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更易风寒感冒,都是湿邪惹的祸!一碗粥帮你祛湿健脾

时间:2018-05-12 23:04:28 来源:北京时间作者:湿气点击:

导读:夏季更易风寒感冒,都是湿邪惹的祸!一碗粥帮你祛湿健脾2018-05-12 22:55 来源:北京时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
扫描关注公众号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春夏反而比比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管内科主任胡元会表示,北方其实和南方一样多湿邪,因为人们的生活习惯生了改变走路的少了,公交、地,开的多了;冰箱用得多了,冷饮喝得多了,这些都是会增加体内湿气因素

现代人是生活在一个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环境中,对四季的感觉越来越不分明。夏天出汗的时候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冬天烧暖气,穿件单衣还冒汗,阳气外越,藏不住精气(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人体在这种环境的状态下最容易生病,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造成阳气虚衰。湿邪对人体的伤害,比寒邪还要大。这也就是夏天往往更容易风寒感冒原因

湿邪不除百病生

湿在中医里又叫“阴邪”,而脾为至阴之,喜恶湿,所以脾气在四五月的时候最旺盛。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

同时,脾主运化液,它的特点是阳气易衰,阴气易盛,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浊,如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在一起叫湿,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再多的补品品都如同隔靴搔,隔山打牛。

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压、心脑管等疾病,甚至恶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如何自查体内是否有湿

国医大师路志正之子路京华表示:通过大舌,齿痕舌,舌体裂纹可自我判断体内脾湿轻重,此外,体内有湿气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1、面部亮;

2睡觉身体有异味;

3早上起不来,浑身无力,睡多久都觉得困,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4睡觉打呼噜,痰多,咳嗽

5感到累,连说话得说,没劲儿;

6大便不成形,便溏,稀,粘稠(不易冲掉);

7眼袋下垂,肥减肥后反弹;

8脸色苍,原本红润的脸颊不见了;

9小肚子大(常有胀气),身体浮肿

10耳内湿(耳禅湿)毛发粗糙,易脱落;

11边缘有锯齿,俗称“裙边舌”;

12中带腻,得越厉害,或者腻得越厉害,说明湿邪越厉害。

如有以上1~2种症状,要引起注意了,说明体内有湿气

这里介绍一个食疗湿气的古方,现在天气忽冷忽,时雨时晴,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有遇到湿气重的问题。老中医说:坚持上一段时间身体湿气就没了,身体就会变好。

那么到底是一个什么方子呢?说这个古方出自于古之中,由8种食材选配而成的,百试百灵食疗祛湿妙方!

材料:

薏米 、红枣 、枸杞 、红豆燕麦 、荞麦、 糙米、 赤小豆

做法: 用洗好后就开火煮,先大火煮至烧开,然后转小火煮。 在煮好前20分钟放入冰继续熬煮至冰融化即可关火。

这个古方后来留传至今,几乎有点常识的老百姓都知道用红豆,薏米,之类的熬喝,只是并不知道这个来历

效果再不明显,那就得试试咱们的艾灸了!

在传统三年陈艾的基础上,含有穿山甲,当归,川穹,丹参,益母,乳香,牛膝,红,等二十种 。艾条味足,功效区别于其他艾条:量足,渗透力强, 灸患处,寒症需要灸肚脐和肾俞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