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后,常喝一道食疗茶,祛湿排毒,冬病夏治!

时间:2018-05-07 10:49:26 来源:营养师雪姐姐作者:湿气点击:

导读:立夏后,常喝一道食疗茶,祛湿排毒,冬病夏治!2018-05-07 10:31 来源:营养师雪姐姐立夏已过,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此时的养生重点
扫描关注公众号

立夏已过,炎夏季即将到来,此时的养生重点,其中之一就是要防湿、祛湿排毒

因为,立夏之后,气温会迅速回升,降量增大,湿交加。此时,湿邪之气最容易入侵体内,危害身体健康

并且,立夏之后,天气越来越炎,很多人们便开始喝冷饮瓜果,而就是在短暂享受凉的同时,也将湿邪埋在了体内,成为影响健康的一大隐患。

冬为阴,夏为阳。若体内生有阴寒疾病,在冬季容易发病或加重。由于体内素来阳气不足,外界阴盛阳衰,正气不能将阴湿祛除,若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疾病

所以,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因为,夏天阳气盛,体内阴湿亦外泄。通过人为调和,增补阳气,散寒祛邪,活通经,极大利于祛除寒邪,缓解或治愈冬季易发病

立夏后,预防湿气入侵,要注意两点

湿邪有两大来源。

一个是外部原因,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涉淋雨,湿邪可从外侵袭人体,称之为外感湿邪。

另一个,是体内腑功能不调,也可导致湿邪内生。

所以,预防湿气入侵,要注意两点,那就是要防“外湿”,更要防“内湿”。

1、防外湿

外出时要带好雨具,以免雨淋。

②在外不慎淋雨或涉后,要及时将身体擦干,更换衣服

③不宜在游泳池或澡堂内长时间浸泡、洗浴。

④睡前洗发,一定要吹干后再入睡,切不可湿发入睡!

⑤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尽量打开窗户通风换气,让阳光照射到室内;而阴雨天或雾霾天气就要少开窗户了。保持室内湿度不高于60%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2、饮食不当,内生湿邪

这些食物,都易“生湿”,在多湿季节,最好少以下食品,以防机体生内湿。

①煎炸、烧烤食物

如炸薯条、炸鸡、烧、烧乳猪......

煎炸、烧烤食物较为腻,不易消化而酿生湿,会加重脾胃的负担,久而久之则伤脾胃

②辛食物

如麻火锅、川、湘,过食辛食物,会生内邪常与湿邪相合为病。

③冰凉食物

如凉、冰啤、雪糕 ,过食冰凉食物,易损伤阳气,导致脾胃虚寒。

尤其是喝冰啤酒,更要当心。酒本身就“而质湿”,湿气更重。

冬天适量喝可帮助祛寒,春夏也可消暑解渴,但大量喝则伤脾胃阳气,而助湿邪。

无论是“內湿”还是“外湿”,湿邪都有其共同的特点:粘!

出汗,粘!

大便,粘!!

舌苔,粘!!!

不过不要慌,受夏季空气湿度的影响,体内有一点点湿气是正常的现象,但如果,你在具备上面几点的同时,又有了以下症状,就要引起重视了:

1、食欲减退

湿停滞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脾胃的运化功能,又对食物消化吸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一旦我们体内的湿气过重,脾胃食物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也会跟着受到影响

2、便秘

大多数人都觉得便秘的唯一原因是“上火”,其实不然,在便秘的众多原因中,其中一个就是“湿”。

体内湿气重的的人,一开始并不会便秘,反而会因为脾虚造成大便有点不成形,在脾胃虚弱无人制约的情况下,湿气变得越发严重,浊气不能下降,就造成了便秘

3、带下

“湿重浊,易袭阴位”,意思就是说,湿气重的姑娘们,常常会发现自己的比较多。

4、小便浑浊

湿浊下注,小便浑浊涩滞不畅,湿气导致的“小便浑浊”与“带下”的原因类似,都是因为湿重浊。

立夏后,常喝一道食疗祛湿排毒,冬病夏治!

湿跟脾肾不足有关,在祛湿方法上,可以通过健脾来运化湿。

立夏后,最适合通过食疗方式,来健脾祛湿,可以自己,做杯食疗,每天喝一杯,祛湿排毒,冬病夏治!

自己,做杯蒲公英砂仁

主料:蒲公英0.5g、薏苡仁0.3g、栀子0.3g

辅料:砂仁0.2g、赤小豆0.2g、茯苓0.2g、山0.2g、甘0.2g、绿豆0.2g、葛根0.2g、豆0.2g、百合0.2g

其他配料:干姜0.1g、芡实0.1g、冬瓜皮0.1g、木瓜0.1g、淡竹叶0.1g、马齿苋0.1g、陈皮0.1g、桔0.1g、荷叶0.1g、人参0.05g、金银0.05g、菊0.05g、紫苏叶0.05g

做法:以上材料,全部烘干,并且碾碎,然后取相应的克重,做成一个小即可。每次取一冲泡饮,可反复冲泡2-4次!

解析

以上24种食材,具有健脾、利湿、排毒功效,其中:

蒲公英可泻火除湿,改善湿导致的恶心、舌苔问题,对湿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

砂仁用于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善于化湿行气,为醒脾和胃的良

茯苓可健脾和胃、利渗湿。赤小豆可清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

薏苡仁可健脾益胃,补、祛风胜湿。栀子可清祛湿、利渗湿,健脾止泻。

脾胃、止泻痢。甘补脾益气,清解毒。干姜用于脾胃虚寒、泄泻清稀无味、肠鸣腹者。

绿豆健脾、除湿利尿。芡实健脾祛湿、固肾止泻。冬瓜健脾养颜、利尿消肿、清祛暑、解毒排脓。

木瓜能化湿,使湿浊得化,中焦得以调和。马齿苋解毒,散消肿,祛除湿气、利消肿。陈皮行气健脾、降逆止呕、调中开胃湿化痰。

24种食材搭配在一起,健脾祛湿排毒效果显著!

叮嘱:

做此款时,赤红豆一定要注意,不要选成了红小豆,并且最好是炒熟!

薏苡仁也要炒熟,效果更佳!

,要适量,虽然,但切忌贪多贪浓。正常人每天3~5杯为宜,中老年人建议喝三杯,后一小时喝,以淡为好。喜欢喝浓的人,每天喝1~2杯中等浓为佳。

饮用时,以温为宜,不宜喝过、烫嘴的,否则会对咽喉、食道和胃造成强刺激,可能引起这些器官的膜病变。

也不宜喝冷冲泡过久,因为,冷身体有寒滞、聚痰等作用

喝剩下的也别浪费了,不妨用喝剩下的洗把脸,可使脸部皮肤光泽、滑润、柔软。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