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几样吃食只有咱南京人认识,第二个我就惊呆了!

时间:2018-04-24 17:17:08 来源:南京吃货指南作者:南京点击:

导读:据说这几样吃食只有咱南京人认识,第二个我就惊呆了!2018-04-24 14:35 来源:南京吃货指南老南京人爱吃会吃也懂吃!今天,我们不说
扫描关注公众号

老南京人也懂!今天,我们不说“柴火馄饨”那些大众的食,咱们聊聊那些小众的南京美味,看看你过几种:

//

活珠子

//

活珠子作为全球十大最恶心食物榜首,是南京人的坠。但是似乎外地人有些敬谢不敏。它其实就是没孵化出来的小鸡,外形就像一样。

胚胎质很嫩(听起来好残忍),拨开嗅一口汁,鲜嫩无比。它的不仅鲜美,还有能和河豚相媲美的嫩质。剥开那壳,咬一口那还没有孵化出来的小鸡,那香嫩的和鲜滑的汁在你口中翩翩起舞,口感满分!

//

//

作为传说中的“一族”。南京人对野疏的简直就是没谁了。最具有代表的就是菊脑,说了就是路边的野。很多外地人来南京看到桌上的这道,都是满脸的人问号。也能上桌

对于南京人来说,夏天适合喝的就是菊了。下午的时候烧好,放那冷着。等到晚上的时候用,一大碗都能huai下去。由此可见南京人是多么的好养活~

//

豆腐

//

虽说豆腐应该是长沙的最出名,可是记忆中的南京豆腐也是最零食豆腐块,的,支一口小锅,看着丑丑的豆腐块在锅里打着滚儿,不一会就变得金饱满。

豆腐串在签字上,十个为一串。浇上椒酱,外脆里嫩,中有香,一口就是不忘的情怀。南京的豆腐不会像是外面靠着佐料才有的味,而是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味”

//

酒酿元宵

//

咱们南京人特别擅长用香气来制作美食。酒酿圆润的小元宵被裹上厚厚的汁,透着甜甜的香味。再撒点桂,香味扑鼻,又香又甜。

舀一勺满满的酒酿和小元宵,一口下去。感受着他们在嘴里调皮的跳动,与舌尖缠缠绵绵的裹在一起,最终再被你狠心的咽下喉道,满足感在那一瞬间就会被盛满了。

//

//

很多人都分不清小笼区别。其实一个是,一个是喝。而且小笼相对来说要更大一些。老一辈都很小笼。而我则更喜欢一些。轻轻咬上一口,迫不及待的吸干汁,再整个囫囵吞下,早餐如此,夫复何求?

时会送,南京人称之为“刷锅”~其实这也是有讲究的。配既解腻又清口。毕竟的味道很浓郁。最后用一碗清收尾,续着之前的余味真真是极好的。

//

各种鸭

//

南京人对鸭子的执着在全国都是有名的。烤鸭麻鸭鸭,酱鸭卤鸭樱桃鸭...外地人都知道桂鸭的名气,但是南京本地人几乎是的。最常的有两种。一种是鸭,另外一种就是烤鸭。但是南京的烤鸭和北京的烤鸭法是不一样的。

的时候记得一定浇上鸭卤,斩上软边四分之一的前脯,配一碗皮肚面,中就够了。当然,鸭也是餐馆桌上冷盘的绝配。还有鸭舌、鸭。鸭肠、鸭肝做一碗最正宗的鸭粉丝,搭上老南京的咸甜烧,味道鲜美极了。

//

皮肚面

//

南京人很喜欢面,街边大大小小的面馆数不胜数。除了清真牛拉面、重庆小面、北京炸酱面、岐山臊子面外,独有的面条皮肚面才是老南京人尤其是老城南人的最

皮肚面可以放很多料,分量非常足!一碗皮肚面往往给人一种是用盆装的感觉丝、香肠、猪肝、、青木耳等等十几种食材放在一起,类似一锅杂烩,所以想要把一碗皮肚面拍出漂亮照片,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虽然皮肚面颜丑,但是好啊!

//

如意回卤干

//

它是江苏南京地区著名汉族小。就是将豆腐果放入鸡锅,配以少量的豆芽与调料同煮,煮至豆腐果软绵出锅。因在烧制中时常加入豆芽,而其形很像古代玉器中的玉如意故被称为如意回卤干。

就干子来说,炸到恰到好处不太容易。“太嫩了过于绵软,太老了又不利于吸收卤汁,所以唯有炸到四周金、中间泡泡的,才可起锅”。

//

什锦豆腐

//

豆腐涝也叫豆腐脑、豆腐,南京话又称“都不老”。这道小全国各地都有,可南京的豆腐涝和其他地方的不大一样,除了一样的色如玉。

除清香爽口外,南京的豆腐讲究一个佐料。辅以米、榨木耳、葱、香等十余种佐料,不光是颜色漂亮口味更是醇、浓、香、鲜、咸淡适宜,辛适中,有滋有味。

//

//

长得像冰淇淋甜筒,起来香甜软糯,这就是南京人都的梅糕,小杯里装的大美味

如今的南京梅糕在继承了传统制作方法的同时,又加入小元宵、青红果、松子仁、五彩米等,使其味道更加鲜美,外焦里嫩,而且有豆沙、果酱、果仁等十几种配制方法

//

状元豆

//

了状元豆,好中状元郎”。它是南京夫子庙的特色小之一。状元豆有好几种口味,有蚕豆,也有五香豆。两种各有特色,蚕豆入口酥脆,五香豆入口喷香,咸甜软嫩,细细品尝,趣味横生。

货菌每次去夫子庙的时候,都会买上好几袋留着以后。打开装,扑鼻而来的是一股五香的气味,那香是浓浓的,钻心入,诱人食慾。但是友情提醒,状元豆虽好,可不要贪哦。因为多了你会不停的排放“有毒气体”,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现在,有些正宗的老南京食已经很难到了。但是,对于过去浓浓的老城南的味道,南京人永远都不会忘记。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