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星巴克贴致癌标签,茶行业怎么看?

时间:2018-04-02 17:25:57 来源:茶周刊作者:致癌点击:

导读:【聚焦】星巴克贴致癌标签,茶行业怎么看?2018-04-02 17:14 来源:茶周刊近日,被全球刷屏的星巴克“致癌”事件真是愚人节的礼物吗
扫描关注公众号

近日,被全球刷屏的星巴克“致癌”事件真是愚人节的礼物吗?几乎随时随地,各种场合,都可以听到“星巴克”三个字,并成为各国各大媒体的条。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具体来聊聊。

事情缘起于3月30日,美联社、路透社等媒体的一则报道——

美联社报道称,美国洛杉矶一家法院裁决,星巴克和其他几家咖啡公司,在加州销售的咖啡必须贴上癌症警告标签。理由是,市面上出售的烘焙咖啡中,被发现含有的高浓度丙烯酰胺——一种有毒的致癌化学物质。

这则新闻是真的,但是,不少被第三方评估为“不实消息”的相关文章却在网络广泛传播。3月31日,有个叫做“澳洲 Mirror”的公众号,发了一篇《星巴克最大丑闻曝光,全球媒体刷屏!我们喝进嘴里的咖啡,竟然都是这种东西…》的文章,阅读量10万+,点赞2万+,在朋友圈刷屏。一时间,星巴克遭遇"四面楚"。不仅股市下跌,公关方面也陆续被各大媒体围攻。

4月1日晚,在刷屏的公号中记者注意到,打开 “澳洲 Mirror”的该文,被贴上了“不实信息”的标签,此外,涉及相关信息且没有如实报道的公号也被删除或贴标。

看来被蒙蔽双眼的读者还真不少,这个愚人节的礼物是够分量了!但是,“丙烯酰胺”这个之前对大多数人还比较陌生的名字也走进了公众视野。平时我们常喝的咖啡真如法庭文件所说,含有“有毒的致癌化学品”吗?“丙烯酰胺”到底什么

1.“丙烯酰胺”什么

笼统来说,就是食物中的碳化合物和质,在高温烹制过程中“顺带”产生的一种物质。它的确是一种潜在致癌物质,具有一定致癌;并且能够造成神经系统损伤。不过这些致癌也只是“疑似”。目前的研究只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还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在人类身上具有同样危害

2.喝多少咖啡才会到达致癌量?

根据2010年,发表在《食品化学毒物学期刊》(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上的一项研究提供的数据,丙烯酰胺的致癌剂量为每公体重2.6μg-16μg每天。用最保守的数字来估算一下:一个60公体重的成年人,每天摄入2.6μg*50=130μg,也就是12kg咖啡,才会喝到致癌剂量(煮咖啡丙烯酰胺平均剂量 13μg/kg)。

图片来源于央广新闻:差不多一天喝33杯星巴克中杯咖啡

3.哪些食物中“丙烯酰胺”含量高?

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4.哪些因素可以导致致癌

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5.对于行业有何借鉴?

咖啡致癌不是个新鲜话题。“咖啡致癌”这种说法的历史,差不多30年了。亦如此。

早在1991年,咖啡确实曾被权威的IRA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入2B类致癌物(致癌可能较低的物质)。但在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文特别明确地指出:咖啡不存在致癌危险,只要别太烫就行。因为如果习惯长期喝65℃以上的咖啡,是被确证容易增加得食道癌风险的。那么应当如何看待类似事件?

正确看待“质”与“量”

2017年底,中国食品品检定研究安全评价研究所列出一份致癌清单,来源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其中,有120种1类致癌物。

世卫组织列出的这些癌物质,意思是多这些东西会增加得癌的风险。但并不意味着,了就一定会得癌,完全就一定幸免。致癌的发生是和遗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同样,关于普洱致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指出:普洱每天饮用量取世界最大饮量的2倍计算。在极端保守假设下(我国所有人群都是普洱的高消费人群,且饮用的都被曲霉毒素高度污染),每1000万人中仅3.2人会因饮用普洱而诱发恶肿瘤原发肝细胞癌(448人/14亿人口),因此可以说因普洱曲霉毒素引发的致癌风险极低。

日常生活中,一切都是以量剂为前提的,抛开量剂谈毒是片面的。正如上述的120类1类致癌物,我们都应排斥:薯片、烤、槟榔、奶类、蜂蜜制品等。

提高认知,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咖啡一次又一次地被证明是一种健康饮料",正如“”视为中华瑰宝,是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大健康饮品之一,是兼具美感、口感、功能健康饮品营养界有一种说法:"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搭配。"要想拥有健康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以及平时合理的饮食搭配才是硬道理

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个人、行业及社会提高生活常识的普及度,正确看待食物健康关系。与此同时,各行业也不应相互对立,乘虚而入。发展自身,引以为戒,以绿色良好的公平竞争,建立好行业市场口碑。

③对行业带来的思考

看到很多人对“咖啡致癌”的新闻刷屏,有的留言,暴露了对咖啡曝光的幸灾乐祸的心态,认为喝咖啡的人该改喝了,首先我们对人这样狭隘的怀而感到羞愧,和天下的精神跑哪里了?同是世界三大饮料咖啡、可可、,都有着各自不同健康功效,只是大家的喜好不同罢了,不可抬高这个贬低那个。其次,我们注意到,此次咖啡致癌曝光,也同去年普洱曲霉素致癌有异曲同工之妙,行业也经常面临着这样那样的质疑、曝光,只要有科学的数据来支,谁也不怕!人应该在品的创新环境的打造、服务的标准化方面来下功夫吸引喝咖啡的人转向喝,而不是借此疯狂转发拉拢人心。

监制/安明霞 本期编辑/陈浩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