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三文鱼如何走向世界?

时间:2018-05-28 20:30:36 来源:游侠作者:苏格兰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没有生蚝滑润,不似小龙美艳,不如大闸蟹生猛,它体态拙,却是苏格兰的“国宝”一枚,也能瞬间击中中国"货"的兴奋点,在中国的餐桌上享有尊贵地位。

那就是它,苏格兰三文

25年前成为第一款获颁法国农业部优质食品红色标签的外国食品。法国是欧洲最大的三文市场,这枚红色标签就成了它去世界其它市场的敲门砖。

今天,它在苏格兰食物类出口清单上占号交椅。

苏格兰西北沿海地区有大约250个三文养殖场。每个星期天,那些养了3年左右、体重达8公的大西洋三文被渔船运到一个叫Mallaig的渔港。

一条真空吸管把它们从船上引入屠宰场的冷库。杀好的从那里被运到威廉堡(FortWilliam)的三文加工厂,清除内,剔除骨,切割装,然后踏上出国旅途,向世界各地出发。

从2011年获准进入中国市场后,苏格兰三文开始了从养殖场到中国餐馆厨房的旅程。

就在这些大离开渔场那一周的星期四,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出现在中国一些高档餐厅的餐桌上。

苏格兰三文产量不是最高,但价格则比国际价格高10%。

2016年,11000多吨苏格兰三文进入远东,价值7300万英镑;同期,35000吨去了欧盟,26000吨去了美国。

据苏格兰三文养殖行业组织SSPO介绍,这主要因为它们一般比较好,住得比较宽敞,活动锻炼的空间较大,从而身上脂肪较少,质细密。

半个世纪前,苏格兰三文只有野生的,是餐桌上的奢侈品。

最早认识到并把设想付诸行动的是联合利华(Unilever)集团旗下的产部门MarineHarvest,1971年在苏格兰的Lochailort首次收获养殖三文

这个部门后来独立出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文养殖公司,总部设在挪威。

人工养殖三文商业效益高,但也有争议。环保组织认为密集养殖三文会破坏湖泊和海湾的野生渔业资源和生态系统。

近来,三文又遇到对:海虱子。一个养殖场的要是染上海虱子,就得赶在健康恶化前捕捞。

去年,全球三文产量下降7%,苏格兰和挪威三文产量下降5%,智利产量下降16%。

即便如此,作为健康食品的三文在国际市场上仍是抢货,产量下降价格上涨,苏格兰威廉堡的渔港繁忙依旧。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