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庭院飘茶香

时间:2018-08-20 19:26:03 来源:六尺巷文化作者:茶叶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至今,我在合肥居处的储藏室里还保存着桐城老家的火盆、烘罩、簸箕和筛子。除火盆外,其他三件都是竹子做的,是烘制叶的宝贝。闲暇时,我总是拿出烘罩、簸箕、筛子仔细地用湿纱布擦净,再用干纱布拭干,然后再把它们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晾干后收藏。在这过程中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故乡的旧影,闻到了小巷庭院的香。

每当小区百初绽,晨风吹拂的时候,我便漫步在小区的小道上,小憩于石凳。用紫砂壶泡上一壶“桐城小”,品味着故乡的旧时岁月和小巷庭院远去的沧桑。那沁人心脾的香使我心旷神怡,恍若境。耳边总是犹然响起了那再也熟悉不过的声音:“卖叶啊!卖叶——”那一声高,一声低的叫卖声。眼前仿佛又回到了我那可的故乡-北大街的小巷。那令人不能忘怀的青年时代,那挥之不去的乡愁。

每年阳春四月,谷雨刚过,小巷庭院的古槐开满了蝴蝶样的,一串串,一簇簇,点缀在一片片翠绿之中,倒挂在枝茫茫一片。淡淡素雅的清香在和煦的春风里浮动,阵阵幽香让人陶醉。每到这时,那穿梭于寺巷、五显巷、讲学园巷的农一个个背着篓筐,拧着蛇皮袋,甚至挑着担子叫卖着叶。

“卖叶啊”的叫卖声,回荡在巷巷尾。伴隨着小巷庭院传出的锅碗瓢钵的撞击声,形成了一首美轮美奂的交响曲;那阵阵香和槐香交融在一起,使人犹然身在洒脱飘逸的蓬莱、瑶池。

每当这时,小巷居民便把农请到家中,先嘬上一两片叶放在嘴里细嚼一下,嚼出味道来再抓上一点叶置于杯中,冲上刚开的沸泡上,细品一下。接着同街街尾闻声而来的邻居小声议论一番。中意了再讨价还价地买上几叶。在小巷叫卖的叶都属緑,当地最有名气的有龙眠,鲁谼、中义

龙眠清秀醇香,一枝一芽是那么细腻,泡出来碧绿、醇香、甘爽,饮后唇齿间透着阵阵兰香;鲁谼味道浓烈;中义醇厚甘爽,叶子稍大。

我在龙眠的友老杨向我介绍了农采过程。每当谷雨刚过,农一早就开始背着箩摘叶,取一芽一叶时都十分小心,为保尖继续生长,摘法上都是借势上提,忌掐断,采摘后置室内通风处晾干,使分初散,然后低沸点滚炒,蒸发分祛除气,接着高沸点祛除芽中干涩让口感更纯。大锅高温,师傅采取翻炒,并要把握火候,保持叶受均匀。一般工艺都要经过采青-摊青-杀青-提香的过程。让那圆满受用一整年的香,抒怀在挥汗如雨、精炒细作之中。

北大街小巷的居民买好叶后,家家户户便拿出火盆,火盆底部放上柴灰,上面放上栗树炭,烧炭烘制叶。烧的炭必须烧成整体红火,火力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然后拿出竹制三宝:烘罩,簸箕和筛子。这三件宝贝都是圆形的。一般直径都在六十到七十厘米,烘罩高度一般三十到四十厘米。

筛子一般用九目的筛子。筛子上面放的叶必须均匀,不能放得太厚。第一次烘出香来,端到簸箕上轻轻地翻动。使叶末掉在簸箕上。第二次把叶再放到火盆上烘制。待香,再端到簸箕上轻轻翻动使叶末掉在上面。烘制好的叶放到一种上凉透。凉透后的叶装入叶盒。为防止叶变潮,还要用一种的木炭放到叶的上端作为剂。叶瓶盖上要拧紧,防止空气进入。

在烘制叶的过程中室内不能有任何香烟、烟、香等异味,否则影响到新的味道。

烘制好的叶必须等一个月后才能饮用。这时的叶,泡出后的才有达到醇香与柔和相结合的口感,否则会“上火”。

故乡烘制的叶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春香,工制累、、细。却让文化薪火相传。工制蕴含的文化内涵是机械化产业所不能替代的。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每当闲暇,我烧上一壶清,泡上一盏青。看着那弯曲的“龙眠小”在舒展开,袅袅的清香袭面而来。闭上眼,仿佛又置身在故乡小巷之中,那鳞次栉比,屋瓦接堞的临街居所;那风雨侵蚀后已成斑驳样儿的庭院木质大门;那摆满了锅、碗、瓢、盆的商铺,那墙上长满山虎、蔷薇的小巷深处·····小巷庭院上空的香久久不能散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