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可能引发癌症、滴酒不沾才能保持健康?辟个谣吧

时间:2018-09-04 12:06:31 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作者:饮酒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日前,柳叶刀(The Lancet)刊登了一篇饮酒负担相关的论文,称:

全球2800万人分析证实,酒精摄入,根本就无“安全”可言!

这对于之前健康指导原则中“少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观点是一个强烈的冲击。

喝酒真的一点好处都没有?下面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饮酒一滴就可能损害健康

全球人均酒精消费量可以换算为:每日7.3g纯酒精,每日17g纯酒精。

之前研究普遍认为,低中剂量饮酒对缺疾病尿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健康有益。

本项研究通过对694项酒精消费数据以及592项饮酒危害的回顾研究结果进行整合,以加权相对风险曲线的统计方法预测发现,每日饮酒量低至0时,对应的健康风险才可能为0,因此提出“饮酒不论量多量少都能影响健康”的结论。

然而,该结论针对的是每日饮酒的人群,并且只是相关分析预测,并非直接因果关系

研究重点是提示人们关注饮酒带来的风险,特别是在酒精消耗较高的人群中(如俄罗斯)加大力度控制酒精摄入,而我国绝大多数群众没有每日饮酒的生活习惯,因此也不必过度恐慌。

饮酒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文中强调,交通事故和酒精滥用、酗酒等因素,在发展平较高的地区是15-49岁致死的两大主要原因

50-80岁人群中,癌症成为饮酒相关致死的主要原因,并且癌症风险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加大。

80岁以上人群的致死因素主要是出中风和高压心病,致死原因主要为癌症

发展平较高的区域医疗条件好,降低了结核等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发生率。同时,这些区域饮酒人数和酒精消耗增加,酒精的危害也就更凸显出来了。

然而,疾病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癌症发展也是伴随着人体衰老的复杂过程,饮酒等单一因素并不能完全决定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怎样饮酒才算合理、健康

饮酒对机体的影响通过酒精在人体的蓄积作用、急中毒损伤,以及因酒醉导致的自残和暴力事件等引发。然而,这些影响也与饮酒量、饮酒的方式等各种因素相关,合理饮酒,保持愉悦的心情,会抵消饮酒对健康造成的伤害

科学饮酒应该注意

1

喝酒脸红的人群应少量喝酒或者不喝酒健康人群偶尔饮酒并适量喝酒,不把每日饮酒当成必修课,偶尔小酌,不酗酒。

2

注意饮用酒的品质,尽量选择粮食酿造酒,少喝或者不喝酒精勾兑酒,避免出于保健目的长期大量饮用酒。

3

服用某些抗生素和抗菌物、镇静催眠、解、降时应避免饮酒,以防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4

避免空腹饮酒,同时进食一些类或者乳制品,以减少酒精对胃壁的刺激和酒精的吸收注意加速酒精排泄。

5

饮酒后可服用蜂蜜,醉酒时需要妥当照顾注意人身安全,必要时医院就诊。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