养起来,喂以精饲料。

羊身上能用来涮的比例很低,只有上脑、磨裆儿、大三叉儿、小三叉儿、瓜条这五个部位能用。所谓上脑,就是羊后脖子上的那块,鲜嫩不说,脂肪与肌相间,有着大理石一样的纹,起来既不柴,也不腻,是涮的上品,一只羊出不了几两。其次是大三叉儿,也叫一沉,即羊臀尖儿。小三叉儿是羊前。磨裆儿,就是后接近臀部的地方。瓜条,是羊后的主要肌,与磨裆儿相连。一只五六十的大羊,能涮的统共也只有十五六

早些年东来顺的羊还采用了一种天然冰箱排酸法。这种冰箱不是今天的电冰箱,而是一种铺满碎冰的箱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用木制冰箱,六十年代后开始用泥搭砌的冰箱。怎么用呢?先在冰箱底部垫20—25厘米厚的碎冰,冰上铺一块洁净湿布,布上按羊部位斜着码上一层10—15厘米的羊,羊上盖一块桐制的布,布上再垫一层碎冰,冰上再铺一块洁净湿布,布上边再按羊部位斜着码一层羊……用这种方法在冰箱内码压4—5层冰与,最后把冰箱盖好封严,一到两天后,羊中的渍就基本压挤干净了。经过这样的处理解决了鲜排酸的问题,而且为羊的切片创造出非常好的条件。切师傅运刀自如,食客们涮鲜而清,大大减少嘌呤含量,对质口感和人体健康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十年前,每到冬天,北京城里凡经营涮羊的各大清真庄,就会在门前竖起一大块“牌”,牌前搭起大长条案板,案板上整齐地摆上一排切用的大墩。切师傅一个个精神饱满,穿戴整齐洁净,左按着一块经过精细去云皮、剃净内外筋的精羊,右持长50厘米、宽10厘米,磨得飞的切刀,像拉锯一样前推后拉,一片一片,将羊切下,并摆码整齐成形。每切35片左右,就会用刀挑起片放入秤盘内,一看准星,正好半,准足两,围观的客人往往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

的师傅基本来自河北,都是重金礼聘的高,而且要一年预约。这些师傅每年冬天干几个月,挣的就够一年的销了。不过切这活儿很苦,冬天切冻,师傅们的几乎都会变形、成病。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什么只涮羊,小料还一定得选麻酱?

中国讲究不时不食,事实上,天儿不冷,也不出涮羊的气氛。“小雪”“大雪”节气前后,冬意渐浓,寒气四溢,涮羊更应时当令。

“小雪”是进补的好时候,正所谓“小雪补得当,一年不受寒”。都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每年“小雪”节气过后,天空被风吹晴,但气温骤降,如果赶上一场雪,加上冰雪融化需要吸收大量量,零下10度的气温,能感觉像零下20度。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下,人体的消化机能比春夏三季都要活跃,胃液分泌增多,酸度增强,食量增大,体内的代谢率也会加,以维持体温平衡。此时摄食适量脂肪食物比较容易吸收,且具有抗寒耐冻的作用。可以说,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会根据自身生理需要选择木,有“百之库”的美名。中医认为,羊温,味甘,入脾、胃、肾、心经。食用有益精气、疗虚劳、补肾气、养心、解毒、润皮肤功效。唐代《本食疗》中有“凡味与羊同煮,皆可补也”的表述。现代科学也已证实,冬季常,不仅可提高人体量,抵御寒冷,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粘膜,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作用。因此,羊可算是一种优良的温补强壮剂。

也许有人会间,为何不选牛、猪

要说清楚这一点、需得倒回至两千多年前。牛、羊、猪这三种食,曾经只有周天子オ有资格同时享用,诸侯牛,卿羊,大夫猪,士,轮到庶人,就只有的份儿了。春后期犁、牛耕出现,耕牛被禁止宰杀,牛逐渐淡出食之列。

这种从先秦养成的饮食习惯,深深影响到后世。唐代仕子登科、官员荣升都要摆宴庆贺、向天子献食,称为“烧尾宴”,其中食有牛、羊、鸡、乃至鹿、熊野味,唯独没有猪。南宋高宗赵构在清河郡王张浚府上,了一顿宴席,谱中陆杂陈,亦唯独没有猪。而随高宗出行的禁卫食谱中、却有猪三千,可见当时猪的主要消费群体档次并不高。到了元代,来自原的蒙古人更是,皇帝一人用,日杀羊五只。直到明朝,猪才在宫廷流行开来。不过,就今天来看,市场上的羊价格,也依然比猪高出了一大截。

再回到刚才的话题。老北京涮羊的是食材本味、羊品质才是涮羊的灵魂。锅底用的是清,最多加点冬菇蘑丝、一点葱末儿而已,最大程度上激发羊美味。配简单,不像现在的火锅,百味陈杂。单上有的,不过是羊、酸发粉丝、冻豆腐蒜,主食是麻酱烧。您要别的,就显得外行了。另外,老北京时不涮牛,觉得在一起涮,味儿就杂了,牛多半都做了炙子烤

涮羊调料称作小料,最常的就是麻酱小料,里面有芝麻酱、酱豆腐、韭、葱、姜末儿、香、卤。为什么涮羊要蘸麻酱?

追其原理,羊实际上是呈味核苷酸(陆地动物主要的鲜味物质)含量不高的一种,而麻酱小料里的酱豆腐,富含氨基酸和一些鲜味物质,恰能提鲜。芝麻酱的脂肪含量高,片,又起到了口感柔顺的效果北京人实在太芝麻酱了,恐怕在全国也难再找出第二个城市与其匹敌,不仅涮羊要蘸芝麻酱,爆肚、拌面条、拌凉粉、拌凉皮也都要放芝麻酱。

涮羊的涮也有分寸和顺序。所谓分寸,就是不能一盘子全下锅,一片羊筷子夹起来,放到里边抖落边涮,不松筷,变色即捞,蘸料入口,要的就是“入口即化”的感觉。而顺序则是先,等涮完了再涮滋味才足。如果觉得不饱,再俩麻酱烧。您看,这又来了麻酱。

其实,不过一句话,老北京涮羊,适应的就是北京人的口味

涮羊,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几位谈得来的朋友。外边寒风凛冽,内心却一片温馨,三五知己边涮边饮,欢言畅叙,其乐融融。蒸汽氤氲,羊鲜嫩,我们在自己营造的火气氛里,迎接寒冬的到来。

(据中新网、环球网、中国国家地理网综合)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