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思乡盼安好

时间:2018-03-02 13:02:54 来源:群珍荟萃文化艺术平台作者:元宵节点击:

导读:望月思乡盼安好2018-03-02 12:32 来源:群珍荟萃文化艺术平台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
扫描关注公众号

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

出现在宋朝,南宋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团”或“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布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去年元夜时,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人约昏后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选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元宵节赏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台湾地区,还有未婚在元宵夜偷摘葱或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园里偷摘葱或青,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载舞,叫做行、踏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