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烤串儿下酒菜儿,就是北京人夏天的满汉全席

时间:2018-05-18 17:00:33 来源:震旦纪年作者:啤酒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北京这天儿眼瞅着就三十多度了

撸串冰啤酒的好日子说来也就来了

可是您知道么?

旧时候的北京人可是极看不起啤酒的

趿着塑料拖,穿着背心跟大裤衩儿,喝酒撸串侃大山,是北京人多年来的夏日标配。

但这种并非天生。据说,清末民初的老北京人是不认啤酒的,这种呼呼冒着沫的苦涩,被他们戏称为“马尿”。当时,城里十分之九的啤酒,都销售给了外国人

北京喝啤酒的历史,要从双合盛啤酒厂开始写。

提到双合盛,不得不说北京啤酒,那时候的北京人只认这俩牌子

七八十年代是北京啤酒的时期。老百姓发现,这种清凉冒泡的饮料,在夏季喝来尤其解暑,顺便饱腹。

一升散啤三毛四分,一般家里喝都是拿暖瓶去打,是为保它的凉度。喝上两升,再来根粉腸(也是三毛四一),不粮票,也能对付一顿

后来,双合盛走1块2的高端路线,北京啤酒主攻馆,只有燕京啤酒最接地气,由小贩用三轮推着,沿街叫卖,居然成功逆袭,成为北方一霸。

要说为什么要叫啤酒,还要从100多年前说起:

1903年,青岛有了外国人建的啤酒厂,人们喝了崂山泉酿的啤酒,觉得沁人心开胃健脾,又根据英语beer胶东话的发音,给它起了个名儿叫“脾酒”。

但叫着叫着,人们觉得这个“脾”字有些别扭,脾是人身上的器官呀!人怎么能喝“脾”呢?于是聪明的青岛人发明了这个“啤”字,啤酒从青岛这儿叫开了。

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京城的老少爷们儿悄不叽儿地流行起喝啤酒来。尤其是夏天,餐桌上不摆两扎啤酒,好像缺点什么

北京夏天比较漫长,酷暑难当。当人们得嗓子眼儿冒烟,四脖子汗流的时候,来杯爽口的冰镇啤酒,自然沁人心脾,暑意顿消。

啤酒之所以能把北京人的胃口给吊起来,正是从消暑这儿开始的。

那时候啤酒产量低,瓶装的又太贵,北京人于是就打点儿“啤酒”回去一家子喝,可散装的冰啤怎么带回家呢?

聪明北京人想到了暖瓶。当时的暖瓶不放了,成了盛凉啤酒的家伙什儿。

商店售货员喊一声“来啤酒喽!”附近院儿的老少爷们儿们纷纷抱着暖瓶、拎着铝锅,甚至揣着大搪瓷缸子,顶着烈日排起长龙。

啤酒就盛在大澡盆里,售货员用塑料杯往外舀,按杯收,这叫“散啤”。

再说到这喝酒吧。

有时候,北京喝酒假装拘着面儿,套路往往是这样的:

“今晚喝点吧?”

“不喝了,昨天喝多了。”

“那咱不喝酒,光,聊会儿天。”

“那好吧,我真不喝啊。”

到了夜市摊,“老板先来六串子 一盘生,20个串!”

“喝点吧?”

“算了,不喝了吧。”

“没事,少喝点儿”

“那好吧,一人一瓶啊。”

“行!”

一会儿......

“服务员,再来两瓶!”

又一会儿......

“服务员,再来五瓶 !”

又过一会儿......

“服务员,再来十瓶,5瓶冰镇,5瓶常温,兑着喝!”

最后,整个世界在转...转...转......

第二天......

“今晚喝点吧?”

“不喝了,昨天喝多了......”

其实心里早就按捺不住奔向酒桌的心了!

虽然面儿上有时候假装拘着面儿,但是真到酒桌上,北京喝酒那绝对是豪爽!一杯满上、饮下,再一杯紧接着满上,仰脖一口灌下,咱北京人喝的就是这劲儿!

北京人喝啤酒还好就着点儿“下酒儿”,

喝啤酒的人多,啤酒的供应自然紧张。于是,馆便开始琢磨用各种招,限制人们打扎啤酒。除了要求在馆现买现喝之外,还有卖啤酒搭一个或两个凉这样的招儿。

说到下酒,就给您盘点下咱北京喝酒的那些经典「下酒」。

第一道:拍

第二道:咸螺蛳

第三道:皮冻

第四道:煮/炸生米

第五道:煮毛豆

第六道:开

第七道:咸鸭/切瓣拼盘

第八道:小葱拌豆腐

第九道:腌萝卜皮

第十道:拌西红柿

怎么茬您?上来这十道太素了?谁让您上来就个饱了,这就是让您开胃的,接下来给您来点荤的!

第十一道:干炸小

第十二道:猪

第十三道:香椿摊

第十四道:炸

第十五道:焖酥

第十六道:酱牛

行了今儿个小编就说这么多

我得麻利儿跟哥儿几个约一桌去了!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