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美食】 清明时节艾粄飘香,看得人直流口水

时间:2018-04-02 12:24:44 来源:河源日报作者:河源点击:

导读:【客家美食】 清明时节艾粄飘香,看得人直流口水2018-04-02 12:12 来源:河源日报客家人有句俗语 " 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
扫描关注公众号

客家人有句俗语 " 清明前后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艾粄是河源的一种传统小,又被称为 " 清明粄 "。客家人自古以来重视传统风俗,每逢清明,不管是海外游子,还是离家乡不远的务工者,都会赶回老家,一起祭拜先人。祭祖扫墓前,河源客家人都会采摘艾来做艾粄作祭祖之用。走亲戚时,也会制作艾粄当做点心送人。

艾粄制作

需要很多人和工序

每天凌晨 4 时,位于市区兴源市场内的饺子紫金丸店灯光就亮了起来,店主蓝国航、李秀云夫妻和工人就忙开了。他们分工合作,先把新鲜的艾干净,再放到里煮一煮,去除的苦涩味,然后倒出来用冷冲洗,稍稍挤压,加适量,用搅拌机(或用刀背)打捏成团备用。把纯正的糯米粉煮成一个个小粉团,捞起晾凉。

把打捏成团的艾加入煮好的粉团中,按一比一的量,用搅拌机调均匀,喜甜的可以加一点。馅料主要是生(去皮)、芝麻,把芝麻生炒出香味。

馅料用机械研磨,不用太碎保留口感。

在完成各种准备工作后,蓝国航夫妻就与工人一起制作艾粄。他们把粉团分成一个个,并要过一下称,保证每一个艾粄皮一样重。接着制作粉皮,放一勺馅料进粉皮中,再揉成球形。待做到一定数量后,蓝国航就会把艾粄放进蒸笼里。10 多分钟后,充满艾生和芝麻香味的艾粄就出炉了。新鲜出炉的艾粄,打开锅盖时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清香,一口咬下去,让人感觉非常有劲道,还会有一股淡淡的艾香。每天早上 6 时多,市民早早前来购买艾粄给家人当早餐

河源艾粄

香飘珠三角

下午 4 时多,蓝国航夫妻又忙碌起来,开始做艾粄,但这批艾粄不是 " 内销 ",而是 " 外供 " 珠三角的客人。

李云秀介绍,店里之前一直只卖丸和饺子的,直到 6 年前,有很多市民经常前来问是否有艾粄卖,而且亲戚朋友建议制作艾粄。作为河源地道客家人的李云秀,自小就从奶奶和母亲那里学会了制作艾粄,以往只是家人想时才去制作。说做就做。为了保证艾粄新鲜和味道纯正,艾都是她从紫金老家运来的,因为是纯制作,每天的艾粄都是定量的。

经过几年的经营,加上微信朋友圈的宣传,她店里平均每天除能售 200 多个艾粄外,来自深圳、广州、东莞等珠三角城市预订的也有 200 多个。这些预订的人,大多都是外出务工或定居外地的河源客家人。家乡的艾粄香,让他们回忆起儿时与父母一起艾粄时满满的幸福感。每天晚上 8 时多,等店里打烊后,蓝国航就会把所有外地预订的艾粄打好,并联系递上门收货,第二天上午 10 时多,珠三角的客人只要加一下就能上来自河源的艾粄。

蓝国航说,曾雯是一名居住在深圳的河源人,她每隔几天都会订一两百个艾粄寄到深圳,因为在当地不到这种 " 味 ",除了家人,她还送给周围的亲朋好友,让他们共同分享这份客家小

六年坚守

只为留住那份家乡味道

现在每年的三四月份,野外的艾尤其鲜嫩清香,不少市民还驱到山间田野采摘艾制作艾粄,一家人围在一起着软糯中带有韧劲的艾粄,其乐融融,还可以发微信朋友圈 " 忆苦思甜 "。

蓝国航说,对于物质贫乏年代的人来说,艾粄的味道于他们简直就是美味佳肴,好又充饥,那味道清香带有甘甜,令人回味无穷。他店里从销售艾粄起到现在已六个年,还是 2 元一个,还是原来的配料和重量。6 年的坚守,他只是希望能传承这种工艺,让市民随时都能上地道的艾粄。现在其儿媳下班后或休假时,都会到店里帮忙。李云秀将自己制作艾粄的艺传授给儿媳,希望年轻人将这份传统小和味道传承下去。

文 / 图 河源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晓铭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