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三文鱼,我们究竟能对哪个下口?还能放心吃刺身吗?

时间:2018-05-27 00:05:55 来源:软弱芥末作者:虹鳟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前几天由于央视财经官博发的一条微博,迅速引起一波“真假三文”的讨论,看完以微博族馆的生物男及果壳研究所为首的质疑方同青海龙羊峡官方的几番交战,芥末只想感叹,简单点,说话方式简单点。

这条微博是虹鳟的华丽出场:占据中国“三分之一市场”

芥末认为双方争辩的核心两点为:虹鳟是不是三文虹鳟能否生食(三文的刺身法)

第一点涉及是否欺骗了消费者,而第二点则质疑使用三文的经典法是否安全。三文一词源于“salmon”,属于音译词

我们来厘清一个概念,三文并不是的品类名称,而是鲑科类和鳟类的商品名。但由于最初进入中国市场并广为人知的是大西洋大西洋鲑,所以中文语境里的三文指的就是大西洋鲑。

这张图便于理解

质疑的人认为虹鳟的英文名是“rainbow trout”,虽然是大西洋鲑的亲戚,但“trout”对应的是“鳟”,被排除在“salmon”的通用名外,且没有三文必经的洄游行为,并不能算作三文。但龙羊峡方认为虹鳟也属于三文分类中的太平洋鲑属,说了,就是个商品名,既然都是亲戚为啥不能一起用呢?

其实问题在于商家与民间对三文认知不统一,虹鳟蹭了三文度,身价上抬,自然就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

来自微博截图,龙羊峡方称虹鳟“物美价廉”,并不见得如此虹鳟属于淡,能否生食视情况而定

通常不能生,它们的体内可能携带着多种寄生虫,生风险。但那些寄生虫对低温冷冻不耐受,所以进行过达到标准的低温急冻或冷冻过程的,食用起来相对安全一些。正如族馆的生物男所言,可溯源的、有检测报告的也可一试。其实虹鳟刺少美,不去纠结生食与否,熟食是非常好也没有问题选择

让我们看看龙羊峡官方是如何向大众证明他们所养殖的虹鳟的安全:对捕捞起来的虹鳟进行寄生虫检测,但寄生虫检测项目上只有一项“异尖线虫”。

图源微博,“异尖线虫”检测结果是未检出

但“异尖线虫”是海寄生虫,虹鳟这种淡去检测海身上的寄生虫,检测不出来也是正常的吧?真的想问问工作人员是不是来搞的,然而更尴尬的一幕来了。用显微镜观察片(一整片)

不得

上过初中的朋友应该知道显微镜的正确用法图片错误示范。观察对象不放在载物台,而是直接挡住光源。观察对象应该取一点点组织,然后制成装片观察,而不是直接取块放那儿,啥也看不见的,槽点太多,不知道是要无奈还是要。即便对天发毒誓,这个操作就让人很难相信官方啊。

总之,卖是可以卖的,但最好可以使大家的认知统一起来。其次,也是可以的,选择靠谱商家,熟食最放心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