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野农村的“黄鸡卵”熟了,原来效用这么大!你见过吗?

时间:2018-10-17 05:30:44 来源:五华作者:荔枝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客家人熟悉的山荔枝熟了,赶忙就摘了回来。这可是又香又甜,让人垂涎三尺的天然好东东。但我摘的目的倒不是以为主,而是要取其种子,准备育苗,要种出一片来,将来让喜欢这野生果子的人,都有机会品尝到这森林珍品。

绣球状的色构棘(山荔枝) 构棘,桑科柘属,常绿灌木。古称奴柘、隈枝。树高丈许,直立或攀援状。树枝灰褐色,光滑,具直立或略弯的棘刺。生于山坡、溪边灌丛或山谷、林缘等处。远远看去,其果实仿若荔枝,故名“山荔枝”、“假荔枝”。鸡卵般大小,熟时橙色,故又俗称“鸡卵”。

味归经:微苦,平。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祛风利湿,散瘀止。用于结核,疸型肝炎,肝脾肿大,胃、十二指肠溃疡,风湿;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

俊俏的山荔枝青果

硬邦邦的山荔枝青果 谷雨后,立夏前,燕子啁啾,映山红开遍山野,飘飘洒洒,客家地区到处可见繁忙的莳田景象。这时,雪的构棘也相继盛开,一朵朵,一簇簇,绣球状,虽然无香,也常见的、粉的、紫的蝴蝶翩跹其间。絮落尽,嫩绿的聚合果便展露枝,下屁孩似的,面对纷繁的大千世界,无知无畏。

时节,未成熟的山荔枝。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夏至也。岭南的桂味、糯米糍、挂绿等荔枝名品早已上市,山荔枝还青姣姣,硬邦邦,毫无惹人之处。入了,山荔枝才变得浅、嫩。及至寒露,木梓可收,菊蓓蕾,山荔枝才一夜间惊现出迷人的橙色或橘红色。

色的构棘果鸡卵般大小,俗称鸡卵。

具有豆腥味的鸡卵果 其味道鲜甜,略带豆腥气,起来“甜耶耶”的。可酿酒,醇厚,甘洌,仍有淡淡的豆腥味。祛风利湿,散瘀止

橘红色的山荔枝烂熟在枝

其根入,名“穿破石”,治风湿关节肌劳伤有特效。根茎金,流色浆汁,闻之亦有豆腥味。十蒸九晒后的穿破石不仅通利,而且还有补益作用肾虚、肝炎、囊肿、结核、多年积损、陈年旧疾等,皆可用之。其穿透力稳健,服之,后劲十足,凡体内脉不通诸症,到病除。

名:穿破石

地理分布:产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湖南、云南。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疏林下或灌丛中。印度、缅甸、越南有分布。

主治:风湿筋骨、跌打损伤、肌劳损、贫晕、四肢麻木、月经不调等。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