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吃不惯面食,我们祖先也是 | 赵志军 一席第564位讲者

时间:2018-02-01 11:45:48 来源:凤凰网作者:小麦点击:

导读:南方人吃不惯面食,我们祖先也是 | 赵志军 一席第564位讲者2018-02-01 11:30 来源:凤凰网原标题:南方人吃不惯面食,我们祖
扫描关注公众号

原标题:南方人不惯面食,我们祖先也是 | 赵志军 一席第564位讲者

赵志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研究员。

有人说小麦是一个传奇的农作物,养育了大多数古代文明的国家,除了中国

五谷

赵志军

大家好,我叫赵志军,是一个考古学者。我从事的是植物考古研究,在我们考古学界,大家都“亲切”地称呼我为“植物人”。这实际不太亲切,是吧?但是很贴切。因为植物考古研究的就是考古发现的与人类生活相关古代植物遗存。

什么样的植物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呢?毫无疑问,五谷杂粮、瓜果蔬。这些我们每天都要食用、每天都要接触的农作物遗存,也确实就是我们植物考古研究的最重要的内容

大家不知道想过没有,五谷杂粮到底指的什么?杂粮好理解,“杂”表示是多的意思,多种多样。那五谷的“五”呢?它仅仅是一个表示多的虚数,还是一个确确实实的实数?如果是实数,那是哪五种谷物

今天我就想给大家分享一些从我们植物考古研究来讨论的有关五谷的故事

首先我们得先追究一下五谷这个词从哪来的。五谷出自于《论语》,是咱们孔老夫子的一句话,大家都很熟悉这句话:“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由于这是孔老夫子的话,所以后代的儒家学者们就要对这个话逐字逐句地进行解释。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位学者的解释,一个叫赵岐,一个叫郑玄,他们两个都是东汉的学者。

赵岐说五谷就是稻、糜子、谷子、小麦、大豆。郑玄说你说得不对,后四种我同意,但是第一种不是稻,第一种是麻。麻什么?大麻。所以这么一听,这郑玄太不靠谱了吧。大麻是毒品,你怎么把大麻放到五谷里了,而且还把它放到五谷之首。

稻米、粟(谷子)、黍(糜子)

小麦、大豆、大麻

那么郑玄为什么要把麻放在了五谷里?让我们从植物考古的发现来讨论一下。

植物考古是目前考古学界发展速度最的一个科技考古的研究领域。我们通过植物考古在考古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古代植物遗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古代谷物遗存。

到目前,全国的植物考古工作者已经发现古代谷物遗存达到数百万粒,数量巨大。我们对这些出土的古代谷物遗存进行梳理,结果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现象:在秦汉以前,中国大地上出土的农作物遗存只有六种,哪六种呢?稻米、谷子、糜子、大豆、小麦、大麻。

炭化稻米、炭化粟粒(谷子)、炭化黍粒(糜子)

炭化大豆粒、炭化小麦粒、炭化大麻

所以我们的植物考古研究就证实了:第一,五谷是个实数,第二,确确实实有五种谷物,外加一个不是谷物的大麻。那么我下面就一种谷物一种谷物地给大家讲植物考古的一些新发现以及它们的故事

先讲一下大麻。为什么先讲它,因为它虽然不是谷物,但它是我们中国古代农业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类作物。我们现在说农业产品,一般就是粮棉粮棉,为什么要粮棉一起说呢,因为我们在农业生产中除了要生产粮食,还要生产,以供纺织织布。

但是棉起源于中南美洲,当然现在的考古发现证实印度也有棉的栽培,不管是中南美洲的棉还是印度的棉,传入中国都很晚了。所以在我们中国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古代先民所依赖纤维植物主要源自于大麻,大麻是当时最重要的经济类作物。

当然了,除了大麻,还有其他的麻类作物也能提供纤维,比如我们现在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亚麻。可是亚麻是起源于西亚的,很晚才传入中国。还有一种麻叫苎麻。但是苎麻的麻纤维很粗,如果做纺布织衣的话,穿在身上很不舒服。所以我们中国古代先民所穿的衣服主要是靠大麻纺纱织的布。

大麻除了提供纤维以外,还有个重要作用,就是大麻可以榨。当然它还具有毒品的功能,我们管它叫致幻剂。因为在远古时期,人们在进行一些宗教活动的时候需要使用这些致幻剂,使之达到一种迷幻状态,以便通天通地。现在萨满实行法事的时候也要做这些事情。

但是大麻是否在我们中国古代曾经作为致幻剂用在了这些宗教活动中呢?我们现在无从得知,因为考古没有这方面的证据。但是有的学者根据某一些迹象,认为大麻曾经确实做过致幻剂,比如这件青铜器。

这是一件出土的商代早期的青铜盉。大家注意没有,这件青铜器很古怪,古怪在哪儿呢,在它那个流上了,就是它的嘴是冲上的。而且直直地冲上不说,比盉口要高出很多。

你们想一下,如果这里装的是液体,你要想把它倒出来非常困难,你得掌握一定的角度,稍微一偏液体就会从口流出来,而不是从嘴里流出来。

所以有学者说既然这件青铜器做得这么古怪又这么精美,那它就不应该是用来盛放液体的,而是用在其他方面的,可能是用于吸食致幻剂。当然这仅是一说。你们别问我,我只是听到别人说,是不是真的咱们也不知道。

大麻是否在中国古代用作致幻剂我们无从得知,我们只知道大麻在中国古代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类作物,这是有关大麻的故事。下面我们继续讲五谷中的另外一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稻。

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是依赖于稻谷作为主要的粮食稻这么重要,所以关于栽培稻起源和稻作农业起源的研究历来都是一个国际的学术问题。但是我们中国植物考古学家为稻作农业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我在地图上标的这些遗址,年代大概一般都在距今8000年以前,尤其这三个色点标志的遗址,年代都在距今一万年以前。

我们从这些遗址发现早期的远古稻谷的遗存,比如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出土的距今一万年前的炭化稻米。

还有它的陶器里掺的稻壳,红烧土里烧过的炭化稻壳的痕迹。

所有这些迹象都向我们说明,中国古代先民在距今一万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利用稻了。所以我们栽培稻的起源和稻作农业的起源,向上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这是我们的植物考古提供的一个有力的证据。

当然,植物考古在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上的更重要的一个发现,是针对一个著名的遗址——田螺山遗址。田螺山遗址位于浙江余姚县,它与另外一个非常著名的遗址河姆渡遗址相距只有7公里。

说到河姆渡遗址,我估计在座的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因为历史课本必然要提到河姆渡遗址。不光是我们中国的课本,现在在国际上的大学的教材中凡是要讲到稻作农业,必然用河姆渡遗址作为考古资料的证据,由此可见河姆渡遗址的重要

但是遗憾的是,河姆渡遗址是上个世纪80年代发掘的,那个时候我们的发掘理念和发掘技术都不如现在这样完备,所以还遗留了一些问题

庆幸的是在最近我们新发现了一个遗址,这个遗址就是田螺山遗址。田螺山遗址埋藏的文化遗物与河姆渡遗址完完全全一样,所以用考古学的分类方法,我们把田螺山遗址的埋藏文化也称作是河姆渡文化。

田螺山遗址出土文物

换句话说,田螺山遗址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没有被发掘的河姆渡遗址。因此在这次发掘中,我们就可以采用植物考古方法,系统地获取遗址中埋藏的各种植物遗存。

当然,在田螺山遗址发现稻遗存。像这种色塑料箱子装的炭化稻米,出土了好几箱,数量很大。

但是这个没有什么新鲜的,因为在上个世纪的河姆渡遗址发掘的时候也发现了大量的稻谷遗存。这次我们比较重要的发现是稻谷的基盘和小穗轴。

什么是稻谷的基盘和小穗轴呢?我们都知道稻的稻谷是长在稻穗上的,但如果你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每一个稻谷粒与稻穗的衔接之间还有一个小枝,这个小枝我们就叫它小穗。稻谷谷粒是通过小穗与稻穗的主干相连接的,这个小穗的顶端叫小穗轴。稻谷的底端叫基盘。

生长期间,稻谷基盘与小穗轴是连接在一起的。稻在没成熟的时候这两者连接得很好,但是一旦成熟,小穗轴和基盘二者之间的连接面就松开了,于是稻谷就落在地下了,落在地下以后来年再生长再繁殖。

所以,如果是野生稻,它自然的繁殖机制就是成熟以后稻粒要落在地下。可是栽培稻就不成了,栽培稻如果成熟后也落在地下就麻烦了——等我们收获的时候就颗粒无收了。所以稻谷从野生稻向栽培稻的驯化过程中一个关键变化,就是成熟以后从落粒变为不落粒。

那么决定了它不落粒的关键点在哪呢?就在小穗轴和基盘的连接面上。所以我们就可以根据基盘和小穗轴连接面的特征,来准确地判断它到底是栽培稻还是野生稻。

我们从田螺山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谷基盘,于是我们有一个研究团队专门研究田螺山出土的稻谷基盘,主要负责的是英国伦敦大学的傅稻镰教授,当然我也参与其中。我们对田螺山出土基盘做了一个系统的研究,然后就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现象

什么现象呢,就是在田螺山遗址出土的河姆渡文化时期的稻谷,有30% 的个体表现出的是栽培稻的特,还有将近40%表现的是野生稻的特,另外还有30%介乎中间。

这个发现什么意义呢?这告诉我们一个很大的考古学的理论问题,就是栽培稻的驯化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革命变化,而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进化过程

这个过程有多漫长呢?刚才我说了,距今一万年前我们人类已经开始利用稻谷了,也就是说稻谷的驯化在距今一万年以前已经开始了。但是一直到了距今6000到7000年间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只有30%才完全进化成为栽培稻的特征,所以说稻谷的栽培驯化过程可能经历了数千年之长。

这就是我们通过田螺山遗址的发掘得到的一个重大启示。这个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了美国的Science杂志上了,它在我们整个农业起源研究中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除了这个发现以外,我们的植物考古还有一个新发现。那就是除了稻谷以外,我们还发现了其他的采集的野生类植物,比如菱角,还有橡子。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就是橡子,南方管它叫栎果。

橡子是可以食用的,橡子面我们都知道,虽然它不好但可以。橡子除了可食用以外,还有另外两个很重要的特点与农业种植的谷物很相似:一个是它是季节成熟,第二个它是可储藏的。

也就是在农业出现之前,采集狩猎经济群体采集的野生植物里绝大部分是不能储藏的,所以在采集狩猎阶段,人们是要不停地移动,不能定居,因为要不断地去寻找新的可采集食物来源。

而橡子是可以储藏的,所以说橡子与谷物有很多相似。它的相似决定了橡子和谷物是可替代的。也就是说给你一把橡子再给你一把稻米,你可以从中选一个,只选一个就可以了。

那我们在田螺山遗址发现了大量的储藏的橡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田螺山遗址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古代先民的稻作农业,仍然处在一个不发达的状态。当时的稻作农业生产产品不足以养活这个群落的人群,他们迫不得已还得去继续实施采集狩猎获得野生的食物补充食物的需求。

这又说明什么呢?说明一个理论问题,就是稻作农业的形成是一个缓的渐变过程注意,刚刚我们说的是栽培稻的驯化过程,现在我们这个发现又进一步证明了稻作农业的形成也是一个缓渐变的过程

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社会从采集狩猎向农耕转变的过程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变化,在这个渐变过程中,采集狩猎的比重逐渐降低,农业比重逐渐增强,最终人类进入到完全依赖农业生产作为其生活来源的社会阶段,我们管它叫农业社会。

所以一个田螺山遗址的植物考古就为我们提供了这么重要的信息,为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当然有关稻作农业的故事很多,这要讲两三个小时都讲不完,因为这是个大课题,我只是选了几个重要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粟和黍。粟也被称作谷子,黍也被称作黍子或糜子。可能说术语我们在座的朋友不太清楚,但是你们平时喝的小米就是谷子熬的。黍子一般不用在熬上,黍子什么呢?看过《舌尖上的中国》吧,那个馍馍就是拿黍子做的。因为它发米糕就是拿黍子做的。

黍子或者糜子,它长的什么样我估计在座的可能大部分都没见过,所以我给大家看这张照片。这是我在赤峰调查的时候拍的一张很有意思照片

这是一片黍子地,黍子地里掺杂了两个谷子。长得跟稻似的散穗的,这就是黍子;有两根长得像个尾巴一样的,那就是谷子。以后再到乡村见到这东西你们就认得了。

粟和黍在我们中国的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中国的农业起源是分成了不同的源流的,其中一个就是刚才我讲到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作农业起源。另外在中国北方地区沿着河流域存在着一个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区域,它的主要农作物就是谷子和黍子这两种。

发现粟、黍谷物遗存的遗址

可能在座有朋友说我们北方的是小麦。但是小麦是外来的,一会我要讲到。我们真正自己本土的北方地区的农作物就是谷子、糜子这两种小米,可想而知它有多重要了。

大家都知道,我们华夏文明的起源地在河流域,在中原地区,而中原地区就处在以种植两种小米特点的北方旱作农业地区。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再细讲,我先进到下一种五谷——大豆。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料作物,也是起源于中国。而且原来我们中国也是大豆的主产国,但是很遗憾现在我们大豆产量减低了,所以我们现在需要进口很多大豆。

而且进口的大豆又牵扯出一个转基因问题。关于转基因大豆的争论,我不想参与这个问题,因为我对转基因也不懂,我只讨论大豆的起源问题

通过植物考古,对大豆的起源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我们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了距今8000年前的大豆,由此证明了大豆早在8000年前就已经被我们中国古代先民驯化出来了。

炭化大豆粒

说到河南舞阳贾湖可能在座的有知道的,最近这两天这个遗址变得非常有名。我们现在正在看的《国家宝藏》里的第三集谈到的骨笛就是这个遗址出土的。

实际舞阳贾湖遗址除了出土了骨笛、大豆,还出土了其他非常非常精彩古代文物。在座的如果对考古有兴趣,你们应该去了解一下。这是我的一个朋友张居中教授主持发掘的,是我们考古学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古遗址,这个遗址就为我们探讨了大豆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

下面我们进入到五谷的最后一种:小麦。小麦与刚才讲的那几种农作物都不太一样。刚才讲的不论是稻也好,两种小米也好,大豆也好,大麻也好,都是我们中国自己本土的,是起源于我们中国的农作物。但小麦不是,小麦是起源于西亚,后传入中国的。

小麦起源西亚以后很地向四周传播,成了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古代文明的主体农作物。我们知道所谓几大文明古国括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以至于古希腊、古罗马,这些古代文明的农业生产种植的主要农作物都是小麦。所以有人说小麦是一个传奇的农作物,它养育了大多数古代文明的国家,除了我们中国

中国古代文明好像和小麦没关系,但是我们的植物考古发现,它与我们的华夏文明起源还真是有点关系,虽然不是很大,但这什么关系呢?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小麦传入中国时间。小麦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根据文献可以追溯到甲骨文,甲骨文中有小麦的字,不光是一个,有两个字:一个是“麦”,一个是“来”,这两个字都是象形字。

大家再看底下的这个,它是画成一个麦类作物的样子,但是后来其中一个字就被引申为“来”了。所以你们现在用的这个“来”字,千万别忘了它本意是小麦。所以有学者说为什么偏偏把“麦”引申为“来”呢,因为我们古代先民已经知道小麦是外来的。当然这不是我研究的,是不是真的你们去跟古文字学家探讨。

但是我现在要说的是甲骨文是我们最早的文献,我们追溯到这儿再往前就追溯不到了。如果再往前追,就需要考古学的参与了,尤其需要我们植物考古学来发现更早的小麦的遗存。

我们现在通过植物考古研究,已经在全国40多个遗址里发现了大量的早于距今3000年以前的小麦遗存了。

龙山时期 距今4500-3900年、二里时期 距今3900-3600年

商代早期 距今3600-3300年、商代晚期 距今3300-3100年

大家可能知道考古的年代是根据碳十四测年方法来测定的,现在碳十四测年的技术又有了发展发展成为加速器质谱测年方法

这加速器质谱测年方法优点什么呢?它所需要的测年的样品量非常少,少到什么程度——半粒小麦。半粒小麦就可以测一个准确年代,这就对我们探讨小麦的年代有了大大的帮助

加速器质谱计(AMS)测年

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了100多个直接从小麦测到的年代,根据这些测年结果,我们现在可以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小麦是在距今4000到4500年之间传入到中国的。

但是如果把这些经过测年得到的早期小麦都放到地图上,会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现象:几个年代最早的小麦,都出土在山东半岛。这有意思吧?

因为小麦起源于西亚,它从西往东传,那应该是西面早东面晚。可是山东半岛是我国大陆最靠东的地方,结果我们在山东半岛发现的小麦竟然是年代最早的。这就对我们探讨小麦如何传入中国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我们现在关于小麦的传播路线大概有这么四种设想,这是我提出的四种设想,其中我认为最有可能的就是最北部的这个,我叫它原通道。

自大兴安岭西麓到东欧之间存在着一个一望无际的广袤的原地带,我们叫它“欧亚大原”。这个欧亚大原中间没有大川河流高山峻岭的阻碍,所以它一马平川。因此早期东西文化交流基本用的都是这条欧亚原通道,因为它可以很地从西到东、从东到西进行文化交流

当然可能有的朋友说不对呀,赵老师,咱们说的丝绸之路走的可不是原通道,丝绸之路走的是河西走廊呀。问题是丝绸之路什么时候开通的?汉代,是张骞通西域开通出来的。

那在张骞通西域之前就没有通道吗?当然不是了。在很早之前东西文化就进行交流了,只是到了汉代原通道走不了了。为什么走不了了?匈奴在那儿了。没办法,它已经阻碍了汉王朝与西部的联系,所以张骞不得不去另寻一条路,打通了河西走廊的这条道。

所以在距今4000到5000年前的时候,欧亚原通道是通畅的。因此很有可能小麦就顺着欧亚原通道直接就到达了大兴安岭西麓,然后沿着南北向的一些河谷地带,比如北京附近的桑干河/永定河进入到太行山东麓。

然后沿着太行东麓一直往南就进入到山东半岛了。所以如果小麦传播走了这一条路线的话,山东半岛出现得早就好理解了。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走的海路。我这里画了一条海洋之路,这条海洋之路大家千万不要小瞧,千万不要低估了我们古代先民在海洋上航行的能力

现在有大量的考古证据表明在很早很早的时候,人类就具备了在海洋上航行的能力使用可能就是很简陋的捆绑在一起的两个独木舟,然后顺着海洋潮流或洋流进行漂流,就可以从一个地点航行到另外一个地点。因此我们说小麦的传入也可能存在着一条海洋之路。

当然我们提出海洋之路这个说法也是因为有一定的考古证据的。在福建栖霞县的沿海地区考古发现山遗址,从那里出土的小麦我们直接做的碳十四年代测定,结果是距今4000年前。

当然,小麦传播路线还有其他的道路,我们在这儿就不再一一说了。

我刚才说了,小麦在距今4000到4500年就传入到中国了,可是我们植物考古发现,一直到汉代,北方地区出土的农作物仍然是以粟和黍两种小米为主。那就是说,小麦传入中国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它并没有替代两种小米成为我国北方的主体农作物。

现在是了,我们现在一说就是南稻北麦,这是我们现在的农业生产格局。但是一直到汉代以前都没有,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小麦迟迟没能打败小米而成为北方的主要农作物呢?

小米(左)和小麦

这里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就是它的土不服。小麦起源于西亚,西亚当地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寒冷潮湿、夏季,它的主要降雨是冬季和春季,所以小麦是个夏收作物,冬季末种,夏天收割,它这种生长也随之传播到了中国

中国是东亚季风气候区,东亚季风气候区是同季,就是夏天多雨、冬天寒冷,其中最缺雨的是春天,所以北方有春雨贵如说法。而小麦恰恰是在春天灌浆时最需要雨,所以它传到中国以后不太适应。因此我们中国古代先民要发明创造出一整套新的种植技术,才能使得小麦在我国得以广泛地普及开来,这是一个原因

小麦虽然传播得很早,但是成为主体农作物比较晚,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大家没想到,就是我们传统的饮食习惯拒绝接受新来的这种食物

我们在历史文献中可以见到这种记载,比如颜师古说过“麦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什么意思?就是说拿小麦粒煮的、拿豆子煮的,那是下等人的东西。我们上等人什么?我们小米稻米。

那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中国人还不太愿意小麦呢?这里可能和一个问题关系,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是粒食习惯。不管是小米也好大米也好,都是整粒地煮和整粒地蒸。

而麦类作物必须磨成粉以后再加工成食物才好,所以麦类作物传到我们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区的时候,受到传统饮食习惯的强烈抵制,在很长时间以后也没有形成一个主要的食物种类

这种在饮食习惯上的传统实际我们现在也是这样。在座的可能有很多从南方来的朋友,你们到北京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可是你们可能至今仍然喜欢面食,还是喜欢大米,对吧,古代先民也是这样。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古代先民怎么这个小麦呢?他们是拿它整粒地煮、整粒地蒸,这样做出来的小麦当然不好,当然是下等人的。

实在没办法怎么办呢?就把这个小麦给碾成碎末、碎屑。所以我们在历史文献中有一个词叫“麦屑”,麦屑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玉米碴子似的。因为小麦整粒煮实在不好,也不好消化,古人就把它碾碎了蒸、碾碎了煮。即便是这样,他还是这么蒸煮着

因此,这也是小麦早在距今4000到4500年间传入到中国,但是迟迟没有替代谷子和糜子这两样小米成为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的另外一个因素

那小麦传入中国后跟中国社会发展关系在哪呢?大家一定要注意,距今4000到4500年正好是我们华夏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如果我们用夏商周文明来讲述华夏文明形成过程的话,夏王朝的时代正好是在距今4000年前后。

当然考古已经发现了中华文明实际有5000年的历史。但是在距今4000年前后是我们华夏文明形成过程的一个关键点,而恰恰就在这个关键时期,小麦传入到中国了,而且还就是传入到中国北方地区,给我们中国北方地区的旱作农业增加了一种新的农作物品种。因此,小麦的传入与我们华夏文明的形成应该多多少少也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总之,五谷是我们现代植物考古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对五谷研究,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有关中国农业起源的问题,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有关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