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菜~什么叫镬气?镬气全面大剖析!

时间:2018-05-20 11:02:52 来源:中国粤菜厨师美食网作者:菜肴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大家都知道,粤的小炒非常讲究镬气,一盘的小炒端上桌后,一股无法言表的独特香气就会扑鼻而来,令人忍不住一再下筷。那么,什么是镬气?想必很多厨师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本期将带大家探究粤的精髓之一——镬气。

何为镬气?

镬气是评判小炒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它由四个指标构成,分别是、干、香。只有这四个指标全部达到,小炒才能具有很好的锅气。下面,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四大指标:

是针对温度而言的。一款镬气十足的肴,首先上桌温度要高,以肴入口可以明显感觉到“烫”为考量点。

是针对肴烹调速度而言的。一款合格的小炒,烹调速度一定要,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炒制时间要短,不论是用铲铲制还是用勺配合炒镬翻动,都要求厨师动作娴熟、利落;二是调味过程,为此必须提前调好碗芡,让调料和原料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速融合。

是针对肴质感而言的。小炒上桌的要求是质地干香,标准是有汁而不见汁,有芡而不见芡,有而不见

是针对肴的香气而言的。要求是肴本身的香味要浓郁,甚至是可以有轻微的焦香味。

▲碧绿生炒桂

镬气是怎么产生的?

广州东方宾馆行政总厨叶恩康:

原料受高温

发生焦化反应后的一种焦香气味

我在从业的这么多年一直执着地认为:新派粤也好,传统粤也好,都要讲究个字——够锅气(广东人称其为镬气)!所谓锅气,通俗的说法是:在烹饪品的过程中,运用猛火烹出的食物突出的本味及口感。

一位有经验的厨师,在烹饪过程中,能善于利用食物特点,将味道及口感的精华都烹调出来,称为“有锅气”。要烹调有锅气的肴,必须利用猛烈的火力烹调,并要速地翻炒锅里的食物。具体而言,当食物受极高的温度烹调(超过200℃),便会发生焦化反应及美拉德反应(又称非酶棕色化反应)等化学变化,就好比干炒牛河,芽够爽脆,河粉够干身兼条条上色,最重要是上桌时要腾腾,这才叫够锅气。

▲干炒牛河

广西叶均泉:

原料速利用

将香味挥发出来

有的师傅认为单纯靠增加炒时间就能出镬气,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我们想做一道有镬气的,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大火、镬才放后放原料、速烹炒成原理是利用气让原料能够速地将香味挥发出来。具体的操作要求只能自己掌握,熟能生巧。肴在高温速烹调的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散发出香味,入口就会更加滚烫、干香。

广州宾馆庄伟佳:

锅气

是气势、气味、气色与气质的综合体

广东人都知道,小炒要有镬气,我们对小炒是否达标的要求,首先就是要够镬气,镬气应该是气势、气味、气色与气质的综合。

所谓气势,就是肴出锅,要气腾腾,烟气弥漫,让人双眼发亮。当然今天提倡无火烹饪,但作为气势,仍不可或缺;至于气味,就是要求肴有异香扑鼻,经久不散,令人闻香觅食,闻香垂涎;对气色的要求,则是亮、色正,使人获得视觉享受;对气质的要求,就是对口感的要求。一个优质的小炒,必须脆爽嫩滑、秀色可餐,满足特定肴对质感的要求。唯有同时满足以上四者,方可称为锅气足。

▲新派港式炒辽参

如何验证镬气?

镬气的4大特征

要检验炒出的品有没有镬气,最简单办法就是看其是否符合以下四点:

一是刀工精湛

原材料要切得长短划一,厚薄一致,纹理畅顺。

二是以锅代勺

除了用镬铲之外,有时要大面积翻掀料,使之速同,最大限度保留原料的本色。

三是勾芡精准

小炒多为薄芡,让原料把芡汁吸收肴不见芡汁。

四是猛火急攻

小炒最讲旺火急炒,顺德金牌名“小炒皇”就是猛火急攻的范例。从配到成再送到餐桌,前后只3分钟,锅气十足。

▲芦笋炒现拆蟹

镬气怎么科学来解释?

如果要真正了解和感受镬气,那一定要先了解食材的构成成分

多数的食材都含、氨基、羰基等化合物,通过加类原材料会发生焦反应,氨基、羰基等化合物会发生美拉德反应。而产生这两种反应,只会在不同温度段和相应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因为美拉德反应在20℃时即可发生,而且食物的香气,必须在其含量10%-15%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当温度上升到180℃时,香气变迟钝,色泽褐变加深。

反应则会在140℃时发生,随即便会产生两种产物:焦和芳香酮。当温度上升到230℃时,两种产物由香变苦,食物色泽亦会加深。而粤师傅,正是巧妙地运用抛炒使食物获得了这两种反应条件,在香气不变钝、味道不变苦、色泽不变褐的前提下加入两种材料辅助:蒜子和雕酒(蒜子富含不具甜味的氨基、羰基化合物,而雕酒则富含甜味的类化合物)。

“猛镬阴”即锅冷,就是让蒜子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美拉德反应,若等烧熟后(或升温过)再放蒜子,不仅产生不了香气,蒜子还会变焦苦。而当蒜子变成金色时放入原材料,再淋入雕酒(调整品主料味道和补充分),便能让品在锅里更容易发生焦反应。接下来,就是在两个反应要求的温度速抛炒,收干原料的分,让原料表面均匀接触源,从而赋予品“锅气”。

怎样炒出镬气?

原料熟处理因料制宜

前面说过要想产生镬气,必须满足四大指标,其实在烹调时原料的熟处理,也是产生锅气的原因。烹调时,每个师傅都有自己独特的原料熟处理方法。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能够通过熟处理,达到增加肴锅气的效果

先滑后煎

炒牛是每个广东馆都会烹制的肴。很多厨师在初加工环节,就是将腌渍好的牛后直接炒制。而大多数广东师傅则不然,他们采用的方式是先滑后煎制,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腌好的牛先用色拉滑至七成熟,然后放入炒镬内再煎两成熟,最后速翻炒成

心炒牛

鲜贝先滑再煎制

鲜贝的加工方法跟牛非常相似。在初步熟处理时,先将鲜贝片成两片,冲,吸干分后加、味精、清拌匀(一般鲜贝2500克需要加15克、味精20克、清3个),拌匀后再加入鹰粟粉15克抓匀。鲜贝上浆后冰箱冷藏半个小时,让质可以充分与调料融合,然后取出滑。滑时,温三至四成,烹调时间5-6秒,此时鲜贝表面已经结壳,取出再放入烧至四成的色拉中,小火两面煎至六成熟即可。

软炒酿北极贝

鲜鲍先焯再滑

鲜鲍也是制作小炒常用的原料,炒制前,鲜鲍初步熟处理有三招:

1、只加,不加清、生粉腌渍上浆,也不需要用上煨制。

2、初加工处理要先焯后滑。焯可以去掉鲍表面的粘液,还可以使打有刀的鲍成形;滑则可以增加其亮度。焯时,温约为80℃,一般要加入少许姜汁酒,以祛异味,下入鲍后关火浸至其三成熟时出锅。

3、滑时,温三成下锅,文火加至七成熟,再进行烹调。

还有些厨师在处理活鲍时,采用生煎的方法操作,效果也不错。

▲酱爆鲍

牛舌先焯再煎制

牛舌的处理方法是:腌渍后牛舌片放入沸中,大火焯至五成熟,捞出控,再放入不粘锅内,小火煎至七成熟。经过焯处理后,原料本身的异味得到了缓解,口感也干爽了很多。

▲玫瑰半煎炒牛舌

肝裹粉浸炸

肝在小炒中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一般而言,肝在炒制时是不需要勾芡的,肴尽量干香是其主要特色。因肝本身的香味非常浓郁,含有的脂也很丰富,所以初步熟处理方法跟其它原料也略有不同:把肝切成小丁,表面拍一层薄薄的生粉,入烧至六七成的色拉中,小火浸炸至表面收紧,即可起镬。

▲法国肝炒雪龙牛

片滑因料而不同

片也是粤式小炒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式,经常选用的原料有东星斑、鲈、鳜、中山脆鲩等。虽然都是,但是初步熟处理方法却因为不同,略有差别。如果选择的是东星斑,一般要带皮烹调,所以上浆后,一般会先用三成温,中小火滑至七成熟,取出后再放入不粘锅内,小火煎至成熟,这样的鲜味会更加浓郁。如果是其它的,那么上浆后直接滑即可。

▲生炒上东星斑

牛仔骨煎制或生炒

很多厨师在初加工环节,就是将腌渍好的牛仔骨滑后炒制,这样炒出来的效果很一般。目前广东师傅常用的熟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将腌好的牛仔骨先滑至七成熟,然后放入炒锅内再煎两成熟,最后速翻炒成;二是将腌好的牛仔骨放入烧的锅内生炒。这两种方法烹调出的效果都不错,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生炒安格斯牛仔骨

海螺片不上浆

鲜螺片初加工时要注意三个环节:

首先,去除粘液和

鲜螺片1千克加150克、100克反复搓揉,用冲洗干净,片成薄片,不需要上浆。如果上浆,烹调时螺片容易粘连,而且口感发粘。

其次,焯

螺片下入60℃的温中,立即用筷子拨散,捞出控时间控制在3-5秒。

最后,滑

时,温不能太低,一般六成下镬,下镬后立即倒出。

什么不直接滑?因为在搓揉时,只是去掉了表面的粘液,切片后螺片依然存在少许粘液,直接滑,很容易粘连,成效果就很差。

▲XO酱小瓜炒螺片

仔先焯后滑

很多厨师都是将腌渍后的墨仔直接焯或滑,这两种方法都不是最佳方案,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先焯后滑

体操作:

1、墨仔洗净后控,加、味精、酒腌渍3-5分钟,用干毛巾,加少许生粉上浆(500克墨仔加生粉5-10克),下入沸中,加姜汁酒大火焯制。待墨仔由透明状变成纯色时,立即捞出,控干分。

2、镬内放入色拉,烧至三四成时,将墨仔下入锅内,小火浸炸2-4秒,立即捞出,控后即可用于烹调。

▲韭炒墨

鲜杏鲍菇高温浸炸

杏鲍菇也是制作小炒常用的原料,成一般要求外干香、内鲜嫩,所以在处理杏鲍菇时,一般会先加入鲜煨至入味,再采用高温、短时间浸炸的方法处理,这样杏鲍菇吸收进去的鲜就不会流失,起来外酥脆,内鲜嫩,而且在处理其它质地非常肥厚的鲜菌类原料时,均可采用这种做法

不过要切记,在烹调过程中,放入菌类的肴一般不太适合勾芡,体现干香质地是小炒菌菇的一大特色。

▲杏鲍菇炒海斑

炒粉丝放节奏

炒粉丝是粤的一个代表作,它的成要求是粉丝入味,但同时要保持其干香、味浓。

粉丝是非常容易糊底的一种食材,所以炒制过程和火候把控都非常关键,火力过猛,粉丝很容易粘底,火力不足,粉丝又不够干香。而在炒制过程中,利用镬铲速翻拌或者锅铲和筷子搭配速翻炒,也是制作的一个大关键。

▲王子拔靓粉

例示范

长生果炒螺

原料:

海螺100克,生芽250克,红椒片30克,蒜茸5克。

调料

A料(精2克,味精、鸡精各3克,湿淀粉8克)

绍酒5克,色拉40克,高50克。

制作

1、海螺,捞出冰镇;生芽焯

2、锅入烧至六成,放入蒜蓉、红椒片爆香,再下入生芽大火爆香,接着倒入高,中火烧至入味,然后放入海螺,烹绍酒,大火翻匀,最后淋入调匀的A料大火翻匀,出锅装盘。

干煎香蒜芥带子

原料:

澳洲带子150克,芥300克,彩椒片10克,蒜片15克。

调料

A料(、味精各2克,清15克)

碗芡(生抽5克,3克,味精、各2克,湿淀粉8克)

色拉50克。

制作

1、带子洗净,吸干分后加入A料腌渍20分钟。

2、平底锅内放入色拉20克,烧至四成时,放入带子,小火煎至两面浅,取出控

3、芥切成斜刀片,焯

4、锅烧,放入剩余的色拉,下入蒜片,小火煎至色泽金,倒入芥、带子、彩椒片,下入碗芡,大火翻匀,出锅装盘。

澳带生炒乳鸽松

原料:

乳鸽200克,冬笋50克,香菇、香芹粒、炸香的瑶柱(搓成丝)各30克。

调料

小料(蒜粒、葱粒、姜粒各10克)

碗芡(大地粉、各3克,蚝露、生抽各5克,湿淀粉8克)。

色拉50克。

制作

1、乳鸽、冬笋、香菇分别切成小丁;冬笋丁、香菇丁焯

2、锅烧,放入色拉烧至七成时,放入小料,爆香后下入所有的原料,中火速煸炒半分钟,下入碗芡,大火翻炒均匀,出锅装盘。

豆角

原料:

碎15克,小4条,四季豆300克,红椒条10克。

调料

A料(3克,味精2克,酒5克,胡椒粉1克)

B料(2克,5克)

C料(干椒丝、葱、蒜米各3克)

D料(味精5克,、鸡粉、各3克,美极鲜鲜味汁、胡椒粉各2克)

生粉50克,色拉1千克(约耗60克)。

制作

1、小宰杀取,切成条,放入A料腌入味;四季豆改刀成长5厘米的条。

2、将小拍生粉,入烧至200℃的色拉中炸至金,将四季豆放入锅中,炸熟后下沸锅加B料汆

3、净镬上火,下入色拉20克,烧至四成时,下C料和雪煸香,再放入红椒条、四季豆、小,加D料调味,翻炒均匀起镬装盘即可。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