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东:用笔为矿工赢得尊重

时间:2018-03-02 07:45:15 来源:ZAKER泰安作者:矿工点击:

导读:张修东:用笔为矿工赢得尊重2018-03-02 07:38 来源:ZAKER泰安◎简介张修东,山东莱芜人。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散文家协会、中国
扫描关注公众号

◎简介

张修东,山东莱芜人。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散文家协会、中国煤矿作家协会、泰安市作家协会会员,肥城市作协副主席,山东省第 21 届作家班学员,著有散文集《上河流》。作品曾获第二届 " ‘中华情’全国散文联赛 " 金奖,中国散文学会 " 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 "" 最佳美文奖 ",首届 " 桃源文学奖 ", 首届中国乡土田园大赛银奖,《当代汉》第二届 " 骑士杯 " 等。

张修东在煤矿上工作了三十余年,笔下始终离不开矿山。流落的煤矸石,矿区的蝉声蛙鸣,煤海边的麦浪 …… 都曾出现在他的文字里。张修东说,他对煤矿一直怀有感激之情,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能让大家对煤矿工人多一份理解

煤矿工作,业余时间坚持写作

1985 年,在陶阳煤矿单身公寓居住的张修东,看到老师养的一棵紫竹泼成长,像极了矿工的格,就写了一篇散文《紫竹情》,这篇文章不久被刊发在当时的《肥城矿工报》上,成了他追求文学想的开端。

从那时到现在的 30 多年里,先后六次调整工作岗位的张修东,一直忙于工作写作总是放下了又拾起,但他却从未放弃过文学,工作之余还捧读了很多名著。2007 年,由于工作再次调整,张修东有了更多时间写作。2009 年,他的散文频繁在《肥城矿工报》《桃源》上刊发,这也给了他很大的鼓励。那几年,他写了几十万字,并于 2013 年出版了散文集《上河流》。

对煤矿怀有感激,作品多聚焦矿工生活

张修东说," 我生活在火的矿山,有写不完的素材。" 平时遇到某件事、某个人说了某句话,有了灵感,他都会随记在不离身的小本子上。

从 1981 年入矿做煤工开始,张修东就怀有一种感激之情。他很喜欢作家刘恒说的一句话:" 我们都是凡人,从事了艺术创作,才使我们的心灵有了接近伟大的可能。" 他的作品多是对矿工生活感恩、对熟悉矿山的浓情描绘以及对身边植物、事件、人物命运思考和探寻。

张修东表示,他文学创作的座右铭是让上的河流恣意流淌,因此才给自己的散文集取名上河流》。希望通过自己作品中对矿山环境变迁的展现,得以观瞻社会的进步,希望通过对矿工生活酸甜苦的展现,为矿工们得更多理解和尊重。

记者:新的一年,有什么写作方面的打算?

张修东:以前总说工作忙没时间,小块时间又不好写大文章。下半年,我想拿出一段时间,潜心攻读在岗时购买的文学籍,同时将考虑再三基本成熟文字整理出来,了却一个心愿。

记者:业余时间除了写作哪些兴趣好?

张修东:我的业余生活还算丰富,除了写作,大都在做与写作有关的事,比如到人员集中的地方或是找几个素材比较丰富的哥们,搜集故事,捕捉灵感,记下来以备后用。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贾风城 编辑 高睿】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