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小讲堂】处暑寒来,清秋如歌

时间:2018-08-23 11:08:42 来源: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作者:处暑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处暑 2018年8月23日

季是气候从转寒的过渡阶段,是阳气从升腾转为收藏的关键时期

此时的气机格局整体从上升外散转为下降收敛,算是方向改变,所以此阶段养生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保养不慎,不仅不能平稳度过转折,造成阳气的外泄与消耗,还会积累一些病患,成为健康的隐患,不可不慎也。

01

处暑格局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即出暑,指暑至此而消退,是人能感知到的由转凉的节点。

此时总体的气候特点,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少,空气湿度低。

夏季在地表蒸腾的暑气收敛入地下,表现随即明显起来。

对应人体,不仅容易有体液相对不足情况,出现口干舌、双眼干涩、心情烦躁等表现,而且易感受到外界邪的侵袭,出现感冒干咳等不适。

所以一方面要主动调整情绪,以适应内外环境改变;另一方面要从起居饮食等方面入,以应对

02

在内,加重

多一些承担,多一份力量

收敛入体内的阳气,容易在体内引发火气,引起情绪的起伏,继而造成身体的不适,出现咽喉肿、双眼干涩、口腔溃疡等表现

究其根源,在于身体内本身有潜伏的火夏季时能向外发散,如今气机转而向内,火在体内“燃烧”,消耗体液,加重

较为根本的预防解决方法,是秉承“三月,此为容平”的原则,主动向内看——通过深刻而主动的自我认知,透过现象本质,找到潜伏在体内的火根源,继而从源处给予疏解,把向外指责的势转为向内承担的魄力,熄灭体内潜伏日久的火,回归清的从容平和,将具有杀伤力的能量沉淀为能承载自我的力量。

同时,可以有意识的收敛神气,避免意识的消耗。要珍视自己,遇到容易陷入其中的事情,要提醒自己在情绪上主动放下,用智慧的心感知处理事情,不担心他人,也不质疑自己;看不清的人可以不去亲近,不必劳神去猜测,摸不透的心可以不去碰触,不必费力去揣摩。

可以选择一些音调亲切优美、音色浑厚明亮、节奏平稳舒缓音乐缓解心情,让自己的情绪融入其中,体会和谐优雅的境界。如《梅三弄》、《出莲》、《静流深》等。

03

视其寒,灵活起居

毋冒极,勿恣凉冷,毋发大汗,保全元气。

虽然此时暑大势已去,但还有“大暑小暑不是暑,处暑正当暑”的说法,可谓处处有暑。所以,起居要根据具体情况,暑气未消,还当防暑,不要冒着暑之气外出;暑气已退,要注意防凉。

如果此时比较凉爽,便适合冻”,即不要过早添衣太多,把身体冻一冻,有助于收缩毛孔,以应气。

整体来讲,运动适量,不宜出大汗。夜间气温降低,不要裸露贪凉,尤其要保护肚脐,不论穿衣还是睡眠,都要遮挡好腹部

04

甘润为主,清淡饮食

调养,生津补益

饮食清淡甘润为主,少刺激。可适当食用百合、银耳、豆类芝麻核桃、粳米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芝麻核桃:用芝麻核桃,与大米煮。其中,芝麻补益五,益气填髓,多食令人肌强壮,筋骨坚强核桃可泽肌肤补肾能健。此不仅极佳,补益之力亦足,适宜食用

另外,不可恣意地西瓜这些寒凉之物,以免引发胃、肠道疾患。

风撩帘,骄雨歇骄阳。平息体内火,收敛精气神。在收获的季节里,有容平一

洛阳城里见风,

欲作家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思(张籍)

撰 文 叶勤

图文编辑 小竹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