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沸崂山清泉水 共饮茗香万里江——记青岛万里江茶业有限公司

时间:2018-08-29 11:16:14 来源:科普三农作者:崂山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文/宋 毅

盛夏,海滨城市青岛游人如织,“喝青岛啤酒小蛤蜊”早已是青岛招徕外地游客的“标配”美食。殊不知,青岛的好货多了,崂山就是蜚声全国的一种。如果走到崂山区的松岭路上,就会发现路旁一幢建筑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万里江博物馆”,知情者会告诉初来客:这是生产崂山的龙企业“青岛万里江业有限公司”所在地,“万里江博物馆”也是北方功能最全的叶博物馆。

北引 不输南

提起崂山,一般人只知道崂山绿,其实,今天的崂山除绿之外,还有崂山红、乌龙产品,形成了较为完善产品结构。像龙井、乌龙等名贵品种本来产自南方,如今已经落户在崂山地区,这是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几十年坚持将南方品种移植到北方,“南北引”的结果。

崂山被誉为“中国江北名之乡”,地理位置在北纬36度线附近,是我国纬度最高的产区。这里三面环海、空气湿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迟、夏凉、爽、冬暖的气候特征明显。春季长,叶发芽就迟,采摘期也晚,发芽后生长导致营养物质含量高,形成了所产叶叶片厚、百芽克重增加、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特点

相传,崂山自古就有,青岛的市“耐冬”,就是一种在崂山有几千年历史、与基因极为相近的山,蒲松龄作品《香玉》的灵感就来自于这种耐冬。但是在崂山地区历史上从来没有形成过产业,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都是如此。

1957年,青岛在第一次“南北引”中分得了南方运来的4000株苗,当地人不知道这叫树,以为还是当地已有的冬青树的一种,就将树种在了中山公园的道路两旁作为景观树种植。一个冬天过去了,由于没有种植和管理经验,大部分树都被冻死了。好在青岛属于海洋气候,少有极寒,居然有部分树活过来了。1960年开始,山东省委、省政府以更大的决心开始了第二次“南北引”工程。

在万里江博物馆,陈列着第一代“南北引人”的事迹,最著名的当属被誉为“中国北方史活化石”的任介民先生。任先生生于1930年,当时是山东省临沂地区研究所所长,自1965年起,他带领一个南北引专家小组,在北方高纬度地区进行了一系列叶引种的研究与推广,凭借坚韧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终于将生长在南方的树成功地引入北方,打破了树不能在高纬度地区生存的定论。1972年,试种成功、首批采摘的炒青绿被送往当时的中国科所进行鉴定,得出的结论是“可以和屯绿、婺绿相媲美”,任先生也由此成为南北引项目的代表人物。

崂山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圣陆羽一千年前在《经》中讲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土。”而崂山是祖国大陆海岸线上最高的山峰,山体以岗岩为主,土质是棕壤土,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pH值适中,有效钾含量每千克在100毫克以上,高的每千克可达500~1000毫克,有机质高分解;植被覆盖好、气候宜人,为南方在这里安家提供了优渥的条件

万里江公司陈列的南引北种品种崂山“航母企”的领航人

江崇焕,青岛万里江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是颇有建树的新一代南北引人。1955年出生的他20世纪70年代中学毕业后,回村当了一名拖拉。先是开着一台崂山拖拉机厂生产的195型拖拉机,以后又开过大点的中型拖拉机,主要是为村里和村民跑运输。改革开放后,随着村里富裕起来,他买了柴机,把一台跃进汽上发动机卸下来换上柴机,开始从事远途运输,最远跑到过北京,由此捞到了以后生意场上大显身的第一桶金。接下来又买了解放牌汽,而且还不止一辆,轮滚滚、财源广进,进一步完成了个人的资本原始积累。就在这时,他忽然迷上了崂山,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而且果断地放弃了运输业务,将全身心投入到做产业上,一直做到生产北方的最大企业。

1997年,是江崇焕创业的标志年份,他注册成立了青岛万里江业有限公司,开始打造集树种选育、精制加工、产品研发、科研培训、文化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集团化的企业,目标是实现“万里江、志在万里“的远大抱负。今天的万里江业有限公司,除总部之外,下属单位还有万里江博园、万里江博物馆、北方研究所和万里江艺中心。其中,万里江博园堪称是北方产业的“航母企业”,是由万里江业有限公司2014年投资3.2亿元建成的,园区占地面积90 000多平方米,以弘扬北方为主题,访客可以在园中了解到叶科研、叶观光、叶体验、文化展示、品茗交流信息传播等种种情况。从建园伊始,江崇焕董事长就是大笔操作,在园内不同区域设立了北方树抗寒品种研发中心、北方树种植技术研究中心、质量安全研究中心、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文化展示中心、叶观光体验中心等,大大提升了北方区的科技与文化内涵。

江崇焕董事长在博物馆亲自担任讲解员

回顾建立万里江业有限公司的20年艰辛历程,江崇焕自我感觉在3个方面尽了微薄之力:

第一、继续高举南北引的旗帜,成为南北引事业承前启后的领航者。自打入了北方业的门槛,江崇焕就把全部身心交给了崂山,在任介民等前辈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北引的路子,这期间甚至和当年的省委记、南北引工程的首倡者谭启龙老记成了“忘年交”,退下来的老记参观了万里江的种植园后对万里江赞不绝口。从2003年起,基于崂山是全国天然树资源圃,各地的树品种多聚集于此的特点,北方研究团队为此开始进行北方树良种的选育工作,历经十多年努力,先后选育出适应北方种植及品质优良的单株品种,仅绿就从“w—1”到“w—51”,共选育50多个品种。2004年,山东农业大学的一位女教授、学系主任专程来到青岛找到江崇焕,提出要和万里江合作申报一项科研课题——引种南方的乌龙,她认为乌龙还没有在北方落户,这项课题可以填补青岛市乃至山东省的空。殊不知,在江崇焕的主持下,万里江从1999年起就申请到了青岛市的科研课题,经过5年的实践,从多次失败中崛起,已经试种成功乌龙并通过了专家鉴定,当时正在筹备择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女教授听闻后大一惊,大为赞赏万里江人的超前意识和果敢精神,并向江崇焕索要一小乌龙带回品尝、留作纪念。后来的新闻发布会大获成功,20多家与会新闻媒体作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北方种出乌龙的消息在当地妇孺皆知,2005年,这项成果先后获得了青岛市和山东省的科技进步奖。

万里江有机种植园

第二、努力打造崂山品牌形象提升崂山品牌价值。作为《地理标志产品 崂山绿国家标准单位,是万里江公司为崂山绿做的一大贡献。据了解,在崂山区的4个街道办事处范围内,大大小生产崂山的企业有130多家,但每家企业的生产都必须按照国家标准执行,否则,政府监督部门就会将其开除出局。而这项标准正是由万里江业有限公司起的。2009年11月26日,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在青岛崂山区组织召开《地理标志产品 崂山绿国家标准审查会,来自国家标准委、中国农科院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学专家对万里江公司起标准进行了认真论证,认为该标准案所列的标准名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有关术语和定义、要求、生产工艺、感官特、理化指标、特征指标、检验方法等均符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标准内容科学、合理、适用,可以指导企业生产保证产品质量,也是质监部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执法监督依据,最后,标准全票通过了专家的审查。这项标准的制定为万里江也为整个崂山品牌保护注入新的动力,原本,地方政府曾设想把胶南、岛等地共计十几万亩园都列入崂山的范围,但这项标准出台后,明确规定只有崂山区4个办事处辖区内的2.3万亩绿才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

万里江博园

标准出台带来了诸多的好处:一是崂山品牌价值大幅上升,由国内多位著名领域专家共同评估的2018年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显示,崂山绿品牌以11.2亿元的价值在全国各类业品种中排名第61位,超过了许多传统的南方品牌。二是万里江公司的更有机、更安全、更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江崇焕介绍,以叶用肥为例,万里江公司的园全部是用有机肥,市里有专门为生产的有机肥,如豆、棉等等,它们经过发酵就可以使用,以前公司每年年初要买进很多大豆,将豆发酵后用作肥料,近些年市政府拿出一笔经费,统一招标、统一向种植户提供,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截至目前,万里江公司的产品从来没有出现过质量事故,并且因其质量好不但为广大民众所喜好,也成为青岛市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前任联合国秘长潘基文先生访问青岛时,市里安排他到万里江公司进行参观,并向他赠送了万里江;2018年,举世瞩目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青岛市召开,万里江公司的叶,被贴上上合组织的标签,作为峰会的专供产品。2017年,青岛市在生产企业中评选质量奖,万里江公司榜上有名,成为崂山区企中的唯一获奖企业。

联合国前秘长潘基文参观考察万里江业有限公司

第三、传承收集整理中华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品。与位于浙江杭州市龙井路的中国叶博物馆不同,这是一家隶属于万里江公司的民营博物馆,没有来自政府的资金资助,全凭着董事长江崇焕对传统文化的和孜孜追求。博物馆现今的展出面积约1500平方米,展出内容里涵盖了叶的历史、文化的记载、故事的传说、叶品种展览、经典器的陈列等等,将传统文化与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独具魅力的崂山道教文化和南北引工程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2015年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该博物馆以“文化内涵深厚、地方特色鲜明、在同类博物馆中独树一帜、绝无仅有”的评语而被评为3A级旅游景区。的确如此,在传统文化展区,人们可以看到展出的引自中国鼻祖《尔雅 •释木》中对于“”的最早诠释:“槚苦荼,晋人郭璞注曰:树小如梔子,冬生,也可煮化羹饮,今呼早采为,晚取为茗,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荼,”足见其文化底蕴之深厚。展厅中圣陆羽饮茗问苍天、作家蒲松龄免费摊听客讲故事等传统传说的雕像,看上去更是栩栩如生,让人忍俊不禁。

万里江特色品种鲜叶引领国人会喝

万里江公司的绿、红、、乌龙等4大叶系列中,北方和北方乌龙属其首创,绿和红虽非首创,但经过30多年的培育,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势品牌。如绿开发了“江茗系列”和“江雪系列”,前者多次荣获“中杯”全国名优评比一等奖,“十大”等称号;后者也曾荣获全国名优评比一等奖,山东省名优评比特等奖。红类,分为蜜香型和玫瑰香型,皆为上等的好

崂山与南方相比品质如何?这是喜崂山的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江崇焕认为,由于崂山生长的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pH值适中,且生长时间长、物质积淀多,所以崂山的氨基酸含量要较南方为高,南方一般含量为2.7%左右,而崂山通常含量在5%以上,形成了北方生长冲泡特点。有人做过对比实验,龙井一般只能冲上两泡,再多就失去龙井的味道。而崂山在第二泡时是味道最浓的时候,连续冲泡4回仍然能保持原有的味道。

江崇焕与农科院教授、北方研究工作人员研究崂山系繁育

喝崂山是有讲究的,不同不同的泡法。比如泡万里江的红,要经历几个程序:选具,通常选用紫砂或者瓷杯;置,取荷、匙,准备冲泡比例为1:50左右,即1克干要用50毫升冲泡冲泡,采用摄氏90~95度的沸即可,采用壶泡方法,首先将叶按照比例放入壶中,加冲泡时间在2~3分钟,然后按循环倒法,将注入杯,使浓度均匀一致;品,要细品饮,档次较高的红一般可以冲泡4次。

江崇焕讲解怎样才能泡出好

怎样才能冲泡出好呢?江崇焕反复强调,要讲究圣陆羽在《经》里说:“泉为上、江为中、井为下”,“之母,器是之父”,可见用什么样的对泡出什么样的尤为重要。但江崇焕又认为,陆羽的话是一千年以前说的,那时人口少、也没有工业污染,这种说法无疑是对的。但今天,工业发展环境造成污染,江的污染尤为严重,地下位持续下降,开采井成本太高,江和井显然不适应现实的状况怎么办,喝是百姓的刚需求,必须要想办法满足。为此,他建议在没有办法取得山泉的地方,比如北京等大城市,可以使用过滤过的,pH值在7以下即可。他不主张直接使用农夫山泉、哇哈哈等品牌的矿泉去泡,他当场用测试检测一瓶矿泉,pH值显示为7.5,显然是偏、不适宜。他解释道:“如果用pH值6.5~7之间的泉泡崂山泡出来的颜色,但是亮色的,很好看;但使用了pH值高的会是色的。”他不无幽默地说:“如果谁泡崂山泡出了颜色,千万别说是崂山不好,怨就怨泡吧”。

“煮沸崂山清泉,共饮茗香万里江。”展望万里江公司未来的发展,江崇焕说:“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技术平和精湛的加工工艺是万里江优质品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的目标是:引领国人会喝、喝好,让国人真正了解国饮。”

显然,这是他的腑之言。

(作者为中国农业出版社副总编辑)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