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认识世界的四重境界,用一次博物旅行就可以检验

时间:2017-10-26 11:24:25 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同样是读书,为什么有些人读了一辈子,都停留在知音故事会?同样的旅行,为什么有些人只剩下到此一游、买买买、找中国餐馆,有人却行万里路如同读万卷书?儿童认识世界的四重境界,看你的孩子在
扫描关注公众号
同样是读,为什么有些人读了一辈子,都停留在知音故事会?同样的旅行,为什么有些人只剩下到此一游、买买买、找中国餐馆,有人却行万里路如同读万卷儿童认识世界的四重境界,看你的孩子在哪一重。

你一定还记得今年夏天,有位妈妈写了一篇月入三万不起孩子暑假,打开孩子高达3万多的暑假生活清单,你会发现最大宗的消费来自于儿童旅行和假期营地。

孩子该不该去旅行?算不算跟风消费、奢侈消费?

妈妈曾经写过一篇儿童什么要去旅行,一发表就成为百万阅读量的文,这说明我肯定支持儿童旅行,而且有以百万千万计的家庭意识孩子旅行意义

那么孩子应该从旅行中得到什么?不三万块能够得到儿童旅行意义吗?我想借分析探索自然的博物旅行,来谈谈儿童旅行的四重境界。我举的例子会是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属下的青少年杂志《博物》举办的,由一群博学兼情的科学家带队的博物旅行,他们做的旅行中国目前我看见的最好的博物旅行

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一重境界

记住物种的名字

“同样的博物旅行,我们选择的线路会比普通旅行遇到的物种多;同样线路的博物旅行,跟我们的孩子会看到比别人多五倍到十倍的物种”,专门做博物旅行的“自然行”创始人赵超告诉我。

孩子认识物种,看就可以了,甚至上网查就可以了,不要说五倍,五十倍都可以——当然我知道孩子亲自从自然界把这些物种遇到’并且认出来,是个相当有意思过程,但孩子记住这些死知识什么呢?” 作为一名的典型的文科生,在进行任何看起来特别科学的操练之前,我都会问一句为什么

其实,我们给世界命名的过程,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我每天早上只要不雾霾,一定会去日坛公园跑步。我曾经给我】自己出了一个小小的题目,记住我跑步路径上的每种植物名字。这其实是个挺耗神的过程:我首先得观察植物发现不同的品种,还得找出它们的名字,尤其是世界通用的准确学名,而不是民间叫着名,然后记住。我才发现已经人工种植的园林,居然也达四五十个品种,有些很难,我还请教了植物专家史军老师

我们给小取名字,可以很随,根据我们的心情来,但面临大千世界,以百万千万计的物种时,给它们一一取名字,就得动用科学办法了——我们必须得了解每个被命名的对象,它的学名为什么叫这个不叫那个?

我们得研究命名的原则,必须得归纳分类——我们从自然界中发现了物种,然后去查找它的名字,记得它的名字——那些一看照片就能叫出植物动物名字的大神,他们不是记忆力好,而是懂得了我们给世界命名的原理

孩子可以通过记忆力记住数百种鸟儿的名字,但要记得更多的名字,或者知道任何一只鸟儿大致的名字什么,这就需要命名学分类学的科学素养的参与。

孩子记得很多物种不值得骄傲,孩子具有科学素养却值得去培养

大人孩子带雨林中探索物种。

▲ 九岁孩子沐阳在婆罗洲科考旅行中拍下来的蛇鵰和华氏鹰雕(右边小图),能邂逅它们拍下它们记住它们的名字,这就是认识世界的一部分。不用考试孩子一定知道蛇鵰和华氏鹰雕的区别

甚至,我们认识世界,给世界命名的过程,是我们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的过程

心理治疗中,心理医生会让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准确说出感受的名字。其实,不但孩子,连我们成人都不太明中突然升起的一口让我们郁的“气”究竟什么

把我们的情绪命名,叫出情绪名字,不但让我们可以认识自我,认识,还能够显著缓解心理问题。说出、画出自己的情绪,就是心理治疗的一部分。

▲ 童妈妈儿童写作课堂,其中一个环节是邀请每个小朋友模特拍摄“表情”,在配合摄影师工作的同时,孩子就要分辨开心、激动、惊讶、恐惧……等各种情绪区别,并且表现出来,而不是粗糙写一句“今天我很高兴” ,细腻的写作同样具有疗愈功能喔。(摄影:童妈妈摄影师 郜旭丽)

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二境界

给这个世界建立标系

妈妈阿那亚夏令营的第一个活动,是阿那亚探索,我设计了八个打卡点让孩子们去探索,他们在半天之内要去找到两个食堂,这可以解决问题;要找到医院,万一生病或者受伤,他们知道去哪里处理;要找到大海和三个游泳池,他们知道可以在哪里游泳耍。

我自己出去旅行,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放下行李,洗漱休憩片刻,我一定会在住宿附近绕几个圈,掌握周围的情况。我和孩子经常还会凭借印象画一个地图。做这些事情是帮助我掌握周围的世界究竟有些什么,让我安心。

我们熟悉和掌握世界的过程,就是我们获得安全感的过程

我们认识世界所有物种,并且梳理出来的过程,就是我们成为万物之灵长的过程,也就是人类的智慧

我曾经建议所有的小朋友都拥有一个地球仪,我认为地球仪就是我们认识世界最伟大的思维导图——你找不出比地球仪更能准确描述说明我们这个世界的东西。

哥伦布和麦哲伦的朋友,一个名叫马丁·倍海姆的德国宇宙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在1492年左右,制作了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地球仪“Erdapfel”(意思就是“地球苹果”,或“地球马铃薯”的意思)。

他所制作的这个地球仪,是一部反映1492年的欧洲解释和描绘世界的百科全。由于制作时恰好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前夕,所以这个地球仪上没有美洲,甚至还在大洋布满了传说中虚构的王国和岛屿,比如著名的“幽灵岛”。

马丁·倍海姆的地球仪直至今日,一直保存在纽伦堡的日耳曼国家博物馆内,并和德国著名画家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的艺术品(纽伦堡是德国文艺复兴的中心)陈列在同一层楼。

赵超老师组织的博物旅行的第一个环节是发给孩子们每人一本图鉴,到旅途后面,图鉴会被翻得很旧。这本图鉴是记住名字和物种特征过程

▲ 赵超老师讲婆罗洲的地理位置动物种类,还给每家发了一本《野婆罗洲带雨林生命探秘之旅——哺乳动物和鸟类图鉴》

经历了两天探索之后,九岁男孩沐阳写到

总结今天新发现的一些物种:

1、鸣禽:和平鸟、鹩哥、腹凤鹛、橙腹啄鸟、翅雀鹎、火红山椒鸟、三宝鸟、小鸦鹃、大绿叶鹎、斑文鸟;

2、攀禽:冠斑犀鸟、凤犀鸟、马来犀鸟、蓝耳翠鸟、长尾鹦鹉、褐背针尾雨燕、小栗啄木鸟;

3、猛禽:蛇雕、马来鹰雕、棕腹隼雕;

4、陆禽:绿皇鸠;

5、哺乳动物:大鼯鼠、马来熊、婆罗洲猩猩、南豚尾猴、食蟹猴;

6、其他:飞蜥蜴

在这个时候,赵超开始给孩子们讲哺乳动物分类和生命之树,介绍了哺乳动物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零落的知识被串连起来了。自此之后,孩子们在自然界邂逅的的每种动物,都能在这个图表中找到位置

我们认识世界,给万物命名是第一步,将万物放入一个标系体系中,让每个物种都能在这个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认识世界的第二重境界。你也许怀疑儿童是否做得到,我要告诉你,他们不但做得到,而且非常享受。

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三重境界

寻找万物运转的规律

什么它们在这里?为什么它们长这样?为什么它们这样生活

孩子提出为什么,并且试图自己去找答案的时候,他们就是在寻找万物运转的规律

这是亚洲最大的岛屿婆罗洲的雨林,它跟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

它有着比亚马逊流域更为 高 耸 带雨林。

为了争夺阳光植物都拼命的往上生长,树冠高出地面30-50m,比亚马逊雨林还要高。

因为食物往往分布在树冠层,生存的压力下,许多原本不会飞的动物,都演化出了“飞行”的能力, 如棕鼯鼠、华莱士飞蛙、金华蛇、飞蜥、伞虎等等,令人叹为观止。

孩子们的记录:会飞的大鼯鼠,飞起来好像滑翔机一样,第一次见到它。

▲不管多累,孩子晚间回到房间,都会坚持做记录,第二天,他们会跟老师问很多很多为什么

一个孩子如何醉心于探究这个世界的,我们来看参加婆罗洲探索的沐阳妈妈的记录:

孩子每天拿着老师发的图鉴作记录,执着地追问,坚持每日的探索安排,不落下一次(妈妈落下三次);

清晨天不亮就出门,中午回酒店午休,晚上参加夜观或分享会,还要完成日记,妈妈修改讲解后才睡觉

讲真,妈妈打心底里暗暗佩服,有时候孩子还是我们的榜样

▲ 西必洛雨林探索中心(RDC)有数条步道,还有一条树冠栈道和几个眺望塔可供参观。这里是一处极佳的鸟类观察点,整个园区的鸟类记录超过270种,同时也是一处极佳的中小型兽类观赏点。我们能见到婆罗洲猩猩(野放的救助个体,从附近的婆罗洲猩猩庇护所游荡过来)、霍氏眼镜猴、菲律宾猴、食蟹猴、南豚尾猴、小鼷鹿、大鼷鹿、奶色巨松鼠、马来大狐蝠、棕鼯鼠和胡须猪等。(摄影/赵超)

儿童认识世界的第四重境界

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年初,《星球大战》中扮演天行者卢克的著名演员马克·哈米尔在Twitter连续发推向公众介绍一种由中外科学家共同描述的灵长类新物种天行长臂猿(Hoolock tianxing),不仅仅是马克,该物种的描述在国内外学界和动物好者中产生了轰动效应,括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240家以上国内新闻媒体和BBC、CNN等160家以上国际知名媒体都报道了这项科学发现

而我今天要隆重介绍给童妈妈读者朋友的赵超老师,就是赵超就是这项研究团队中的一员。

赵超在拍摄救助中心中来自缅甸的长臂猿个体时,他曾被长臂猿的指戳中眼睛,险些失明。这已经不是他和中山大学范朋飞教授第一次合作发表新的灵长类物种了,2015年他们在藏东南地区考察过程发现的灵长类新物种颊猕猴(Macaca leucogenys)就曾引起过同样的轰动。因为在21世纪还能描述灵长类这样较大的哺乳动物实在是太难了,在此之前中国人仅描述过一种灵长类动物,那还是1955年北京动物园谭邦杰先生描述的叶猴。

在从事科学研究之前,赵超曾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工作了7年,和李渤生、吴素功、杨勤业、尤联元、李炳元、穆桂金等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一起,带杂志的读者前往西藏、青海、新疆等西部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在旅行过程中深受老先生们那种探索自然自然精神影响,折服于他们在匮乏的物质条件下对自然研究做出的巨大贡献,从此一种使命感将赵超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2015年,赵超和伙伴们一起发起成立了关注西南生物多样保护公益机构“云山保护”。他从一个科学研究人员,成长为一个富有情怀的动物保护者。

对于孩子的博物旅行,我们不仅要看孩子走了什么线路,观察了多少物种,学会了多少研究方法——如果我们仅仅止步于此,那么很可能培养的,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还应该在乎孩子什么样的人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在一起,他会不会长成一个有的、接地气的未来的主人。

赵超的自然情结和教育情怀,是我想推荐他的博物旅行孩子们更加重要的理由。

13年前,赵超和同事们就在为《博物》杂志设计夏令营和冬令营,带孩子们到野外观察植物,讲解知识的同时,还要孩子理解植物环境与人的关系。博物夏令营和冬令营影响了很多孩子的对于世界的认知,一些孩子长大后选择了攻读自然学科。

赵超跟我在延安的一片原始森林中相似,我还记得他跟我认真地说这样一段话:“我们身上携带的是经过自然选择而来的猎人和采集者的优秀基因基因表达出来的各种感官、运动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为了更好的观察天敌、猎物、自然环境,更好的利用自然而产生的,而不是为这个电子化、网络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准备的。”

因为了解,所以懂得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我们要培育对这个世界抱有伟大情怀的人。

人们经常说,“推动摇篮的,就是推动世界的”,孩子父母选择孩子学习什么,跟什么样的人学习,最后到达什么样的境界——这就是我们对世界的改变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