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选择了比买天价学区房更贵的教育之路

时间:2017-10-24 16:44:16 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奶爸我今年初写过一篇文章《承认了吧,孩子上什么学就是拼爹的》,之后常有朋友给我发消息问我后来选择的哪条路。恰好最近一篇网文《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万的学区房》引爆朋友圈,我
扫描关注公众号

奶爸我今年初写过一篇文章《承认了吧,孩子什么学就是拼爹的》,之后常有朋友给我发消息问我后来选择的哪条路。恰好最近一篇网文《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万的学区房》引爆朋友圈,我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聊聊我家的选择

特别注意教育道路的选择就像找对象,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只有对每个家庭每个人适合适合。所以,本文只是写我家的一些思考,供大家参考,本文并不是一种普适建议

先说结果——我家选择了让孩子就读开设有国际课程,同时也重视中文课程的民办学校。我儿子已于这学期进入该学校就读学前班

托祖国经济发展迅速之福,现在各大城市国际学校如雨后春笋(括只收外籍的纯国际学校和开设了国际课程的民办和公办学校,后文统称为国际学校),家长孩子们可以选择走公立路线,还是走国际路线。

比较而言,公立路线是低风险的,公立的孩子如果能力足够,可以选择一直读上去参加高考,也可以选择中途转到国际路线,未来出国读本科。但从小走国际路线的孩子,99%是无法中途回到公立路线的,所以这条路开弓没有回箭。我们家经过半年的考察和考虑,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了这条高风险之路。为何如此选择?这要从我和我媳妇小时候的教育经历讲起。

1 两个优秀公立学霸的困惑

我和我媳妇教育经历是高度相似的。

我俩都是就读于中等小学,然后考入区重点初中,再考入全市第一的高中,最后考入北京的二流大学(清华北大是一流大学)读到硕士毕业。我俩都曾在一定范围内被称为学霸。我媳妇小升初考了全区第一名,本科考过全系第一名。我本人的高考成绩在我父母厂里保持了10年的第一,本科也在我们学校考过全系第一名。同时我俩心里都很清楚,我们与那些真正厉害的学霸,还有相当距离。

写这些是为了说明——就大范围来看,我俩客观上算是公立教育系统里非常优秀的学生,我们也知道那些公立系统中顶尖的学生什么样子。所以,我们很清楚让孩子走公立路线并且走得好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两个人恋的时候,总得经常聊天交心。我俩恋的时候都已经工作了,但最大的共同语言却是和学习相关的话题,从信息熵聊到傅里叶变换,从中学奥数培训班的经历聊到硕士科研如何进行。可见我俩真是学习之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俩突然发现,我们对于受教育经历,有一些困惑,并且高度相似。

最大的困惑——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当我俩说出这一话题时,都是一副小心翼翼的状态,很怕对方会出声来。我到现在都记得,我媳妇当时很严肃但故意避开了我的目光对我说,我真的想过这个问题,但我回答不了。

这听上去有一点矫情,可能很多人觉得这还用想?或者这问题想它干嘛?但我们却真实地在人生的某些时刻,会在脑子里蹦出这样的问题,却想不出答案。

我俩的第二大困惑——回过来看,尽管我俩成绩不错,但我俩在学习方法选择上十分盲目,尤其在中学和本科阶段,基本就是大家怎么学,我们也怎么学。我俩都清楚地感觉到,如果当初选择了更好的学习方法,我们完全可以成为更优秀的学生。但我俩在做学生的时候,为什么就是看不到这一点呢?

我俩的第三大困惑——为什么我们了这么多时间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却喜欢自己的专业?这一点我其实还好,我大学期间通过换专业换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我媳妇就没那么幸运了,她考了全系第一名,硕士课题研究雷达,也做出了很棒的论文,但是她却非常厌倦和雷达有关的一切,在毕业找工作时,非常决绝地换了一个和专业完全不相干的行当。

对于这些困惑产生的原因,我俩经过反复地讨论,有一些感想——

公立教育系统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按部就班,作为学生不需要考虑额外的问题,只需要随着既定路线,学习、刷题、考试、升学,每一步的目标清晰又具体,考什么分数什么学校。这是一种简单生活,它给人以稳定的预期,令人感到安全可靠,但这也是一种惰的生活,让人顺推舟般省略了如思考人生这类无关分数的事情。

在以高考分数为纲的整个教育环境下,所有的孩子都被一股洪流裹挟着,往前推进。老师让刷题,大家都刷题,于是我也刷题。这套刷完,刷那套,刷得越多,越觉得自己牛B!但是很多年后,我回过来看,觉得这样的学习方法有两个缺陷——

1、缺乏真正的学习效率。我完全有能力不刷这么多题,却取得更好的分数。我只要把盲目刷题的时间分一些出来思考学习方法的改进就行了,但我那时候没有功夫,也没有能力想到这一点。

2、应试的能力提升了,却错过了其他能力锻炼。这样的学习方法,让我能获得高分,但却不能提升我其他方面的实力,比如思辨的能力、演讲的能力创造力领导力……客观地说,应试的能力在离开校园后几乎就没用了,但其他能力却能够伴我一生。

我现在回过来看,我整个18年的学生生涯,可以用一个词总结——随波逐流。

老师什么,我就学什么。同学都在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父母说,你要是考上某某学校就很好,我基本上都恰好考上了。上大学看见有的人老第一排很屌,我就去跟着第一排。过了一段时间觉得后面睡觉很屌,我就去后面睡觉。大家都张罗着读研,我就也去读个研。大家都张罗着找个能解决户口的工作,我就也去找一个……

像我这样一个被认为是优秀的学生,其实很大程度上,在学校是混日子的。在学校时,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学的这些知识未来用在哪里?从来没有想过未来需要我们拥有什么样的能力?从来没有想过我会喜欢什么工作?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其实有很多有趣的、足以令我沉醉的知识可以去学,我既不知道这一点,也没想过世界可能是这样的。

当我走出校园后,逐渐意识到这些事情时,竟然还遇到了一个跟我一样的姑娘。

我觉得,这是一种讽刺!同时,我也明了一个道理——不思考的人才会随波逐流。

从根上说,公立教育让我们缺少了真正的思考能力,尤其是缺少了真正为自己思考能力思考自己喜欢什么思考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严谨地说,这一点应该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达到,但如果选择走公立路线,学校教育就会是那个样子,家庭教育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就会向你展开诸如奥数、培优、名师的一面。

我和我媳妇非常认可公立教育有它的优点,我们也都从中受益,并持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处。但我们认为一个孩子能在青少年阶段,逐步学会真正地为自己思考,能想清楚自己喜欢什么,能想清楚自己未来要走什么路,是比学多少知识考多少分数更重要的事情!

2 学习的层级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想过,学习到底学什么

1956年,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发现,美国学校测试题95%以上是在考学生的记忆。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关于学习分类方法——Bloom‘s Taxonomy of Learning。

分类学习从低到高分为六层——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创造。

他的这套理论对美国的教育,尤其中小学教育影响深远。美国教育后来进行了不断的改革,从小就强调以上所有6个方面。

当我面对这6层的时候,不用想就能发现,我们接受的中小学教育,基本全部是记忆理解,也就是最低的两层。我们接受的大学教育,也主要是底下两层,稍微有点应用的成分。而最上面三层现实中几乎是对博士生的要求。

这样的教育显然是有缺陷的。

我认为在这个六层模型上,越往下实际上是越容易教的,越往上越难。比如记忆,教小孩子背唐三百首,我相信每个父母都是会的。但要教小孩子理解,就不是每个父母都能胜任了。再高一点,要教小孩子,恐怕就没有几个父母搞得定了。

有时候我想啊,如果让我教我儿子记忆理解、应用,我应该想也不用想就知道该怎么教;但要教创造,坦率地说,我一时想不好应该从哪里开始着

我今年去参观了多所国际学校。他们的课程设置都非常重视让小孩子能有自己的想法,并表达出来。

几乎每一所学校都在走廊里贴满了孩子们做的画报。每一张画报都有一个主题,在这个主题下,有孩子们从网上找的资料,有孩子们画的画,写的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一年级开始就如此。

我可以感受到,孩子了不少时间做这些。画报本身看上去虽然简单,但要做出来,想必需要采用多种段,对信息进行筛选,并结合自己的思考

我还结识了一些国际学校家长。其中学IB课程孩子家长们告诉我,孩子过得很辛苦,从初一开始,就是大量的写作。这个写作不是简单的作文,而是针对某个课题,自己查资料,分析资料,再写出自己的观点,就像一篇小论文。高中的孩子,甚至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一次熬夜写论文。

这样的学习过程,从小就在锻炼孩子分析、评估、创造等上层学习能力,要让孩子们学会自主学习方法,而非知识的多少。

我是一个程序员,在我父母年轻的时候,想必根本没听说过电脑这个词,自然也不会想到他们的孩子未来会从事一个未知的职业。而今天科技发展速度比30年前了不知道多少倍。我相信等我们的孩子长大,他们将从事的大部分职业,现在还没有诞生。而很多今天门的知识,未来将很过时。未来那些新职业所需的知识,现在恐怕还不存在。

那么,相比较而言,让我们的孩子学会自主学习方法,掌握了分析和创造等更上层的本领,就比单纯记忆了多少知识更有价值。

3 总结

经过我和我媳妇的考察、思考和讨论,我们非常明确,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在小学和中学阶段锻炼出真正的思考能力,能想明自己喜欢什么,要做什么,并且有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我们希望他至少在进入大学之前,是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孩子,而不要只学了高考那几科。

我们知道公立教育一直在改革,但我们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学,不能等了。所以我们不能选择它。

然后,我们希望他能接受美式教育,但也有超过平均平的中文修养。所以,我们最后为他选择了一所开设有美国中小学课程,同时也非常重视中文的民办学校

儿子目前在该学校已经上了两个月了,一天八节课,这对一个5岁孩子来说并不轻松。但他每天都很乐,学业上的某些方面进步非常明显,却并无任何辛苦表现。同时,我们还能在课余,有精力继续发展他在音乐体育方面的好。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家人是很满意的。

这条道路,我们计算了一下,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大约需要费三四百万吧。和走公立路线买学区房相比,虽然看上去金额没有学区房多,但学区房是资产,几年后转,从过往的情况来说,还能赚一笔。而走国际路线,这些就是纯消费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走国际路线比走公立路线更

坦率地说,我们家现在账上存款距离这个目标还有相当距离,但好在不是一次销,我们有信心能在未来的时间里逐步准备好。

这就是我们家关于小朋友教育路线的思考和我们家的选择。最后再次强调——这样的选择适合我们家,但并不适合所有家庭

咱们中国人都是很重视教育的。祝愿各位朋友孩子教育问题上,都找到最适合自己家庭解决方案

=====================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奶爸de自我修养

微信号:DaddyGrowUp

,只有干货!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