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宁德才知道!比起高大上,华侨新村的另一面竟是这样的(吃货组团走起)!

时间:2018-05-26 13:30:41 来源:宁大大作者:华侨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对于大多数宁德人而言,宁德城就是“东面一个塔,南北一条街”。

对于土生土长的飞扬而言,宁德就像一个历经沧桑的百岁老人,他质朴而优雅,传统又不失。它的味道在街巷尾飘香的丸里,在那碗乎乎的清面里,在童年难以忘怀的记忆里。

在风情万种的宁德,有一个特别有人情味的新村——华侨新村。

在上个世纪50、60、70年代,南洋各国先后出现了排华运动,大批华侨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在我国政府的协调安排下,华侨们纷纷回国。

现在位于南岸公园对面、05年建成的这个华侨新村里居住着两千多个华侨和他们的后代,每次去这里闲逛,那份浓浓的人情味就像回到自己熟悉的老家一样亲切。

而这里的人,这里的事,以及这里的美食总是让人难忘。

早上7点,沉睡了一夜的华侨新村在中渐渐苏醒,站小区门口,心情是朝圣般的虔诚。

很多人的早餐从华侨新村的老郭家的一碗河粉开始,从早上到中午,这家小店每天都是人山人海,大排长队,就冲着这家河粉店,华侨新村就值得走一趟了。

无论生意多忙,你都不会招到冷落,老板总会情和你寒暄:要不要加猪肝带啊;你是还要一个煎对么?门口还有位置,你自己找一个哈!与其说是懂得做生意,不如说是这里根深蒂固的人情味。

在对面的大叔擦了擦老镜上的雾,用1分钟时间解决了一碗河粉,远处走来的年轻放下公文到了我旁边,等着一碗暖心暖胃的河粉。

男女老少,粉聊天,活色生香的一天从这老郭河粉开始了!

华侨对面的华侨小学,多数都是华侨子女在这里就读,家长孩子早餐后,看着孩子走进校门,然后起身去边上的华侨农贸市场买,这恐怕是这个城市多数人的日常,三餐、四季,平淡里的幸福

那些在宁德即将消失的小在华侨市场也总是能遇到,以前在时代百货边经常买的印尼粽子,是很多宁德人的舌尖记忆

大姐卖了十几年的这种小粽子,一个2块,透着芭蕉叶淡淡的香,说到她的粽子,她告诉飞扬,现在宁德市面上几乎看不到这印尼粽子了,很多人会穿越大半个宁德城,专门来她家买!

8点的华侨市场和城区其他市场比起来,少了人攒动的,虽然不大,但各种食材应有尽有,讨价还价声偶尔在耳边回荡,是让人欢喜的市井味。

在华侨市场里还有一家飞扬经常关顾的店——侨客味,卖客家切鸡、客家扣等风味美食,今天去的比较早,第一批的切鸡还没做出来,老板王大哥正在店门口和邻居们喝聊天。

这恐怕是飞扬过最好切鸡了,骨分离,鸡嫩滑,配上秘制的柠檬汁,完让人回味无穷,半只也只要30多元。

做得更多的还是邻里生意,品质的坚持是他最看重的,有时候买不到好的三鸡,干脆就不做生意,关门休息

下午3点,新村里午休起来的老人陆陆续续走到楼下,打牌、聊天或是喝,享受着随心惬意的生活,也有很多人这个点来华侨新村,只为到另外一种小

卖了十几年烤的阿宝,在三点会准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还没走近,就被扑鼻的香吸引,有人等上个把小时、或是一人买十几串站在路边完也是常有的事。

十几年如一日,专一做一种好味道,也是难能可贵,大夏天在炭火面前,汗如雨下的阿宝不急不缓,翻转、刷、加碳,好的烤背后足见辛苦

行走在华侨新村,边走边,一切都变得那么纯粹,比起市区的其他一些社区,它不是最高大上的,但却有着让人去完一次,就想经常去这里逛逛的念想,恐怕是这里特有的人情味让人迷恋吧。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