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健脾很重要!

时间:2018-07-09 07:45:40 来源:东北雨冰作者:脾胃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生化的关键,如果一个人的脾胃不好,那么,身体的气就会出现生成不足身体各个部分得不到滋养,自然就会出现“枯萎",就会百病丛生。补脾,是一切疾病治疗的关键。

查查你的脾胃是否健康

脾胃不好的人,从外表上就能看出来。

脾是女人的来源,你的气不足,脸色红润不?跟脾有直接关系

有的面色苍,口唇没有一点光泽;有的过于消,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了;有的很,看似体格庞大,但一点都不结实;还有的说话有气无力,精神不振,年纪轻轻却未老先衰……多是由于他们的脾胃功能受损所造成的。因此,要知道脾胃好不好,我常看以下几个部位

口唇一般来说,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干湿适度,润滑有光;而脾胃不好的嘴唇、没有色,显得非常容易爆皮、裂口子。龈肿症状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关。另外,睡觉时会,也是脾气不足表现

鼻子脾胃的经脉和人的鼻子相连。鼻腔嗅觉失灵、流清鼻涕鼻子,大多是脾胃虚弱所导致的。鼻翼发红的人,多有胃;鼻发青伴有腹,也说明脾胃功能不好。

眼睛脾胃不好容易不足,进而影响到肝,肝开窍于目,所以眼睛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另外,脾和人体液的吸收关系很大,如果常出现眼睛红肿、脸肿等现象,也可能是脾的问题

耳朵脾胃虚弱会导致人的肾气不足,常常表现耳鸣甚至耳聋。

此外,很多人的脾胃不好,是由过度劳累或情绪引起的。尤其是春天,肝火旺盛,人往往易怒。脾胃失调的人,春天常常觉得身上没劲儿、冰凉、有时还会肚子脾胃受伤都遭殃。

脾胃与五关系

脾胃出了问题,很可能连累五。中医里有一句话,“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健康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

心与脾就像一对母子,心病要从脾胃治。脾负责统筹人的气,供养心。一旦脾出了问题,不能益气生,就会导致人的心失调,引发心疾病

肝与脾胃互相影响。常有病人告诉我,感觉饿,但肚子却是鼓鼓的,了胃肠也不管用。其实,这往往和工作压力太大或情绪不好导致的肝郁气滞有关,必须先养好肝才能解决脾胃问题

反过来,脾胃也会影响,比如脂肪肝出现的根源就在于脾胃无法良好消化食物,使得垃圾处理困难,堆积在肝里,从而影响肝的供和其他功能。

脾胃虚最先影响像个“宰相”,专门辅佐心这个“君主”。通过管理体内的气,协助治理全身。然而,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脾胃虚的人往往会导致气虚容易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脾虚往往肾也虚。人的精力充沛肾气就充足。肾的精气强弱,还和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营养滋养肾有关。长期脾虚导致肾虚表现为心里烦容易盗汗,或者畏寒怕冷、足冰凉。

脾胃生病的起因

脾胃四怕,生、冷、生气

脾胃有四怕。一怕生,二怕冷,三怕,四怕生气

生冷的食物,如各种冷饮、生的果等,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最容易伤及脾胃。此外,脾胃最怕,饥一顿,饱一顿对它伤害最大。胃生病大多和人饮食不节制有关,脾生病则与人过度劳累有关(过劳忧思)。肝与脾胃互相影响。必须先养好肝才能解决脾胃问题

肝不郁,则脾不虚

肝不郁,则脾不虚,大家都知道“不思”“气饱了”,其实形容的都是肝脾不和的故事。常有病人告诉我,感觉饿,但肚子却是鼓鼓的,了胃肠也不管用。

其实,这往往和工作压力太大或情绪不好导致的肝郁气滞有关,生气动怒忧思郁结,都会导致肝气不疏,横逆克脾胃导致胀气滞,胃脘不适诸多病症。要让脾健康,就要养肝柔肝,顺畅肝的气机,让肝气可以正常疏泄,这样肝木与脾土处于和谐关系。因此说,养脾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永远不要发怒,尽量减少发脾气,这是舒肝养脾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何健脾

前面我们说过肝阳过旺会伤脾阴,那么我们点葱姜蒜润肝阴;苦味泄肝火;按压或者艾灸太冲穴解肝气;指梳发散肝气都是很好的方法

饮食养脾:

脾最忌讳的是“胀和冷”,喜甜;我们时绝不要海海喝,更不能喝冰镇啤酒。喜甜,并不是大甜特甜的巧克力,适可而止,甜过了,反过来又伤脾。

平时多喝山薏米红枣食疗方法很好。粳米、锅巴、番薯等其它五谷杂粮都是养脾的好东西。

运动健脾

年轻人可以多散步、跑步山,老年人去跳跳广场舞都是很好的健脾方法

我们看这面脾经的位置,知道脾经穿腹而过,那么我们要做到早晚2次推腹,每次10分钟;这样不仅能加速肠胃蠕动通便,更是健脾养脾的好方法

,敲打按摩部内侧的脾经,如果在按摩过程中,发现有硬结或者点,就多敲多按,直到无结无位置,这也是健脾养脾的好办法

艾灸

脾运湿但恶湿,如果脾被湿所困,脾就不得不虚了;这时通过艾灸的阳之气,驱寒逐湿对健脾养脾非常有用。

艾灸取穴:脾俞、海、三阴交应该是首选穴位;因为脾与胃相表里,那么中脘穴、足三里也应该灸灸;又因为命门之阳,为脾胃之母,脾之所以能健运,要得到肾阳之温养。

脾俞、三阴交、中脘穴、足三里、命门穴,太这些是艾灸主穴,你说我时间多,那你可以顺着脾经灸透更好。

艾灸时间:每天1次,每次每穴20分钟。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