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三文鱼”风波:科学准确的命名十分必要

时间:2018-05-28 17:07:54 来源:315消费保作者:三文鱼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三文由于脂肪低、高、价格在刺身类中相对低廉等特,广受消费者的欢迎,但近日一则“中国市场三分之一的三文都产自青海!”的媒体报道却引发轩然大波。不少媒体都做了“三文和虹鳟什么区别”、“生危害等等风险提醒和科普。让消费者正确鉴别三文本无可厚非,但想要避免三文的混淆,关键还是要对类商品进行科学准确的命名。

三文并不是某一品种的名称,而是一个在流通中逐渐约定俗成的商品名称。消费者通常理解的三文大都来自挪威等地进口的大西洋鲑,其他号称三文的,基本上都是太平洋鲑。无论大西洋鲑还是太平洋鲑都是海

目前行业内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标准来界定三文,对三文这一称谓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大西洋鲑引进香港时,将“salmon”翻译成为“三文”。

英文里“salmon”不光指大西洋鲑,还指太平洋鲑属的很多种。后来为了进一步区分,又在统称前加上了产地、形态等特征

国外,如果去买“salmon”,商家会问清楚你是要哪一种“salmon”;但在中国,大多数时候,三文约定俗成的特指“大西洋鲑”,也就是人们认为可以生的“salmon”。

这种现象分类学上被称作“一名多物”。“一名多物”虽然让人更容易熟悉和接受一些陌生物种,但也会使得人们在交流过程中会发生物种的混淆,不利于科研贸易等事务的进行。

近几年在国人消费升级的风潮下,对于一些食物知识储备不多,分辨能力也不强,往往容易就被那些刻意或是无意的“一名多物”所误导。另外,三文在分割之后很难用眼辨认出来,即使商家不以次充好,很多人也会存在认识偏差,因此,科学、准确的命名十分必要。

对于所有类和产养殖产品的标签规则,可以参考欧盟的做法,利用生物学名唯一的命名方式规定商品标签必须标示产品名称和种学名,同时还要标注捕捞区域(生产区域)/国家的信息。还可以利用生物体内具有代表的、相对较短的DNA片段,借助DNA条码技术确定唯一的商品名,帮助消费者分辨的具体种类。让消费者学习各类鉴别类的知识虽十分必要,但切实从源类商品进行科学准确的命名,避免混淆才是根本。

消费保,您的消费服务管家!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