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式点心是以北京为中心制作糕点的流派,融会了各种的口味

时间:2018-06-13 14:06:35 来源:美食知讯作者:糕点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京式点心是以北京为中心制作糕点的流派,它吸收了南方的、北方的,以及汉、满、蒙、回、藏等民族饮食文化的精粹,同时融会了荤、素成分以及甜、咸等口味,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流派。

京式点心影响辐射范围较广,遍及河以北的北方大部分地区,这与其独特的历史、政治、文化、经济地位是分不开的。

北京作为辽、金、元、明、清五朝国都,其糕点业的特点尤其显著。在明代,京城的行(糕点行)分为南北两案。南案的江浙糕点师多是随明成祖迁都而来的,他们后来在京开办了南果铺,制售江南风味的糕点。北案则是由京城、通州、保定等地的名师组成,制售京味糕点。明代的市井杂记中表明,当时的京味糕点大致有、象棋、顶酥、方脯、骨牌、巧果,以及应时到节的糕等。

糕点,旧有饽饽(满语)、食之谓。入清以来,北京的糕点业(京式糕点)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清代宫廷与八旗贵族饮食风俗的影响,比如,在南北两案的基础上又新增了满洲饽饽等风味。饽饽铺(糕点铺)不断应运而生。

北京饽饽铺从民族特色上说,有蒙、满、汉、回四个民族的饽饽铺。蒙、满族的饽饽合称鞑子饽饽,回族的称清真饽饽,汉族的叫大教饽饽。同时,糕点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自清代以来也在不断提升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