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技能

时间:2018-09-11 13:07:44 来源:Zack8作者:辨证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目的】 辨别病位的内外深浅、病情的轻重和病势的进退,认识疾病发展趋势,以助于掌握临治疗的主动权,正确施治,合理用,恰当调护。

方法步骤

1、通过详细的问诊和认真的望、闻、切诊,采集患者的主诉、病因、病史、症状、体征 等临资料。

2、认真分析病史资料,注意发病诱因、发病缓急、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等因素

3、仔细审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等临表现,应特别注意审察寒症状、内证候是否突出,以及舌象、脉象等变化注意表里证的鉴别

注意事项】1、外邪从由表入里的传变过程中,尚未入里;或里邪由内向外透达过程中,尚未达表, 邪正交争于表里之间,可出现半表半里证。主要表现为寒往来,胁苦满、心烦喜呕、嘿 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2、注意疾病发生、发展治疗过程中可以出现表里错杂和相互转化,表现为表里同病 和表里出入的情况。表证和里证在同一时期出现,称表里同病。出现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外感病,由表证 发展至兼见里证;或外感病未愈,复伤于饮食劳倦等。一类是内伤病未愈而又感外邪。表里 同病的出现,往往与寒、虚实互见。它们之间的排列组合较为复杂。常见的有表寒里, 表里寒,表里俱,表里俱寒,表实里虚,表虚里实,表里俱实,表里俱虚等,各有不同 的病因和临表现

(2)表里出入 注意证候转归,内容和临意义

1表证入里:如外感病初期,患者先表现为发恶寒,,脉浮等表证,随着病情发展,出现但不寒,口渴引饮,舌红苔,脉数等,是表证入里之象。

2里邪出表:如内烦躁,咳逆,继而发汗出,或斑疹、外透,就是病邪由 里达外的证候。又如麻疹患儿,毒内闭则疹不出而见发、喘咳。烦躁,若麻毒外透,则疹出而烦喘咳亦除,也是里邪出表,疾病向愈的征象。

【目的】 辨别疾病质,准确把握疾病过程中机体阴阳的盛衰,以指导临治则治法的确立,为合理选择寒、温物,恰当组方提供依据。

方法步骤

1、通过四诊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等临信息。

2、认真分析、归纳患者的临症状,尤应重视的喜恶,口渴与不渴,小便颜色,大 便的状等。

3、仔细审察患者的临体征,应特别注意观察面色的赤,四肢的凉温,舌象、脉象等。 其中在舌象方面除舌质、舌苔颜色外,还应留意舌体的与润滑等情况

4、综合分析患者的临特点,鉴别寒证证候。寒证:多表现为面色苍, 畏寒喜暖,四肢冰凉,口淡不渴,喜饮,精神萎顿,脘腹冷,得或按之减,大便稀 薄,小便清,舌质淡,苔润,脉迟等。证:多有发、恶、烦躁、口渴冷饮, 小便短赤,大便秘结,面色红,舌质红,苔干或干,脉数等表现

注意事项】

1、寒证和证既有本质不同,又有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因此, 在临实践中,要注意错杂的证候以及寒转化。

2、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危重阶段,有时还会出现假寒或假现象。因此,在临 诊治疾病过程中,必须准确辨别寒的真假,以免误治。

(1)寒错杂: 可表现为表里的寒错杂(表寒里、表里寒)(详见辨表里)和上下的寒错杂(上下寒、上寒下)。

1上下寒: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下部表现为寒的证候。如既见中烦,频欲呕吐的上证,又见腹喜暖,大便稀薄的下寒证,即属此类病证。

2上寒下: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寒,下部表现的证候。例如,胃脘冷呕吐清涎,同时又兼见尿频,尿,小便短赤。此为寒在胃而在膀胱之证候。

(2)寒转化

​(3)寒真假

3真假寒辨别要点 :了解疾病发展过程,一般情况下假像多出现在疾病的后期, 而真象多始终贯穿疾病过程。 假像的出现,多在四肢 、皮肤和面色方面,而腑、气、 津液等方面的内在表现,是如实地反映了疾病本质,故辨证时应以里证、舌象、脉象等作 为诊断的依据。假像毕竟和真象不同,如假之面赤,是面色而仅在颧颊上浅红娇嫩,时 隐时现,而真的面红却是满面通红;假寒常表现为四肢厥冷,而腹部却是大,按之灼 ,或周身寒冷而反不欲近衣被;真寒是身蜷卧,欲得衣被。

3真假寒辨别要点 :了解疾病发展过程,一般情况下假像多出现在疾病的后期, 而真象多始终贯穿疾病过程。 假像的出现,多在四肢 、皮肤和面色方面,而腑、气、 津液等方面的内在表现,是如实地反映了疾病本质,故辨证时应以里证、舌象、脉象等作 为诊断的依据。假像毕竟和真象不同,如假之面赤,是面色而仅在颧颊上浅红娇嫩,时 隐时现,而真的面红却是满面通红;假寒常表现为四肢厥冷,而腹部却是大,按之灼 ,或周身寒冷而反不欲近衣被;真寒是身蜷卧,欲得衣被。

【目的】 掌握患者邪正盛衰的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使组方用攻补适宜,免犯虚虚实实之戒。

方法步骤】 1、详细问诊,尽量全面收集与患者疾病相关的信息。特别注意了解患者平素身体状况、既往病史、家族史,以及本次发病的诱因、疾病演变过程治疗经过等。

2、通过仔细的望、闻、切诊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等临信息,注意诊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呼吸声音、面色、舌脉等变化

3、认真分析、归纳患者的临症状特点注意的有无、质及缓解因素口渴与不渴的有无与饮情况的有无、诱因、质及缓解因素、小便颜色,大便的状等。

4、综合分析患者的临特点,鉴别虚实证证候。

注意事项】 1、虚实夹杂

有实证中夹有虚证,或虚证中夹有实证,以及虚实齐见的,都是虚实夹杂证。例如表虚 里实、表实里虚、上虚下实、上实下虚等。虚实错杂的证候,由于虚和实错杂互见,所以在 治疗上便有攻补兼施法。但在攻补兼施中,还要分别虚实的孰多孰少,因而用就有轻重主 次之分。例如:妇女干痨证,形容憔悴,身体尪羸,肌肤甲错,五心烦饮食少思,一 片虚象显然;但舌质紫暗,边缘有瘀点,月经停久不来,脉象涩而有力,此乃虚中夹实,治 当去瘀生新。又如臌胀病久,其证腹大筋露,面色苍或黧,形肢肿,饮食即胀,二便 不利,舌质红绛或起刺,苔干糙腻,脉象濡缓或沉细弦数,这是实中夹虚,治当攻补兼施, 或少攻多补。此外,还有虚人病实(如虚人病伤寒、食伤),强壮人病虚(如强壮人病失、劳 倦),治疗又当不同。掌握虚实关键的功夫,需要在学习医案和临实习中不断加以提高

3、虚实转化

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正邪力量对比变化,实证可以转变为虚证,虚证亦可转化为 实证。实证转虚临常见,基本上是病情转变的一般规律;虚证转实临少见,实际上常常 是因虚而致实,形成虚实夹杂证。

1实证转虚:是病情表现为实证,由于失治、误治,以及邪正斗争的必然趋势等原因, 以致病邪耗伤正气,或病程迁延,邪气渐却,阳气或阴已伤,渐由实证变成虚证。

2虚证转实:是指病情本为虚证,由于积极的治疗、休养、锻炼等,正气逐渐来复,与 邪气相争,以祛邪外出,故表现为属实的证候。如腹加剧,或出现发汗出,或咳嗽而吐 出痰涎等,此时虽然症状反应激烈、亢奋,但为正气奋起欲驱邪外出,故脉象较前有力,于 病情有利。还有一种情况,患者素有虚证,因新感外邪,或伤食、外伤等,以致当前病情表 现以实为主,虚证暂时不够明显,辨证诊断为实证。这虽然不是直接由虚证转化为实证,但 从虚实证候之间的关系来说,亦可视作是一种虚证转实。另外,本为虚证,由于正气不足, 气化失常,以致病理产物等停积体内,而表现某些实的证候者,一般不能理解为是虚证转实, 而应属于虚实夹杂的范畴。

4、虚实真假:当病情发展比较严重阶段比较复杂时,有时会出现真假疑似的情况, 即所谓"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

1真虚假实:极虚之病,可能出现虚假的实证表现。《顾氏医镜》:“心下痞,按之则 止,色悴声短,脉来无力,虚也;甚则胀极而不得食,气不舒,便不利,是至虚有盛候。” 这是一例久病脾虚腹胀的病例,当虚到极点时,会出现胀满拒食气逆,大便不畅等实 证症状。但此腹胀不似实证之不减,会时胀时减;腹胀满必不拒按,或按之减,或按之软,

这与实胀之硬满拒按不同。虽气不舒必有气短息弱;大便虽闭但腹部不硬,且脉必无力、舌 体淡而苔不厚腻,故此胀为假实。这 些假实之症,实因正气虚甚,气机不运所致。

2真实假虚:即大实之证,可能会出现虚假的虚证表现。《顾氏医镜》:“聚积在中,按 之则,色红气粗,脉来有力,实也;甚则默默不欲语,肢体不欲动,或眩晕昏,或泄泻 不实,是大实有羸状”。这是一则腹部有实邪积聚之病例,严重时会出现虚假的虚象。虽默 默不语但语必声高有力,不同于虚证之语声低微。少气言,虽不欲动,但动辄有力、动之 反舒,不似虚证,动则加剧;虽泄泻不实,但泻后多感腹部反舒,不似虚证,泄后更加神倦 无力;而且脉必有力,舌质苍老,舌苔厚腻。故其静然少动等均为假虚之象,其机理是实邪 壅盛,阻遏气机,而外呈不足之象。

3虚实真假的辨别,应注意下述几点:脉象的有力无力,有神无神;浮候如何,沉候如 何。尤以沉取之象为真谛。舌质的嫩与苍老,舌苔的厚腻与否。言语发声的高亮与低怯。 病人体质的强弱,发病的原因,病的新久,以及治疗经过如何

【目的】 辨别疾病的病理质,以阴阳总纲概括表里、寒、虚实六纲,以便于对临疾病进行分

类描述和论治。

方法步骤

1、通过四诊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等临信息。 2、仔细观察患者的临体征,认真分析、归纳患者的临症状。 3、综合分析患者的临特点,运用表里、寒、虚实六纲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辨别,确定

辨证的类型。 4、运用阴阳概念对表里、寒、虚实六纲辨别清晰的类证加以概括,六纲辨别为表证、

实证、证者归属于阳(类)证,里证、虚证、寒证归属于阴(类)证。 5、运用阴阳概念进行阴阳病理的辨证,辨别患者的阴阳虚实,注意辨别阳虚、阴虚、亡 阳、亡阴证候。结合腑辨证对阴阳虚实进行腑定位,最终形成明确的中医辨证结果,指

导临合理用、恰当调护。

注意事项】

1辨阴阳主要含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辨证内容,在临实际运用中必须严格加以区分。

2、对于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的辨别,在辨别阳虚、阴虚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结合腑 辨证其进行定位,确定阳虚、阴虚的腑属如肾阳虚、脾阳虚等,同时还应注意阴阳俱虚 和虚实夹杂等情况

(1)阴阳类证的辨别(表3-1-8):在此,阴阳作为类证的纲领,分别代表着事物相互对立 的两个方面。

1阳(类)证:临上凡见兴奋、躁动、功能亢进、色泽明亮等表现的表证、证、实 证;病邪质为阳邪致病,急起新病,病情变化等等,一般都可归属为阳证。

2阴(类)证:凡见抑制、沉静、衰退、功能低下、色泽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 证;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的;病邪质为阴邪致病;久病,病情变化 等,一般都可归属于阴证。

​(2)阴阳失调病理变化的辨别:主要有阳虚证、阴虚证、亡阳证、亡阴证等。

【目的】

根据风、寒、暑、湿、、火六淫之特和致病特点,探求疾病属于何种病邪所致,属 于病因辨证的一种。

方法步骤

1、收集患者的主诉,望、闻、问、切诊的资料。 2、综合患者的临证候体征,如发恶风,汗出,鼻塞咳嗽舌苔,脉浮等。

3、分析各证型的临表现和临特点

注意事项】

1、风、寒、暑、湿、、火,是外感病的致病因素,其证侯一般具有外感病的特征,其 致病与季节、时令、气候有关,六淫可以单独致病,也可以复合致病,但只要掌握了诸种外 邪致病的单一证候,遇到复合病邪引起的病证,也就不难分析辨认了。

2、临上还有一些病症,并不是外感六淫之邪,而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内在的病 理变化,形成类似风、寒、湿、、火的证候,为了使之与外感六淫病因相区别,因而将其 称之为内风,内寒,内湿,内,内火等,这属于病理改变的范畴。风寒湿火之名,虽然 二者相同,但实际概念各异,一属外感病因,一属内在病理,在治疗上二者亦是有所区别的。

3、此外,六淫辨证只是病因辨证的一部分,虫积、食积等亦属病因辨证的范畴。

【目的】

从邪正斗争关系,病变部位、病势进退缓急等方面辨别外感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各阶段 的病变特点

方法步骤

1、收集患者的主诉,望、闻、问、切诊的资料。

2、综合患者的临证候体征,如恶寒或恶风、发,无汗或少汗、脉浮紧或浮缓、苔薄等。

3、分析病因病机和临表现,以及临特点

注意事项】 1、六经其命名与经络学说中的“六经”相同,但其含义却不尽相同。六经辨证之“六经”

是外感过程中所出现的六种证的名称,是对疾病部位质、机体的反应能力,以及 治疗原则等多种概念的高度综合,故又称“六经病证”或“六经病”。

2、六经辨证既是辨证的纲领,又是论治的准则,实为外感疾病辨证论治的一种重要方 法。

3、六经病证传变的一般规律,是以由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 病为其基本形式。但六经病证是腑、经络病理变化的临反应,而腑经络又是不可分割 的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常常会涉及到另一经,从而表现出合病、并病以及传经的证候, 故可表现为表里传、越经传、直中、合并、并病等不同变形式。

【目的】 卫气营辨证用以阐明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从而作为区分证候类型、标志病情浅深

轻重、概括传变过程、确定治疗方法的依据。

方法步骤

1、收集患者的主诉,望、闻、问、切诊的资料。

2、综合患者的临证候体征,如发、微恶风寒、口干咽、微咳、脉浮数等。

3、分析病因病机和临表现,以及临特点

注意事项】 1、清代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辨证是将外感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证候,归纳为卫分

证、气分证、营分证,分证四类,以代表其浅深轻重不同的四个阶段。 2、温病传变不仅是依次由卫分→气分→营分→分相传不变,且往往由于病邪的强弱,

体质的差异,可以表现不同的传变方式。如有起病即见气分证或营分证者;也有病邪在 卫,不经过气分阶段而直接传入营分者,称为“逆传心”。

3、由于温病病情复杂多变,卫、气、营、四个阶段并非截然分开。因此,在临上往 往有不同阶段的证候相互交织错杂的表现,如卫气同病、气营两燔、气两燔等等

1卫气同病:指表邪入里化,气分的势已盛而表寒仍未消除。临表现为壮口渴, 心烦,汗出,伴有恶风寒,身等。

2气营()两燔:气分邪未解,营毒又盛,以致形成气营()两燔。临 表现为壮口渴,烦躁不安,肌肤发斑,甚或吐、衄,舌绛苔,脉数。

4、腑经络是卫气营辨证的物质基础。卫分证病变多涉及卫皮毛,气分证病变多影 响膈、肠、脾胃、胆等腑组织,营分证候多关系到心与心络,分证病变多耗损肝 肾阴

【目的】 按三焦所属部位,结合温病传变规律,将外感温病证候归纳为上、中、下三焦病证,

藉以阐明温过程中的病理变化、临表现及其传变规律

方法步骤

1、收集患者的主诉,望、闻、问、切诊的资料。

2、综合患者的临证候体征,如发,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舌苔,脉浮 数等。

3、分析病因病机和临表现,以及临特点

三焦病证的病因病机与临表现

注意事项】 1、三焦辨证认为:温病一般始于上焦太阴,然后传入中焦脾胃,最后终于下焦肝肾。

此为“顺传”,标志着病情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的病理进程。若由而传入心的为“逆传”, 表示正气素亏,或是邪气太盛,病情恶化,证候危笃。

2、三焦病证的传变,虽然自上而下,但这仅指一般而言,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是, 由于温病有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瘟疫等不同种类,它们的发病和传变规 律不尽相同。如暑温初起,即可表现为中焦病证。此外,三焦病证亦可以相兼互见。如湿温初起,多上、中二焦同时发病。有的病者邪犯上焦,经治而愈,并无传变;有的上焦证未罢 而又见中焦证的;有的又可自上焦经传下焦,或由中焦再传肝肾的;亦有中焦证候未除而又 出现下焦证的;亦有发病即见下焦肝肾阴亏证候的;更有两焦病证错综互见和病邪弥漫三焦 的。

三焦相兼病证的病因病机和临表现

3、温病其它许多证候亦都可以归纳入三焦病证的范围之内,如温犯卫证、犯卫证、 痰证、证、膈证等等,均属于上焦病范畴。郁胆经证、暑伤气津证 等,属于中焦病之列。气动风证、营动风证、入营分证、证、动风证等, 属于下焦病的范畴。

【目的】

1、认识各个腑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

2、熟悉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特点

3、初步掌握内伤杂病辨证论治的分析

方法步骤

1、收集患者的主诉,望、闻、问、切的资料。 2、综合患者的临症状、体征,如心悸健忘、心烦失眠咳嗽咯痰、腹腹泻

、舌淡苔,脉细等。 3、分析特点,结合各个腑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进行腑辨证。 腑辨证,是在认识腑生理功能、病变特点的基础上,将四诊所收集到的症状、体征

及有关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判断疾病所在的部位、病因、病等,是为临 治疗提供依据的归类方法

腑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腑辨证的依据。腑辨证是腑功能失调反映出来的外 在客观征象。由于各个腑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它反映出来的症状、体征也不相同。根据 不同的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分辨病证,是腑辨证的理论依据。所以,熟悉各个 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病变特点,是腑辨证的基本方法

进行腑辨证时,要从整体观角度出发分析病变所属证候。人体是以五为中心的有机 体,腑之间、腑与各个组织器官之间,它们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 因此,在进行腑辨证时,一定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分析腑病变所属证候,仔细审度辨其内 在联系。这样,才能全面而准确地判断病情

(1)心与小肠病辨证,分析各证型临特征(表3-3-1)。 心位于中,有心维护于外。心的生理功能是主脉,心藏神志,其华在面,开窍于

舌,与小肠相表里。心与小肠的病理特点为:心主脉的功能紊乱和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 又可有小肠分清泌浊功能失常的表现。例如心气充足、心充盈则面色红润、脉和缓有力, 且精神充沛,神志清晰。一旦心气不足、心亏损则面色无华,舌淡而嫩,脉虚或细弱, 且心神不宁、失眠、多。如心经有火可移于小肠而见舌尖红、尿短涩

心与小肠病主要的共同症状是心悸,气短或喘促,甚至可有,舌瘀脉涩等心瘀 阻表现。且有心烦或易惊,不寐或难眠,昏迷或躁动等症状,乃因心不藏神、神志异常而致。 病证类型主要分虚实。虚证括心阴虚证、心虚证、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实证括痰迷 心窍证、痰火扰心证、心火上炎证、心气郁结证、心瘀阻证,以及小肠气证,小肠实 证等。

心与小肠病辨证各证临特征

(2)肝与胆病辨证,分析各证型临特征。 肝居胁部,它的生理功能是藏,主疏泄,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与胆相表里。

肝与胆病的病理特点表现为:肝主疏泄的功能失常,肝不藏、阴亏虚、筋脉失养。且 肝为刚,易动风化火。胆藏胆汁与肝同主疏泄,故又可以出现胆汁不循常道致疸的病变。 肝主疏泄,疏通开泄则情志舒展,气和调。若肝失疏泄则肝气郁结而抑郁不乐、多疑善虑, 或气滞瘀,气失调;或肝气横逆致肝胃不和。肝藏阴,阴充足则目明筋舒、经调 顺;若肝不藏则眼目昏,筋脉拘急、爪甲不荣、经不调。又气郁化火、虚易动风, 则可有眼目赤、急躁易怒、失眠、甚则呕

肝与胆病主要共同症状有口苦、胁,脉弦,为肝失疏泄的表现晕目眩、视物模糊、 妇女月经过少或闭经,则为阴不足表现。若动风则有面青目斜,四肢抽搐症状;化火 则有眼目赤、急躁易怒、失眠。病证类型以实证证居多,括肝气郁结、肝阳上亢、 肝阳化风、极动风、肝火上炎、肝胆湿、胆壅滞、胆郁痰扰等。虚证以阴虚为主, 括肝阴虚、肝虚。

肝与胆病辨证各证临特征

(3)脾与胃病辨证,分析各证型临特征。 脾位于中焦,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统,主肌及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与胃

相表里。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共同完成对食物消化吸收和运输, 故脾胃为后天之本,气生化之源。脾为阴土,喜恶湿,胃主阳土,喜润恶。故脾与胃, 一升一降,一阴一阳,一喜一喜润,互相为用。脾与胃的病理特点主要是主运化的功能失 调,致谷的受纳和运化障碍,则生化无源,湿内停,而表现出气不足、生痰聚湿诸证。

脾与胃病主要共同症状表现是纳呆,腹胀。病证类型以虚证为主,括脾阳虚、脾肾阳 虚。胃寒气滞也属虚证。因食滞或邪、湿邪致病的脾胃湿、胃炽盛、食滞胃脘、寒湿 困脾等属实证。

脾与胃病辨证各证临特征

​(4)与大肠病辨证,分析各证型临特征位于中,上通咽喉,开窍于鼻,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道。外合皮

毛,与大肠相表里。与大肠的病理特点是:主气,司呼吸的功能失常、气宣降失常、 通调道失职;或外邪从口鼻皮毛进入、内合于;或大肠传导失职、大便改变。因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气和顺则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和调。病变是不主气、失宣降, 则见呼吸无力、少气短气、气逆咳嗽、小便不利、痰饮肿等表现。又与心是气与的关 系,气虚可致心运行失常而出等各种症状为华盖为骄,易被外邪侵犯,六淫自 口鼻皮毛进入,则是气不宣而有风寒束、风等病变。如于大肠则大肠 湿气不通,则有便难便秘等病变。或因寒湿、湿又可致泄泻下利便脓等。

与大肠病共同症状咳嗽、咯痰、喘促或气促。病证类型以六淫痰浊致病的实证为主, 括风寒犯邪壅、痰浊阻寒射、大肠寒湿、大肠湿、肠痈脉证等。虚证 则常为气阴虚,阴虚证、气虚证、心气虚、脾气虚。而咳嗽属于虚实夹杂 之证。

与大肠病辨证各证临特征

(5)肾与膀胱病辨证,分析各证型临特征。 肾位于部,为肾之府。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纳气、生髓、主骨、通于

脑。其华在发,开窍于二阴,与膀胱相表里。肾与膀胱病的病理特点主要是藏精、主、纳 气等功能失常。肾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肾藏先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是人体 生育繁殖的基本物质,后天之精是饮食精微经腑化生而输藏于肾。肾藏精而能促进人体繁 殖的基本功能成为肾气。肾藏精的功能失常,则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影响,如某些不育证、 小儿发育迟缓,以及脱发齿松、筋骨萎软等证。肾主,在人体的液代谢方面,主要靠肾 气司肾关的开合来调节,肾气在阳盛时则开,阴盛时则关,阴阳平和则开合适宜。若肾阳不 足则合多开少而为阳虚犯;若肾阴亏损则阳盛阴虚而开多合少,致排尿过多而为消渴。肾 主纳气,呼吸,肾协助之,使气下归于肾。若肾亏纳气困难,则呼多吸少,气不下归于 肾,称为肾不纳气。

肾与膀胱病主要共同症状膝酸软、晕、耳鸣。其次是排尿改变,如尿多或尿少、 尿清或尿浊等症状也常见,乃与肾和膀胱气化失常开合失利有关。证候类型以虚证为主。肾 阴虚证、肾虚证、肾阳虚证、心肾阳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膀胱虚寒等均 为虚证;仅膀胱湿为实证。心肾不交、肾虚泛、膀胱湿浊等则为虚实夹杂证。

肾与膀胱病辨证各证临特征

​【注意事项】

1、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腑证候,称为腑兼证。然 而,腑兼证并非多个腑证候的简单相加,而是发生兼证的腑之间,存在较密切的生理 病理联系。临上常见的腑兼证有:心脾两虚、脾肾阳虚、心气虚脾气虚、肾阴 虚、心肾不交和心肾阳虚等。

2、病因病机辨证是腑辨证的基础。腑辨证不单是以辨明病证所在腑的病位为满足, 还应分辨腑病位上的病因和病机。

3、进行腑辨证时,一定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分析腑病变所属证候,仔细审辨其内在 的联系。这样才能全面的正确判断病情

4、腑辨证,是利用四诊的方法、八纲辨证的原则,结合腑经络的理论,进行辨证而 判断病变的腑和所患何证。它是各种辨证的基础,尤以诊治杂病最为常用。

【目的】

1、熟悉气津液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

2、初步掌握气津液辨证。

方法步骤

1、收集患者的主诉,望、闻、问、切的资料。 2、综合患者的临证候体征,如少气言、自汗、心悸健忘晕眼、妇女月经量少

或闭经、浮肿、舌淡苔,脉细等。 3、联系气津液和腑的生理功能特点,运用八纲辨证的分析方法,找出气津液的病

变化规律而进行辨证。

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在人体腑功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

用,是腑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气津液的产生及发挥其作用依赖腑正常的功能活动; 而腑正常生理活动的维持,须靠气的推动、的濡养、津液的滋润协助。因此当腑功 能失常时,必然会引起气、津液的病变;而气津液的病变也必然导致腑的功能失常。 两者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病理条件下则相互影响

(1)气辨证: 气辨证就是分析判断疾病中有无气亏损或运行障碍的证候存在,根据临证候不同

可分为气虚证、气陷证、气滞证、气逆证,注意辨别(表3-3-6)。 气辨证着重于辨阴阳、察虚实。若气生成不足或损耗正气过多,则表现气虚

虚或气两虚等证。若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等,均可以导致运行 失常,气机出入升降障碍而产生气滞、气逆、瘀、出等证。气病的证候,一方面为气 的亏虚,主要有气虚虚,属虚证范畴;一方面为气运行失常,主要表现为气滞、 瘀,一般属实证的范畴。

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各证临特征

​(2)病辨证虚证、瘀证、证和寒证。

虚证、瘀证、证和寒证临特征

(3)气同病辨证:气相互依存,气为阳,为阴,气运受气;气为帅, 为气母。气病变时两者相互影响,出现气同病证候。临上常见以下几种:气 两虚、气滞瘀、气虚、气随脱等。

(4)津液辨证: 津液辨证就是分析判断疾病中有无津液亏虚或液停聚的证候存在。津液是体内各种

正常液的总称。津液是液的组成部分,与、阴等概念关系密切。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腑功能协调的结果。其中以的通调道、脾的运化、

肾的主起到关键作用。若腑功能失常,则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也会发生障碍。津液 与气关系也极为密切,气可以化津,气旺则可以生津且可以调节津液的损耗又可以损及 于气,致使气随脱。津液是液的组成部分,在生理条件下两者均有营养滋润作用,在 病理条件下两者又互为影响。如耗则可以伤津;津枯又可致,津液辨证与腑辨证互 为补充。津液的病症较多,临上主要有津液不足与津液停滞两大类。

1津液亏虚证:咽干口,唇焦或裂,眼球深陷,皮肤口渴欲饮,小便短少

大便干结难解,舌红少津,脉细而数等。

2停证:主要表现肿,或见下肢,或见眼睑,甚或全身皆肿,按之凹陷而不

易起,小便短少,舌苔润滑,脉濡缓。

注意事项】、痰饮辨证

【目的】

辨别痰饮所致疾病的常见临表现正确辨证,以助临正确施治及合理用

方法步骤

1、收集患者的主诉,望、闻、问、切的资料。 2、综合患者的临证候体征,如脘满,身重困倦,纳呆呕吐口渴与否等。 3、联系痰饮致病特点,运用八纲辨证的分析方法正确辨证。

液停滞是腑功能失常所致,又因寒气火等病邪的影响,致液输布和排泄障碍,

使全身或局部出现过多的液停滞。停滞体内的液遇阴寒聚而为饮(清稀为饮),遇气火煎 熬而成痰(稠浊为痰),泛溢肌肤四肢则为肿,聚集腹部则为鼓胀,液停蓄中焦则为湿 困脾。

(1)痰证: “痰”是由于液内停而凝聚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其质稠粘。痰浊停阻于腑之间,或

见于某些局部,或流窜全身而表现的证候,是为痰证。痰的形成,是由于诸种因素(如外感 六淫邪气、饮食不当、情志刺激、过劳体虚等)影响、脾、肾的气化功能,以致液未能 输布而停滞,被寒凝、火煎,凝结浓缩而成痰。“为贮痰之器”,说明痰易停聚于,咳 嗽、、咯痰等症为痰停留于的基本表现。脘痞、纳呆、泛恶呕痰涎等,是痰浊中阻, 胃失和降的表现。痰质粘稠,流动小而难以消散,故常停聚某些部位,见瘿瘤、乳癖、核 块等。痰亦可以随气而流窜全身,如痰蒙清窍,则重眩晕;痰浊蒙蔽心神,则见神昏而痰 鸣,或发癫、狂、痴、痫等病;泛溢肌肤,则见形体肥。苔腻、脉滑,为痰浊内阻的表现

痰浊为病,颇为复杂,见症多端,故有“百病多因痰作祟”、“怪病多痰”等说法

根据痰的状及所兼见的不同征候,痰证有风痰、痰、寒痰、湿痰、痰,通称为“五痰”, 各有不同表现特点

(2)饮证

病理的“饮”,是指体内液停聚而转化成的病理产物,其质地较痰为清稀。由饮邪 停

聚于胃肠、心胁等处所致的证候,即为饮证。饮的形成,可直接由外邪侵袭,影响 腑对液的气化,以致液停留而产生;或因中阳素虚,或复因饮食不慎、外邪内侵,以致 液转输发生障碍,从而停聚为病。饮邪停留局部,主要影响气机的通畅,腑机能失常, 故见痞胀满,或声漉漉,或哮鸣有声等症,饮溢体外,则为咳吐稀痰、呕吐等症。 饮证有四,即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各有不同表现特点

四种饮证临特征

注意事项】 1.寒痰、痰、湿痰、痰的辨证,均以痰的状作为辨证要点,并结合寒湿等病邪致病的病理特点,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

五痰鉴别

2、四饮的鉴别,主要根据饮停留的部位及其主症而分别之。如痰饮是饮停留于

中焦肠胃,其主要症状为肠间漉漉有声;悬饮是饮停留与胁下,其主症为咳引胁作; 溢饮是饮流溢于四肢肌,其主症为身体而沉重,甚则浮肿;支饮是停留在失宣肃,其主症为咳逆依息,气喘,甚则不能平卧。

【目的】

辨别食滞、虫积致疾病的常见临表现,以助临正确施治及合理用

方法步骤

1、收集患者的主诉,望、闻、问、切的资料。

2、综合患者的临证候体征,如脘腹满,纳呆呕吐,吞酸嗳腐,大便腐,舌 苔厚腻,脉滑有力等。

(1)食滞证是指因饮食不节,或脾胃腐熟运化失常,以致食物停滞胃肠而反映的证候。 病位在胃肠及脾。饮食不节是辨证的依据之一。临上常见以下三种:​

(2)虫积证是指幼虫侵入机体,或者食入虫卵而在机体发育繁殖,以致阻碍腑气机, 耗伤营等所表现的证候。辨证主要为虫积肠道证、虫积肝胆证,虫体搏结阻塞可形成虫结 肠闭证,蛔虫扰胆膈可形成虫扰胆膈证等。常表现为胃脘嘈杂,时作腹,或嗜食异物,大 便排虫,面,睡中龋齿,或鼻,面部出现色虫斑,睛见蓝斑,或突发腹,按 之有索条状,甚至剧而汗出肢厥。常见的虫积有蛔虫、蛲虫、寸虫和肝吸虫。

虫居肠道,争食谷,吮吸精微,故觉胃脘嘈杂而贪食,久则面;虫体扰动,则腹 时作,虫安则止,或随便出而排虫;若虫体转窜,聚而成团,阻塞肠道,则腹扪之条 索状;上窜侵入胆道,气机逆乱,则腹剧烈,呕吐厥逆等。阳明大肠经入下齿,环唇口, 行面颊,阳明胃经起于鼻、入上齿,布面颊,虫积肠道,湿内聚,循经上熏,故鼻、龋 齿、面部生色虫斑。与大肠相表里,睛属,虫体寄肠道,故可见巩膜蓝斑。

注意事项】

1、食厥从其证候似中风,但没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之症,故属类中风之一,应予以鉴 别。

2、虫积实际上可以是一类疾病而为病类概念,具体的虫病虽有多种,但中医学主要是对 肠虫致病的认识较为具体。

3、虫毒是指有毒虫类如蜈蚣、蜂等所含毒素。虫毒侵袭肌肤可出现皮肤、红 肿、溃烂等。这些证候虽然与虫有关,但辨证重点为“毒”,故不属于虫积证。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