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菜品本味,别谈中餐西做

时间:2018-07-10 16:09:43 来源:名厨作者:中餐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中餐西做,本无对错,运用得当,品有范儿。

中餐西做一直争议颇多:有人批评它是只做表面功夫、不伦不类、抄袭成风,也有人看好它融合创新、改良传统、打造新式......《人民日报》一篇名为《中国元素走世界》的报道曾提出,在国外中餐西做的新派中餐厅很受当地年轻人的青睐,用西式法烹饪中式食材品按主甜点、副分类并按顺序分餐呈现。

国外中餐厅

然而这可能并不能消解你的疑惑。为什么中华饮食文化在国外的传播日益兴盛,但中餐西做在国内的争议却始终存在呢?中餐西做到底是背离传统,还是勇于创新呢?

中餐西做,尚缺明确的定义

争论之前我们不妨先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中餐西做什么?单从字面意思来看,中餐没有疑问重点是说清西做什么

品摆盘上按照西式的风格和审美进行改变吗?

是融入了西式的食材使用了西式的烹饪方法吗?

是只使用中国特色食材其他全部都西化处理吗?

...

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理解都不相同。但广义上来说,中餐西做是中西方烹饪元素的融合,这些烹饪元素食材、摆盘、烹饪法等。

争论的原因是关注的焦点不同

而引起争议的中餐西做,往往就是狭义上的中餐西做。这些理解会更局限于其中的某一方面,因而更容易产生“一错就全盘皆错”的判断

中餐西做本无错,就怕丢了本味

如果站在更宏观的视角来看,你就会发现中餐西做更像是一种工具方法工具本身没有对错,而能否产生正向价值,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它。下面这些常见的误区需谨慎对待。

纯粹模仿型:不懂色彩搭配和构图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曾说,好的艺术家拷贝,伟大的艺术家抄袭。但前提是模仿的背后不但需要大量的相关知识,更需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处理,而不是简单怎么怎么来。

品配色构图的原则与人们的穿衣原则有相似之处,本质都是为了凸显优点和掩盖不足,而盲目模仿却不解其中道理,往往只会偏离品核心。就像虽然海参的质感很棒,但是用错了装饰衬托的工具,就容易适得其反。

形式至上型:不考虑食客用餐感受

品最终都是为了入口体验,而除了口味之外,整个用餐流程的每个细节都应该纳入考虑范畴内,品的呈现形式更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形式好看并不等于体验舒适,只有品本身符合食客审美和日常饮食习惯形式,大家的接受度才会更高,太大的反转则会让人感到不适。就像一眼很难看出什么品,往往在下筷前也会容易产生疑惑和犹豫。

欠缺内涵型:缺少品内核和整体考虑

缺少内核可能是对品最严重批评,也是中餐西做中最容易引发争议的一个方面。而普通厨师和顶级厨师的差异也往往体现在这里,前者更聚焦于某方面的具体模仿,后者会用更整体的视野去看待品。

所有创新都有基础和根源,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传统”。品的传统是品的内核,决定品的本味和背后的用餐体验,即使是换了“马甲”也不能改变。与其单纯改变摆盘形式,不如融入更多元素提升口味,进行更本质上的改变,毕竟品的食用更大于观赏

中西融合是趋势,传统中餐有空间

在避开误区之后,我们不妨从历史和趋势这两种角度,更完整地看待中餐西做这件事。

历史上的中西冲突,有何启示?

在百年前的洋务运动中,面对坚船利炮,中国洋务派提出的主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正是有了这一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改革顺利推进,中国的近代工业才能正式起步与发展

中西结合不能舍去本味

餐饮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这一事实不可否认,也因此决定了中西融合是大势所趋。对于中餐品的创新来说,保持品的核心不变,适当借鉴西式的食材和烹饪方式,为我所用,或许才是适应时代变迁的正解。

传统中餐的DNA不能丢

这是最简单的一句话,也是最核心的原则。能够流传至今的中餐品至少证明了两点,其一它有足够的历史内涵和时代活力,其二它有充分的消费市场。

中餐品博大精深,每道的DNA都有所不同,可能是食材、烹饪法、饮食文化等,把握住你觉得最重要最精髓的东西,剩下的就是你可以创新的空间。

别被方法设限,食客接受是最好标准

守住原则之后,剩下的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即便是传统中餐也能因时而变,拥有很大创新空间。这时候别被形式束缚住,尽量多地进行尝试,了解更多品背后的根源,多问几个“为什么”。只要创新后食客仍愿意掏出真金银买单,这就是最好的检验标准

最后还是回到开的那句话,中餐西做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是否将这一工具运用得当的差别。做好全局的考虑、保持开放的态度,才能让创意主动找上门来。

-end-

本文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

大误!谁说厨师是靠鸡精炒的肥腻男子?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