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许多地方,同时也牢牢记得那些瓷碗里的独特与丰富

时间:2018-05-20 02:21:13 来源:稀夫文字作者:过桥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自驾游给旅者带来了无限乐,山河壮丽、风景旖旎,而饮食行天下随处的餐佐之乐,更是让人津津乐道,记忆深刻。

过贵州苗寨3元一个糍粑,喜欢到引为天食,西安回民街千种小,二天去三次,流连忘返,浙江乌镇的宁波圆,一碗卖到20元,得满腔愤怒,却背地里圆糯怎么会那样好,韶山的红烧、长沙火凤凰的豆腐,......走过许多地方,印记在脑海里除有天地形彩,同时也牢牢记得那些瓷碗里的独特与丰富。

来昆明,要上一碗云南过桥米线。

女儿从家乡南昌发来信息:昆明桥香园过桥米线很有名。

(作者在昆明桥香园品尝过桥米线图片由作者提供)

(昆明桥香园品尝过桥米线 图片由作者提供)

是不是馋了些,我不评论,但是,每到一处寻找特色小,是一种增强对访问地理解的重要方式,是我要做的功课。比如藏地耗牛面,四川麻烫,由于饮食习惯,不能说都喜欢,但接受,并从中理解当地住民为什么有这样一种法,我认为这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过桥米线由来和外省的著名小一样,都来源于民间传说,有些甚至来源于更遥远的古神话传说。这是劳动人民口口相传文化,实际上是非物质遗产的一部分。有关过桥米线传说版本有多个,大慨意思是古时候有妻子丈夫,其妻子避免丈夫食用时过凉,就将内倒入以保温。故事在这里有分叉,一为丈夫在岛上或读备考或从事农活,妻子的必经之路是与小岛相连一座小桥,那么妻子所送的——米线就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过桥米线。另外一个说法是其丈夫食用时,面仍然很,需用小碗冷食。就将砂锅内的米线用筷子重置于碗中,米线将两碗架作一桥,有妻子送米线过桥之意,故称过桥米线 。还有,还有就不举例了,意思差不多,脱开米线,主体还是讲男人勤奋,女人贤淑的古老故事

(昆明老滇过桥米线店 图片由作者提供)

(昆明老滇过桥米线楼顶营业场所 图片由作者提供)

(云南过桥米线用起来可以说阵容强大图片由作者提供)

(它可作为主食,同时还可容几乎所有蔬来为米线服务 图片由作者提供)

(桥引贵省一等佳味,食和美德都在老滇图片由作者提供)

米线,是指用米制作出来的细长的粉条。我们称之为米粉,在南昌,米粉是名。南昌米粉和过桥米线在形质上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法上两地大相径庭,几乎完全不一样。云南过桥米线用起来可以说阵容强大,它可作为主食,同时还可容几乎所有蔬来为米线服务。南昌米粉则不是如此,南昌人将米粉置于一种副食地位,正餐、大席众多肴中可能会有一盘米粉,但它是可有可无的。南昌人过早讲究一粉一,即一碗凉拌米粉,一个瓦罐,一荤一素搭配。遍布南昌大街小巷的早餐店几乎都卖这个。有空朋友们来南昌,在下请你们南昌米粉瓦罐。味儿确实很好。

(南昌米粉是名图片来源于网络

(南昌米粉是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过桥米线早年在南昌扎下了根,开有许多分号。进入南昌市场的云南过桥米线显然已不再是正统的过桥米线了。云南过桥米线的这些分号几乎都在做赣人喜欢的倾向于川系列的品,在南昌已很难见到真正的过桥米线了。所以,这次来云南昆明,先要找正宗的过桥米线撮一顿。

旅行饮食分不开,人要维持健康就得,这是一条真理,出门在外,总要,至于在哪儿得怎样,则在个人丰俭和品味。到一地,先找名小,尝尝再说。

二天我们又找到了一家叫做《老滇过桥米线》的店再过桥米线。那么过桥米线在我们如此这般二度来,它到底怎样呢?且看《老滇过桥米线》对联:”桥引贵省一等佳味,食和美德都在老滇“。过桥米线确实名不虚传,好!你想,一个米线,可以带领所有荤素,迎纳天下各种味觉喜好,厉害啊。

(昆明市干净整洁,

(是一座有异域风情的美丽城市图片来源于作者)

(作者在昆明街上 图片由作者提供)

比之云南过桥米线,南昌米粉就显得单一而缺少容。云南过桥米线一直在往外走,全国各地都有,表现了云南人民进取的开放姿态。南昌米粉离境则鲜有人知,思维上是保守而固步自封的。有朋友让我给云南过桥米线提点意见,我认为,云南过桥米线太重仪式感,订餐可从30、50、.....到千元。盘碟太多甚至多到无穷。作为一个游客,我很想安安静静下来,一碗地道的过桥米线,我说的是:一碗。这点我感觉昆明做不到。

可能在下孤陋寡闻,我认为我可能还没有在云南昆明找到真正的、来自乡村的、来自那个古时候送妻子式的过桥米线。我还会寻找

在本文结束之前,我要顺便说一下,昆明市干净整洁,气候宜人,市民谦恭礼貌,是一座有异域风情的美丽城市,朋友们有机会可去看一看,也过桥米线,不错的。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