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吃大喝,无肉不欢?赶紧GET贴秋膘的正确姿势

时间:2018-08-21 18:06:44 来源:健康报作者:进补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大暑过后,不管天气是不是依然、潮湿,天的第一个节气——来了。这时候好朋友们见面几乎都是:“咱哪儿去啊,一起贴个膘呗?”但您知道为什么膘吗?膘要贴什么呢?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膘,所有人贴的东西都一样么?另外,您知道膘存在哪些误区么?您想不想学习一些膘的食疗方和配合的饮方?这里为您一一辨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让您贴好膘好过冬。

膘不是大大喝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天的第一个节气。我国民间对节气有许多讲究,多数又与和防病有关,这与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无关系。“民以食为天”,作为饕餮大国,每一个节气、每一个节日更是绕不开一个“”字。我国北京、河北、东北一带素有“膘”一说。

膘最基本的意思就是:“了,得点好的。”这是因为夏日时节气候炎,人体消耗明显增加,同时由于气候的原因,在夏季尤其是暑湿季节人们往往胃口不好、不下东西,消耗增加的同时,又有能量补充不足情况经历一个夏季,人们的体重往往会减轻,所以到了天,就要补一补。尤其在过去,审美的眼光与现代社会的以为美不同,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是以标准的,就是身体健康、容貌漂亮,那么经过苦夏之后,大家的体重都减轻了,天就一定要点好的补回来。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膘,当然“贴”最首选的方法就是,即“以养膘”。过去,到了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往往都会讲究一点的人家会各种红烧饺子、炖鸡、炖鸭、红烧等肥甘厚味之品。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平的提高膘是为了把下去的补回来的意义已经消失,而变成了一起顿好东西的借口。

除了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当地的人们认为,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之时食瓜,曰咬,可免腹泻。”清朝时人们在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当日下,以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实际季以“”为主气,天气渐渐转凉,变得而多风,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部位感,故应多些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煎炸食品膘多以较为滋腻的食物为主,不利于整个季的养生,所以膘一定要适度,不可大大喝。

别过早

在漫长而炎、潮湿的夏季里,机体一直处于高代谢状态,让身体处于一定的透支状态。进入季,适度的进补是使机体机能恢复良好状态的最好段,而且季是收获的季节,各种食材丰富,也为进补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季是进补的好时节。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酷暑时节,为了对抗炎,人们往往会频繁的进食冷饮以及各种生冷食物,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脾胃功能低下的现象。若一进入季就借着膘的名义,贸然进补食用大量肥甘滋腻、不好消化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使本就虚弱的消化器官不能承受这些美味带来的压力,从而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出现厌食消化不良、腹胀、腹腹泻症状。所以,进补之前,要给脾胃一段恢复和耐受进补时间

另外,虽然已经,但伏天并没有过完,天气仍较为炎,人体消耗依然较大,只是早晚温差增大,有了丝丝的凉意。这段时期并不适合进食太多的高饮食进补应以具有益气养阴、健脾利湿功效食物为主,并根据季节特点及个人体质,选用不同食疗方法

进补先养脾胃

以后,暑湿未减、凉风渐起,消化疾病明显增多,既往有胃肠疾病人群此时症状容易复发,所以进补首先要注重保养脾胃,而脾为之母,补脾具有“培土生金”之意,健脾有助于改善功能。所以,入后首先要做的是避免过多进食寒凉、生冷食物,并且要避免过饥过饱,注意胃部保暖饮食应以温、软、清淡、新鲜为主,并注意定时、定量进食。可以适当食用养生,对于身体的调养和脾胃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作用

养生做法非常简单易学。比如胃满食欲不振,可以考虑喝一碗加姜末的皮,以醒脾宽中开胃身体困倦乏力肿的人,可以进食陈皮赤小豆,以行气健脾利湿;气短干咳无痰的人,可以食用银耳百合,以健脾滋阴润;仍有暑湿困倦的人,可以食用薏仁小豆芡实,达到清健脾利湿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喝虽好,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尿病患者和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就不宜喝,因为食后会出现控制不佳或反酸加重。

补重

“脾为后天之本”,正常的脾胃受纳和运化功能为进补打好了基础,然后就可以上进补的重戏——养。《帝内经·气法时论》记载:“”“,宜食苦,麦羊杏薤皆苦。”意思是,季内应,所以养生注意,根据特点可以进食小麦、羊、杏、薤一类的食物,这是养生的基调。

饮食调养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养阴防”。为娇,喜润恶,而天气候,很容易伤及阴,出现咽干、口、鼻腔咳嗽呼吸系统症状。“主皮毛”,这个时节人们往往也会觉得皮肤发枯槁易断。所以,饮食注意进食滋阴润食物宜选用、菠冬瓜瓜、木耳、银耳、萝卜、茭、藕等;类可食兔、鸭、鸡等;果可以选择梨、香蕉、橘子、橙子、山楂、苹果等;适当多饮,也可以用润生津、养阴清饮。对于体质较虚弱的老年人和病患者,可多红枣、莲子、百合、枸杞子、北沙参等清补/平补之品,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寿。

要防伤肝

季不可过分发散气,而应顺其敛降之。从中医五行生克来讲,属金,肝属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损。如果进食较多的辛味食物,可使气更加旺盛,进而可能会出现克肝的问题。所以,饮食注意少食辛味食物,比如葱、姜、蒜、韭椒等,同时注重进食一些酸味食物,因为“酸入肝”,酸味食物可以强盛肝木,防止气太过对肝造成损伤。同时,酸味食物有收敛、生津、止渴等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一般有如下应季的食物可供选择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荸荠等。

此外,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甜味食物。因为甘味食物具有缓急、和中、补益等作用,并且其与酸味食物同食,又有酸甘化阴之意,可以更有效养阴以缓解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太强的食物,比如、乌梅等可能会刺激胃壁,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发生,所以有相关基础病的人群一定要注意防范。

特殊人群怎么

膘到底什么怎么,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体质不同身体偏差就不同,需要补的东西也就不一样了。所以,在进补前一定要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做到季精准进补改善身体偏差,提高身体素质,以便安然度过随后到来的冬季。下面介绍几类不同体质人群的体征表现进补原则,以供参考。

脾胃虚弱者

脾胃虚弱者常常表现为面色萎无华、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胃脘时有、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便秘症状,这类人群膘时不适合马上进食营养和高量的肥甘滋腻、不易消化食物,而应该在进补适当食用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糯米小米、山、莲子、芡实、各种豆类、茯苓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可以适度进食一些泡姜,能够温中健脾和胃,有效改善胃中虚寒的症状

胃火旺盛者

平素喜欢嗜食辛腻之品的朋友,因为长期摄入各种肥甘厚味,日积月累化生火,积肠胃,常表现为心烦、易怒、胃中灼、喜食冷饮便秘等胃火旺盛症状。这类人群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除胃中之火,可以适度多摄入些苦瓜瓜、冬瓜、蒲公英等清除胃火的,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老人儿童

这类人群由于腑功能较弱,往往存在脾胃腐熟、运化食物能力较弱的情况,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等症状。因此,在进补前就要注重消食和胃,不妨萝卜、山楂等具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同时,进补应该适度、适量避免加重腑功能受损。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真正阳虚体质人群外,不要过多进食食物物,如羊、鹿茸、桂等,以免加重症状

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人们的生活平不断提高,对食物的要求早已不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而变得更加注重饮食营养,注重食物身体保健养生意义。根据“春夏养阳,冬养阴”的原则,入后的进补是十分必要的,但不可乱补。下面这些补雷区千万别踩:

无病进补

无病进补既增加了开支,又容易伤害自身,大量高、高脂、高食物会增加机体负担,并可诱发心脑疾病

不分虚实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虚的人是不适合使用的。另外,虚证又分为阴虚、阳虚、气虚虚等,对证用才能达到补益身体的目的。如果辨证错误使用了不对证的物,不但达不到补益身体的目的,还有可能对身体造成损伤。虽然养生保健不像治病那么严格,但起码要分清养生对象的体质、虚实情况才能避免“寒者寒之、之”的错误。另外,中医讲“虚不受补”,在身体很虚的情况下,直接大补特补会令身体不消,所以要一步步地进补

多多益善

何补服用过量都有害,即便初期服用是对证的,但随着用体质发生改变,以前的方案并不适合,还会令身体产生偏颇。而那些认为“多,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

代食

物而轻食物是不科学的,补不如食补。各种食物都有自己的味和功效,中医有“食同源”之说,很多食材本身也是材,对证的食物物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凡补必

动物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常常令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不堪重负,过多的脂类、类等食物又往往是心脑管病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是类更不容忽视。现代营养学认为,新鲜的果和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重进轻出

随着生活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饮食较为腻,此类食物代谢后产生的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又使不少人排便规律甚至出现便秘。故要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在进补的同时,应该重视及时排便,保持大便通畅。

以贵贱分高低

人们进补时往往愿意使用昂贵、稀有的食物,而实际上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比如燕窝翅并不见得有特殊的补益和治疗作用,而便宜的山、洋葱却有值得重视食疗价值。所以,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证,缺什么什么,不能以贵贱来分高低。

怎么

季主气,补益应遵循“养阴防”的原则饮食宜选用滋润多汁之品。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些季常用的食疗方:

百合莲子银耳羹

百合莲子银耳羹是季常食的一种甜品,它具有滋阴润、益气养心的功效。而且银耳、百合、莲子都是对身体有益的材。

银耳味甘、淡,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功效,又有益气清肠、滋阴润作用。另外,银耳富含天然植物胶质,又具有滋阴的作用,是可以长期服用的具有良好润肤效果食品。百合味甘、微苦,微寒,归心、经,具有养阴润、清心安神的功效,还对季气候而引起的多种季节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对病后虚弱的人也非常有益。莲子味甘、涩,平,归脾、肾、心经,具有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的功效,对于缓解脾虚泄泻、带下、遗精、心悸失眠等症均有很好的效果

熬制此甜品时,注意莲子及百合不能放入中久煮,因为久煮后,两者都会粉化,失去了较好的口感。此外,根据个人喜好,羹中可加入大枣,大枣具有补中益气、润心、生津液、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作用;也可以加入枸杞子,枸杞子具有坚筋耐劳、补益筋骨、去虚劳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不用莲子、百合,而用雪梨与银耳同煮,做成银耳雪梨。梨味甘微酸,凉,入、胃经,具有生津、、清、化痰、解酒的作用;可用于病伤阴或阴虚所致的干咳口渴便秘等症,也可用于内所致的烦渴、咳喘、痰等症。银耳与雪梨同食,增强了清作用,在季节是十分实用的。值得注意的是,银耳含有较多的硝酸类,如果煮熟并放置较长的时间,这些硝酸类会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因此,银耳是不宜放过夜的,最好是现做现

沙参玉竹老鸭

沙参玉竹老鸭是广东传统名,对于阴虚体质者,滋补效果极佳,尤其适用于胃阴虚者的进补

寒,味甘、咸,归脾、胃、、肾经,可大补虚劳、滋五之阴、清虚劳之、补、养胃生津、清健脾。沙参,我们一般选用南沙参,其味苦,微寒,无毒,归、胃经,具有养阴润、益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胃阴虚的情况。玉竹味甘,微寒,归、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止渴的作用,可有效改善胃阴伤、咳嗽、咽干口渴、内消渴等症状

另外,用石斛来代替沙参、玉竹,效果也是不错的。因为石斛材味并不重,喝时还有点微甜的回味。其与鸭同熬做,能补充过度消耗的营养,又可以养阴除烦,对于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目暗不明有良好的效果。但素体虚寒,受凉引起的不思饮食、胃部冷腹泻清稀、、寒经以及肥、动脉硬化、肠炎者应少食,感冒患者不宜食用

、羹、季补益之品必须要随餐享用,对于平素忙碌者,操作起来并不是很方便。我们还有一些对抗的代饮处方,可供选用。

是我们平素常常饮用的,具有明目清肝、清解郁的作用电脑一族经常饮用,还可缓解眼部的疲劳。然而菊味甘凉,饮用时可与枸杞子搭配,佐治其寒凉之,又能增强养阴之功。两味物只需使用冲泡即可,省去了煎的麻烦。

枸杞桂圆红枣

枸杞5g、桂圆5g、大枣1~2枚(掰开),用冲泡制,适合后代饮用。该可有效补益肝、脾、肾,具有养阴、柔肝、益肾、明目功效,有效缓解视疲劳,对于津液不能上承的视力下降情况也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生脉饮

选用太子参、麦冬、五味子各5g,用冲泡制或者煎煮后代饮用,是非常好的益气养阴处方。针对由于气阴两虚出现的疲劳、自汗、心慌症状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有效补充津液,防止津液流失造成的阴虚情况

文/北京中医大学东方医院

健康科副主任医师 赵欣

编辑/杨颖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