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8-07 13:10:24 来源:芳香小博士作者:立秋点击:
[唐]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是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立”代表即将、始建,立秋,即意味着秋季的来临,此后暑气未褪但渐衰,天气慢慢转凉,阳气收敛而阴气增长,是迈入秋收冬藏的过渡时分。
初候凉风至
西方凄凄之风谓凉风。"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立秋过后,风起时,不同于暑天中那般盛气逼人,热气蛰伏,凉意日增。
二候白露降
“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露是空气中水汽遇冷液化凝结于地面物体上的现象,立秋后早晚温差大,就有露水出现。
三候寒蝉鸣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从夏至时的“蝉始鸣”到立秋时的“寒蝉鸣”,一年中最酷热的时间总算过去了。立秋以后,蝉感应到凉意,亦发声困难,只能叫很单调的短音,称之为“寒蝉”。
“立秋之日凉风至”。但“立秋”并不意味着秋天的萧瑟肃杀已经到来,尤其对于我国南方地区而言,称天候和煦尚且过早。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平均温度衡量,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的秋天。
立秋后,天气逐渐凉爽,各类“秋季病”开始“骚扰”我们。经过长期高温的袭击,人体的免疫力已经下降,再加上季节交替病菌滋生,老人、小孩等体质较差者难以适应,此时应注意养生,以防疾病“秋后算账”。
『一.防心脑血管病』
脑卒中在季节变化时容易发作。每年进入秋冬季节,只要气温一下降,不少老人就会因防备不及而发生脑卒中等疾病。
当气温升至32℃以上时,一方面人体汗液大量蒸发,散热降暑,水分消耗多,容易造成体内缺水,血液浓缩相对粘稠,血流减慢,也容易诱发脑卒中。
另外其代谢是通过皮下血液循环比平时高出数倍的血流量来完成的。这种超常的血液循环下,可因情绪不稳定造成血管痉挛,血压升高,血管为散热而扩张,诱发出血。
另一方面,人体有限的血液在短期内纷纷涌向皮肤,势必造成大脑血流骤然减少,对心血管调节功能不良及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来说,也易诱发心脑梗死性卒中。
因此对有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天热时要避免大量出汗,并要及时补水。同时及时增减衣物,减少冷热温差对身体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保持血压稳定和情绪稳定,以免疾病发生。
『二.防热伤风』
立秋之后,温差大,中午热,早晚凉。人体免疫和抗病能力下降,稍一着凉,就容易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发烧,俗称热伤风。热伤风发热重、恶寒轻,一般病人没有寒冷的感觉,只是发热,出汗多但是热不退。
热伤风,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它有一个特点,就是虽然身体发热,会觉得口干,却不想喝水。
2.伴有发热、怕风
热伤风有身热、怕风、汗不多等症状。发热时颜面不红,脉搏不增快,摸额头等部位却不觉得发烫,中医称之为“身热不扬”。
发热大多持续2~3天。如果症状较重,则有高热、畏寒、头痛、肢体酸痛、胸闷恶心、食欲减退等表现。
3.鼻、咽部症状
热伤风症状较轻的,仅有鼻部症状,如鼻塞、流清涕、打喷嚏、轻度咳嗽。
通常3~4天内就可痊愈。如果涉及到咽部,多有发热、咽痛、扁桃腺肿痛。则可能有较频繁的咳嗽,也可能有咽部充血、疱疹和溃疡,扁桃腺渗出,咽痛明显。
热伤风没有传染性,但会诱发其他疾病,比如慢性气管炎、哮喘等。预防热伤风,除了不能太贪凉之外,还要调整好心态,并且作息规律。
『三、防胃肠道炎症』
由于气候炎热,许多人喜欢吃冰箱中的食物。吃时似乎冰凉透心,浑身舒坦,令人惬意。但好景不长,往往几小时后即出现耶尔氏菌中毒症状,俗称“电冰箱肠炎”。耶尔氏菌尤其易污染冰箱中的生菜,如萝卜、西红柿、芹菜和黄瓜等。
其临床上的表现为:腹部隐痛,畏寒、发热、浑身乏力,恶心呕吐,厌油、腹泻,其腹泻的最大特点为:持续腹痛、轻中度腹泻,比其他细菌性腹泻更难治愈。对中重度电冰箱肠炎,必须送大医院及时治疗,严重者可致中毒性肠麻痹。
冰箱内储存太长时间的食物对胃肠造成的伤害是双重的。第一种是过冷的食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冷食一下子进入胃里,只有几摄氏度的食物跟三十六七摄氏度的胃内环境相比,刺激性太大。
这种过冷的刺激,引起胃黏膜毛细血管迅速痉挛收缩,造成胃黏膜短暂的严重缺血,降低了胃内杀菌和免疫力,干扰肠胃的正常蠕动,导致消化功能失调,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久而久之,严重的还可能诱发肠易激综合征。
第二种是食物在冰箱中保存时间过久,各类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就会在湿冷的环境中滋生。取出食物即食用,细菌就会入侵胃肠,造成肠道感染。
被称为“胃肠道疾病的驯服者”,能够帮助调理肠胃,有效缓解肠痉挛、腹泻等。
用法:10ml葡萄籽油+4d芫荽精油,调配后取适量于腹部顺时针打圈按摩,直至吸收。
立秋即是秋季的开始,人们在享受秋高气爽的同时,也别忘了它还带来了时令主气——燥。
传统医学认为:燥易伤肺。因而“肺燥”是秋季就医时患者听到的最多的名词。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人体可由此产生诸多津亏液少的“干燥症”。
比如,肺脏受伤,多有咳嗽,秋之咳嗽,常为干咳无痰或胶痰难咯,谓之“燥咳”。鼻乃肺之窍,鼻干燥或鼻衄于立秋之后尤为常见,前者几乎无人可免。喉、咽也分别是肺之门户和肺气之通道,秋燥所袭,往往会导致咽干、口燥、音哑等不适。
肺又外合皮毛,秋季出现的皮肤干涩、皲裂,甚至毛发不荣,都和秋燥有关。此外,肺与大肠还有密切联系,中医曰:“互为表里”,而肺燥下移于大肠,肠燥则便秘……
如调养不当,其病变易发生在肺经。同时许多旧疾常在秋季复发成“多事之秋”,因此须从立秋起多加注意饮食起居的阴阳调摄,以平为期。
《内经》说:“秋三月,此谓容平。”
万物经过一个夏季的生长已趋成熟,处于一种丰硕、从容待收的时节。此时天高风急,地气清肃。阳气渐退,阴气渐生,当以“阴平阳秘”为准则,重点护肺。
增强呼吸系统净化效果,抗菌杀菌,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清肺养肺。
用法:在适量生理盐水中滴加1d柠檬草精油,雾化,缓解肺部不适
内心喜悦,神志安宁
三伏天吃什么汤解暑 解暑佳酿养生汤推荐三伏天吃什么汤解暑 解暑佳酿养生汤推荐
月子经典小米粥怎么做 产后恢复小米粥菜谱宝宝辅食自制冰棒 水果酸奶冰快手美味早餐 总有一款是宝宝最爱蒜蓉烤茄子怎么做 在家制作宝宝大人都能吃网友跟帖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