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养生还有这么多讲究!秋收冬藏,饺子是必点美食

时间:2018-11-07 08:21:35 来源:齐鲁壹点作者:立冬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立冬

尽,冬来,万物萧条,落叶翩飞,雁影无踪,蛰虫无痕;更兼凄风冷雨、严霜冰雪。立冬之后,大地万物逐渐进入“休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而我国古代又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为蜃。

一候始冰。在北方,冷空气势力较强,常常南侵,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寒潮。一般地,立冬一过,我国就逐渐进入寒冷季节。而此时,在北方,通常已经能结成冰了。

二候地始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立冬之时,便是冰冻之始。此时,北方的收早已结束,空旷的原野上,裸露出一片片红的土地。一场雨下来,经过霜冻,泥土的表层往往会出现一层薄冰,踩上去,“咯吱”作响。

三候“雉入大为蜃”。雉是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立冬后雉便变成大蛤了。这样的说法充满想象且极富戏剧

【立冬习俗

迎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食俗

立冬则有饺的风俗。立冬时,饺子,味道既同有异,还要蘸加烂蒜,才算别有一番滋味。

立冬为什么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木新的生长点也。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不过饺子”。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冬至,中国古有“冬至节”的风俗。

【立冬养生

养精蓄锐

《立冬》:「动笔新写,寒露美酒时温。」立冬之后,天得越来越早,自然界趋于闭藏,人的起居也应顺应自然规律,以“养藏”为主。《内经》云:「冬三月,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觉,可以让阳气得到生息。

此外,孙思邈曾言:「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此时节早晚温差大,早晚空气污染严重,室外活动出汗容易让寒风侵袭,立冬之后,锻炼身体宜在室内。

日晒驱寒

清代医家曹庭栋在他的养生专著《老老恒言》中说:「日清风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

立冬之后,身体要开始储藏阳气,为来年春季的生发打好基础。太阳是最好的阳气来源,适当日晒可以护阳气,培元固本,大有裨益。

滋阴润

很多人在立冬前后会发现,虽然没有受凉感冒,但是痰多咳嗽,火气上行。《内经》记载:「夏受寒湿,气不得泄,则咳虐。」

俗话说,立冬常梨,梨可以润凉心,消痰降火,但梨甘寒,不可多食。解,清,还可以用萝卜、冬瓜等煲食用

济南客户端)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