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城事|市民餐桌上的海鲜哪里来?跟着船老大做回渔民

时间:2018-08-07 20:26:36 来源:浙商网作者:渔船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受台风“云雀”影响,温州今年开渔时间比预定晚了一天,而渔民们已经迫不及待要为大家送上新鲜的海产品了。渔民如何出海捕?渔船上的生活什么特别之处?8月5日,记者来到洞区东沙渔港,跟着渔民吕良木以及他的船员们一起出海,亲身体验一回渔民的生活

渔民在分拣打捞上船的海鲜

捕龙

下网后要等上2个小时

记者登船的时候,已经是吕良木当天第二趟出海。

8月5日早上7时40分,吕良木驾驶着渔船满载龙、小、带、梭子蟹、鲳等海产品缓缓驶入东沙渔港,这些海产品是吕良木和他的5名船员,凌晨3点出海捕获的。此时在渔港岸边,有七八个人已经在等候渔船,准备卸货。这次的收获不算多,加起来大概250公

7时52分,卸货完成,记者跟随吕良木登上渔船。7时55分,在“突突突”的柴机发动声中,吕良木驾驶着渔船速驶向目的地。

此行目的地是距离东沙渔港约20海里,北纬27度,东经121度的海面上。从东沙渔港出发劈波斩浪约30分钟,到达目的地。他们在这一带海面,放下10张流网,专门用于捕获龙。吕良木的这艘渔船有20多米长,专门用来捕龙

“下网啦!”8时40分,吕良木一边下令,一边驾驶着渔船缓缓前行。5名船员站在夹板上,顶着烈日,开始下网。大约过了10分钟,一共撒下10张网后,吕良木关闭了发动机。下网后,要等2个多小时,然后再收网。

面对鲜美午,记者只喝了一口

对记者来说,等待的过程有点难熬。

渔船停泊在海上,随着海浪拍打,开始出现10度到30度的摇摆。此时,有的船员准备,有的船员清洗船面,还有的船员开始洗澡准备在舱内约60厘米宽的休息上打个盹。吕良木说,60厘米刚好够一个人躺下,躺进去后,即使船舶剧烈摇摆也不会被甩出去。

9时10分许,记者开始出现恶心、晕等晕船的症状。而渔民们完全不受影响,在渔船上行走宛若平地。吕良木着说:“今天其实天气很不错,渔船都没怎么晃动。”

休息时间,渔民们准备

“喝上一碗,就不会晕船了。”9时20分,船员们已经准备好一锅美味海鲜,邀请记者一起。然而,当我们到凳子上后,晕得更厉害了,一阵阵恶心从肚子里涌上来,结果一顿鲜美的午,我们就喝了一口

吕良木说,第一次出海,晕船是很正常的现象,他16岁开始打渔,直到18岁才适应海上生活。“在海边长大的他们,上一顿新鲜的海鲜,浑身就会充满了力气。等会收网、拉网,全身就会有使不完的劲。”10时47分,在等待了2个多小时后,吕良木决定收网。5名船员迅速换上工作服、穿上雨,来到甲板上,开始收网。

11时许,1名船员站在船边利用工具拉渔网,3名船员分工合作,把渔网上的海鲜打落到甲板上,还有1名船员负责收拾渔网。约10分钟后,第一网就捕捞完成了,看到刚捕捞上来的龙、带在甲板上活蹦乱跳,渔船上传来开心的声。

船员平均年龄60岁,收入多少靠运气

下午2时30分,10张网都被一一拉回到渔船上。“对我们来说,当然是产量越多越开心了,如果捕到大量龙的同时,还有小那就最好了,今年开渔以来,我们最多一次捕到500多公的龙。”

他说,这条渔船,加上他自己一共有6人,渔船是大家一起出资买的,一船人都是股东,所以捕时,大家都非常卖力。捕就是看天,有时候多,有时候少,今天这10网一共捕获300来公,加上凌晨出海捕获的几百,当天一共收获500多公

吕良木算了一笔账,去掉、船员工资、渔船折旧费用等5000多元的成本,一天忙活能赚5000多元。

返航时,吕良木和记者聊起了这些年的经历。吕良木是洞人,今年58岁的他看上去粗壮黝,从16岁开始,他就跟随父亲一起打。40多年来,吕良木和他的伙伴们起早摸,在东海边以打为生。如今,一对儿女都已经长大,有了自己的工作,但是都没有选择渔民这一行业。

出海打,在很多人眼里,也许是一件充满新奇的事,但对以此谋生的渔民来说,却充满了艰辛。

吕良木说,为了生计,除了休渔期,不管刮风下雨,渔民都要出海,今天已经算很顺利了。如果下起了雨,全身淋透那是正常不过的事情。有一年冬天洞特别冷,渔船上都结了冰,拉完渔网后,他两只冻得没有知觉。

“现在的年轻人不了这个苦。”吕良木说,他小时候村里几乎都是渔民,现在年轻人都不做渔民了。就拿他们这一条渔船来说,船上6个人,平均年纪约60岁。吕良木有些担忧,随着他们这一代渔民逐渐老去,靠海生活的传统捕捞渔民可能会消失。来源:温州网监制:范波责编:潘洁编辑:陶朝坡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