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越多的小餐馆,为什么越来越亏了?

时间:2017-10-26 20:34:41 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小编前几天在一个城中村的小餐馆吃饭,听老板夫妇和隔壁店老板聊天,说生意不好做,一天卖不到一千块,实在撑不下去了。我看了一下他们桌子上的菜单,大致数了一下,盖浇饭、面食、炒菜、炒米饭
扫描关注公众号
小编前几天在一个城中村的小餐馆,听老板夫妇和隔壁店老板聊天,说生意不好做,一天卖不到一千块,实在不下去了。

我看了一下他们桌子上的单,大致数了一下,盖浇面食、炒、炒米、小、米线、馄饨、夹馍、凉皮等共有110多款产品一家20多平的夫妻店,两口子经营,一百多款产品,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经营的。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一个开餐的朋友说店里生意惨淡,想再增加些新品,找我给参谋参谋。我看了他发过来的单,密密麻麻好几页,基本上囊括了大部分陕西小项目。他说厨房雇了十几个人,在不断地做新品,但是营业额依旧上不去,都入不敷出了。

市场上这种类型的店很多,产品大而全,甚至罗万象。在我看来,这一类型的餐馆属于上一时代的产物,在当下的餐饮潮流中,早晚会被淘汰。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呢?

前些年,还没有消费升级的概念,大家选择餐厅的依据还是方便和实惠。在一个区域里有几家餐厅,大家做的也都差不多,那么谁家的可口实惠,种类又多,自然更有吸引力。

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满大街都是馆,每一块办公区、学校、小区周边都有小街。选择越来越多,样也越来越多。

现在消费主体是年轻人,方便实惠已经不足以吸引他们。相比之下,他们更看重品牌和品质,再往深层次一点就需要情感上的认可和共鸣了。

什么无法靠种类多取胜?

1. 信息爆炸时代,用户获取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信息不对称越来越不明显,消费行为更加主动,以前是餐厅卖啥顾客选啥,现在顾客想好啥再选店。从消费层面来说,就是由卖方市场转换为买方市场。

2. 这是一个认知先入为主的时代,一个品类能和一个品牌建立起深层次的认知关联,就非常了不起,比如咖啡与星巴克、凉皮与魏家。以某某餐馆命名的店,首先就无法建立这种认知。别人只知道这里可以,却不清楚能什么

3. 年轻人认可品牌,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和品质相关。一个小餐馆的砂锅和一个品牌连锁店的砂锅价位一致,顾客通常更倾向于选后者。

4. 这是一个小而美更加流行的时代,坚持把一件事情做专做精了,收获会更大。一个20多平的小餐馆,夫妻两人做一百多个产品,我不认为他们能把每一个都做到最好。如果做不到最好,存在的理由又什么

5. 小最大的隐患其实是食品安全,一百多个产品,可能很大一部分几天点不了一份,那原材料怎么储存怎么保证品质?相对来说,品牌店销量大、品常用常新 ,起码在品质上更值得信赖。

6. 产品越多,成本也相应越高,且不说人工,原料就会增加好多,这还不算材料浪费。对于很多点单率比较低 、材料又不常用的品来说,它导致的浪费甚至多过于带来的营收。

那小餐馆该怎么办?

1. 分析自己的优势所在,定位核心产品,努力打造拳产品。让人凭借这一产品记住你,那就是最大的成功了。

2. 注重产品组合。拳产品之外再搭配一些周边产品,与核心产品一起形成套餐,每个产品单价可能都不高,但是组合下来客单价也不会太低。这就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客单价,提升总体收入。

3. 认准自己的顾客群体,从产品设置、定价、优惠活动开始,都围绕这个群体展开。先把核心顾客群体抓牢,再去考虑其他的群体。切忌面面俱到,试图迎合所有人的做法是最愚蠢的。

4. 做减法有时候比做加法更管用。不懂定位,加的越多,死得越

5. 盈利无非四个字开源节流。不计成本地增加新品,显然不可取。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