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7 17:46:53 来源:阳铭说作者:喝酒点击:
天气越来越凉,“喝酒驱寒”的说法又一次在朋友圈流行起来。有人说“水越喝越冷,酒越喝越暖”,冬季天寒地冻,人们为了抵抗严寒,暖和身体,不少人就喜欢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小酌几杯烈酒来暖身御寒,身体暖和了,烤火看雪饮酒,还别有一番文人雅士的味道,只是这喝酒能暖身吗?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这种暖身方法到底对不对呢?今天小编帮大家搞清楚!
喝酒取暖,其实这是大众认识的一种误区,人们喝酒后交感神经兴奋,加速肌体的代谢,释放出能量。酒精本身也含有一些热量,根据测定,每克乙醇在人体内能够释放大约7000卡的热量,如果人体喝下去一两左右的白酒,其散发的热量相当于25克油或者50克糖所产生的热量,同时,酒精会让神经出现短时间的兴奋,这样全身会有一种暖和舒适的感觉,所以,大家就会觉得喝酒是暖和身体的好方式。
2、喝酒到底能暖身吗?
喝酒暖身是一种暂时性的感觉,这是一种错觉,它不仅不可以让身体暖和,反而会寒上加寒,因为酒精中的乙醇引起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喝酒后体表发热,毛孔张开,使人体内的大量热量通过皮肤散发,加快热量散发速度,冷空气很容易顺着毛孔入侵,进而体温会下降,所以喝酒不能暖身,反而越来越冷。
经常饮酒,不仅不可以提高机体抵抗严寒的能力,反而会引起体温调节功能失调,热量丧失增多,这时胃部受到酒精的麻醉,功能明显下降,人体产热功能会减弱,从而降低人们抵御寒冷的能力!
所以,我们更建议在喝酒的过程中注意保暖!虽然“喝酒能暖身”是假的,不过,酒不全然是坏东西,关键要正确地喝。胡世云指出,我国酒文化有数千年历史,药用一直伴随在旁。
中医称“酒为百药之长”,因此“医”字的繁体字“醫”,下方部首正是“酉”,酉者,酒也。说明酒本身是作为一味药,是世界最古老的药品之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明确记载用酒制药材以治病;酒最早用作麻醉剂,华佗用的“麻沸散”,即用酒冲服。即使是在现代外科医学中,酒也占有重要地位,如碘酒、牙痛水、痱子水、虫咬水等。
喝酒前
切勿空腹喝酒
应该很多人都知道,如果去聚餐,还没有吃菜,先干上两杯,很容易就会喝醉!那这是为什么呢?人体在空腹时,因胃里没有食物,酒下肚后,酒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很短,其中的酒精,80%由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其余的由胃吸收,一个半小时的吸收量可达90%以上。饮酒后5分钟,人的血液里就有了酒精,当100毫升血液中酒精的含精的含量在200~400毫克时,就会产生明显的中毒;400~500毫克时,就会引起大脑深度麻醉,甚至死亡,所以,空腹饮酒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喝酒时
切勿几种酒混着喝
中国五千年历史,自古便有酒不混饮的这一说法,在宋代的一本书中就说:“酒不可杂饮,杂之,善酒者亦醉,乃饮家所忌”。因为每种酒的制作原料,制作工艺,酒精度数都不一样,倘若混合喝的是同一类原料酿造的酒,还不会很容易就醉。
比如喝完白酒再喝啤酒,葡萄酒,或者威士忌,因为酿造的原料,度数都不同,所产生的化学变化,刺激脑神经,造成一种眩昏的感觉,同时也容易伤害脑神经。各个神经器官对这样的来回变化是难以适应的,经常喝混酒的人,会给身体的肝脏造成沉重的负担,更容易导致肝硬化此类疾病。
很多人喝酒时,喜欢喝点碳酸饮料,比如可乐、雪碧等,以为这样酒被“稀释”了,可以降低“酒劲”,其实不然。从消化系统的角度来说,碳酸饮料在胃里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会迫使酒精很快进入小肠。而小肠吸收酒精的速度,比胃要快得多,从而加大伤害。所以,边喝碳酸饮料边喝酒反而会加速醉酒。
喝酒后
酒后反胃、恶心—新鲜葡萄
新鲜葡萄中含有叫酒石酸的物质,喝多了吃点葡萄,酒石酸进入身体后,跟乙醇发生反应,生产脂类物质,能够降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缓解酒醉状态。而且葡萄酸酸的口味也能有效缓解酒后反胃、恶心的症状。
蜂蜜水中含有的特殊的果糖成分能够促进体内酒精的分解吸收,有效快速解决喝酒后头晕,头疼等不适。特别是在睡觉前喝蜂蜜水不仅有助于睡眠还能够预防睡醒之后头疼。
酒后口气、异味—柚子
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柚子可以解酒。试验发现,吃柚子可消除口腔中酒气和臭气。
自古以来,不少饮酒之人常常喜欢酒后喝茶,以为喝茶可以解酒。其实则不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酒后饮茶的危害做了具体的表述:“酒后饮茶伤肾,腰腿坠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消渴挛痛之疾。”现代医学也证实,酒后饮茶,特别是饮浓茶,会对肾脏造成不良影响。
三伏天吃什么汤解暑 解暑佳酿养生汤推荐三伏天吃什么汤解暑 解暑佳酿养生汤推荐
月子经典小米粥怎么做 产后恢复小米粥菜谱宝宝辅食自制冰棒 水果酸奶冰快手美味早餐 总有一款是宝宝最爱蒜蓉烤茄子怎么做 在家制作宝宝大人都能吃网友跟帖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